<p class="ql-block"> 古代把戏曲班子叫作“梨园” ,唱戏的演员称为“梨园弟子”,这种说法来自于唐朝。当时,西安城北是皇家禁苑。禁苑除了军事防御外,还修建有亭台楼阁和蹴鞠场等,供众多皇亲国威游乐。禁苑里还有桃园、枣园和梨园。所以,今天西安城的西北边,有一条连接西二环和龙首北路的街道叫作梨园路。</p> <p class="ql-block">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音乐天才,既能写词又能作曲。他在梨园组织了很多音乐家,成立了大唐历史上的第一座包含音乐、舞蹈、戏曲等教学内容在内的高等院校,李隆基自己担任院长,院长下面有写歌的编辑团队,还有演唱的歌手。在演出的途中,如果有人跑调的话,李隆基会立刻纠正,编辑团队人才济济。当时,像贺知章、李白等翰林院的学士都给梨园写过剧本和歌词。</p> <p class="ql-block"> 除了編辑以外,梨园弟子中还有一位绝世舞蹈家,她叫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第一舞者,擅长一边耍剑一边跳舞。公孙大娘在民间表演的时候,引得无数人观看,惊动了朝廷,唐玄宗邀请公孙大娘到梨园一展舞姿。公孙大娘在传统舞剑的基础上,重新创作了很多舞蹈动作,既有男性的刚强,又有女性的柔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仰慕公孙大娘的舞蹈,看完以后茅塞顿开,立刻挥毫泼墨,写了一卷绝妙丹青。诗圣杜甫在少年时代也曾一睹公孙大娘的舞姿,当年的公孙娘子,容貌清秀,身轻如燕,一把剑,一支舞,挥洒出大唐盛世的万干气象。后来,大唐遭遇安史之乱,公孙大娘流落江湖,如一颗流星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多年以后,杜甫在白帝城看到公孙大娘的徒弟表演舞剑。当初公孙娘子宛若游龙的样子重新浮现在脑海中,不由得感慨万干。她就像整个大唐王朝一样,褪去了年轻的容颜。杜甫顺势提笔,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p> <p class="ql-block"> 梨园路并非主干道,也不被人们注意。当年梨园弟子的绝妙表演、绚丽多姿又让人扼腕叹息!那一季,梨花未凋谢,春雨未停止,而他们也都未曾远去。</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西安梨园路,宽阔的马路车水马龙,展现出一片繁华景象。道路两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尽显现代化都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 几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坐落其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美食摊位香气四溢,酒肆里热闹非凡,娱乐场所充满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然而,人们或许早已忘记,这里曾是全国最高的音乐学府所在地,曾经承载着无数音乐梦想。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大兴新区的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繁华让人沉醉,自在的氛围让人放松,富庶的生活让人满足,恬淡的气息让人留恋。在岁月的变迁中,梨园路不断蜕变,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每一个崭新的今天,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之地。</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