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伟人塑像浅谈

沙戈

<p class="ql-block">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是厚重的史书,建筑是照亮历史脉络的灯塔,建筑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建筑是民族性格和意志精神的浓缩,建筑是可以触摸的真实情感和记忆。建筑无言,它却见证了城镇乡村的繁荣与衰落,记录了无数民众的狂热与理性,折射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建筑有情,你徜徉建筑内外,却能翻开“木制的画卷”,朗诵“混凝土的诗篇”,倾听“金属与玻璃的交响乐”,感受活着的历史,体悟别样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戊申年前后,阶级斗争为纲,革委会初创,祖国河山一片红。学毛著,破四旧,大鸣大放大字报,造反有理,因言获罪,人人自危。文攻武卫,批地富反坏右,斗叛特走资修,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誓将革命进行到底。早请示,晚汇报,四无限,三忠于,胸戴红像章,手捧红宝书,看革命样板戏,跳激昂忠字舞,全国树起伟人塑像,突击建起“忠”字型纪念馆。两结合,三突出,红光亮,高大全,遍地开花,光芒四射,雄伟庄严。</p><p class="ql-block"> 丁未年仲夏,红卫兵推倒砸毁那桐书写“清华园”“四旧”校门,首都众画师筑制首座伟人塑像于旧址。塑像身着军棉大衣,面容慈祥,目光炯炯,凝视前方,左臂自然下垂,手掌微握,右臂向前高举,挥手致意,形体庄严,姿态伟岸,把指引人民向前进的寓意刻画得淋漓尽致。塑像底座则镌刻有即将法定副手育容题词:“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p><p class="ql-block"> 塑象初成,仰慕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均言此为表达忠心热爱绝好方式。全国上下,塑像之风渐起。崇拜热爱者、政冶站位者、投机谋利者,均跟风而起。不管是学府还是军队大院,不管是工厂还是党政机关,不管是城市还是集镇乡村,年青或年老,戴帽或脱帽,挥手或背手,长衫或大衣,铸铁或混凝土、花岗岩或汉白玉、玻璃钢或镁铝合金的众多伟人塑像,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数不胜数。主导塑像者智慧无穷,逐渐总结“三数模式”推向全国:像高7.1米,纪念组织7月1日诞生。5.16米的底座,铭记伟人主持起草的文革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而7.1加上5.16等于12.26,正是伟人生日12月26日。</p><p class="ql-block"> 规模最大、耗时最长、最具艺术价值的,当数名为“胜利万岁”的沈阳群塑。群塑矗立于红旗广场,以伟人为中心,展示半世纪革命征程英雄群像,气势恢宏,人物众多,造型精美。群塑历时三年,于庚戌年国庆落成,被誉为城市雕塑之冠、红色艺术传承的经典、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是己卯年唯一入选《中国城市雕塑50年大型画册》的文革塑像作品。群塑落成之日,数万军民举行盛大庆典,集体宣誓,集体效忠,这也是所有伟人塑像落成时的规定科目。</p><p class="ql-block"> 塑像兴立与个人崇拜相辅相成。久受千年君权礼法之熏陶,迫于时局内外交困之压力,伟人渐有支持个人崇拜之心,决策渐有集权反修之意。秉承上意,李进文艺起步,育容军队入手,学生必做先锋,工农奋勇向前,崇拜频度渐超斯大林之计划引导,力度不逊勃列日涅夫之自许沙皇。众人高赞“伟大真理,黎明曙光,人类救星,世界希望!”,集会山呼“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伟人威望日盛,言语亦不同寻常。</p><p class="ql-block"> 然自丁未年孟秋始,伟人渐有烦厌之意,曾授意中书省,多次发文制止塑像活动。伟人批示曰:“此类事劳民伤财,无益有害”。坊间亦趣传伟人牢骚:“你们在家里睡觉,让我天天在外面站岗放哨!”言语之中,率真性情跃然纸上。然塑像风潮既起,热度难降,势不可挡。有同校或同市互相对立造反派,各造塑像在自已割据地,宣示自已紧跟伟人,永远正确。故而曾有伟人塑像一模一样,相向挥手,隔空相望,荒谬之极。</p><p class="ql-block"> 辛亥年秋末,“五七一工程”事发,育容所有题词立即删除。庚戌年后,塑像热潮终被制止,部分塑像强制拆除。辛酉年文革反省反思之后,除主要活动纪念场所外,全国伟人塑像基本拆除。毕竟一番心血,且为主事者曾经的荣耀,有胆大者惜之,悄埋之于地下,或深藏于仓库。</p><p class="ql-block"> 伟人暮年,创业战友相继远离,夕阳晚照,萧瑟凄凉!乙卯年国庆,伟人病卧塌前,自言曰:“死神面前,一律平等,吾岂能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丙辰年季秋,伟人溘然离世,次月,李进羁押入狱,文革止。三起三落复出执印者曰:十年动乱,民族之殇!检讨文革,全面否定。伟人非神,一分为二,三分过七分功。</p><p class="ql-block"> 清华学府建校80周年。北国四月,料峭春寒,一座古罗马凯旋拱门,上书“清华园”,青白相间,静静肃立。车与行人,绕行两旁,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游人驻足,合影留念。新入园者方知,此处全国首座伟人塑像,竟已悄悄拆除。塑像时狂热喧嚣,拆除时无声无息,时代更替,心态迁移,令人嗟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尘世浮华,万般形态。冤案平反,经济复兴,国力变强,文革之痛,渐被遗忘。官方与世人心中,伟人形象愈发鲜明,被视为终结民族百年屈辱的精神领袖。钞票、歌声、课本、小说、戏剧、电视、电影 ……伟人依然存在。他被请在客厅,敬于汽车挂件,纪念于城市广场,磕拜于深山庙观,高悬于天安门城楼之上,络绎不绝被瞻仰于天安门纪念堂。在坊间,伟人已升级,俨然赐幸运、降财富、保平安一方神圣。各纪念地的伟人塑像已被清洁保护,有的还镀了24K金。塑像所在的广场还叫红旗广场、东风广场、红太阳广场。。。。。。曾经偷偷埋于地下、藏在仓库的伟人塑像陆续重见光芒。</p><p class="ql-block"> 不惟如此,官方和民间也在陆续建造塑像。癸酉年,韶山落成伟人开国大典铜像。 戊子年,湘潭大学建青铜伟人塑像,重庆医科大学建不锈钢伟人塑像。越明年,8000余块、总重近2000吨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高32米、长83米、宽41米的青年伟人雕像(伟人32岁时写下《沁园春·长沙》、享年83岁,执政41年),矗立于北去湘江橘子洲头。壬辰年,西洋法兰西蒙特利埃“二十世纪广场”新增伟人塑像。。。。。。</p><p class="ql-block"> 大浪淘沙,沙落水清。后人树伟人塑像,已少了狂热,减了愚忠,增了敬畏,有了理解和宽容,厚了仰慕与敬重,满怀的是不舍加怀念,还有一丝丝对现状的不满。不知何时开始,去故居韶山,橘州公园,天安门广场纪念堂,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伟人塑像,亦成为怀念伟人,寄托思念的最佳纪念场。</p><p class="ql-block"> 翻拣故纸,钩沉往事,索隐拾遗,抚今追古,感慨系之。奈何言所不追,笔怯知止,聊以浅谈涂鸦,随心而语,心气通达而已,嘻!</p><p class="ql-block">————沙戈癸卯年伟人诞辰前夕有感志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