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刘文华,男,江苏三强律师事务所律师,苏州大学法律硕士,税务师,英语翻译,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写作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年终机关人员都要写小结。写小结十分必要,无可厚非。一年下来,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有什么成绩和问题,明年还做什么,不做什么,对单位总要有个交待。小结年年都写,已经约定俗成,无法改变,也不会改变。既然必写无疑,那就永远写下去,不要企图取消。如果有谁写文章建议年终小结不要写了,那不但没有人听,更没有机关采纳,好比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p><p class="ql-block"> 问题是,小结应该怎么写?机关常批判形式主义,恐怕形式主义最严重的领域就在写小结。对于每个人来说,写小结不是难事,比单位写总结好写。单位写总结,操刀之人不一定事事经历,写起来难免挂一漏万。即使某个超人事事经历,但也未必都能表述精当。个人写小结就不一样,最了解你的人还是你自已。你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没有人比你自已更清楚。只要你想写,既可以如数家珍,也可以和盘托出,还可以翻个底朝天,把一切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你最了解你自已,写小结看起来异常容易,但要写得“精准狠”就异常艰难,比机关写总结还要艰难。难在何处?难在真的不能写,写的不能真。有人说,写问题真的不能写,写成绩真的能写。大错特错。写成绩真的也不能大写。因为,写过头了,领导会说你揽功,同事会说你争功,下级会说你贪功。既然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怎么能把功劳都算在你一个人头上?即使真的要把功劳算在一个人头上,那也是领导坚强有力的结果,怎么会安到你头上?所以,大家写成绩时,都尽可能有意避开与领导、单位重叠之事,尽可能写些看上去不是成绩,写起来也像成绩之事。这样,大家都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p><p class="ql-block"> 即使无法完全避开重叠,为了避免争功邀功之嫌,大家在写成绩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地在开头加上一句话:今年,在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本人... ...。没有哪位胆敢不加前缀,就直接了当自吹自擂,宣扬自已如何能干,如何作为。如果真的那样,领导会说你一点不谦虚,一点不把培养,而且目中无人,目无领导。写小结如同坐桌席,大家一看就知道自已的位置在哪里。坐桌席不能错位和越位,写成绩更不能越位和错位。 </p><p class="ql-block"> 写问题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了。没有哪位写小结者敢于在写问题时加上“今年,在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本人存在以下问题:... ...。”按理说,这不符合逻辑。既然成绩是在“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为什么问题就不能也“在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虽然这样写符合逻辑,但大家却不敢这样写,也从未有谁胆敢这样写。我在机关时,曾经异想天开和十分无知地认为,很多个人问题,的确与领导有关,至少与领导失察有关,但写个人小结时却不能委过于领导。 </p><p class="ql-block"> 还有,写问题,既不能往领导身上推,更不能往自已身上拉。特别是那些真有问题的同志,从来不在个人小结里写真问题。比如,你见过有人在小结里写:我昨天在某地违规喝酒;我上个月违纪收受某人香烟两条;我今年共收受红包、礼品多少元等等。这些虽然是的的确确发生在身上的问题,而且的的确确应该真写清楚的问题,却从来没有人在小结中写过。有些十分严重的问题,后来有人举报并被查出,但在未查出之前从未在小结里留下蛛丝马迹。由此看来,写小结写真问题几乎不可能! </p><p class="ql-block"> 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写问题的技巧:为了说明问题,不妨直引一段写问题的片段:“1、理论学习深度融合新思想尚显不足。2、科学谋划工作的能力不够强,对工作缺少全盘谋划。3、仅仅满足于完成好日常工作以及领导交办的事项,没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4、工作精细化程度不够。在日常工作中,仍没有完全做到于细微之处见精神。5、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下基层调研不够深入,把更多精力用在了日常工作上。6、在“立足岗位作贡献”方面的工作思维不够牢固,没有准确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7、工作时精品意识还要进一步提高。接到工作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创新性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强。8、统筹推进工作的能力不够强,工作中有时不善于借势借力,没有很好地利用周围的力量资源。9、工作中有时站位不够高,没有站在更高的位置来思考谋划,全局意识有所欠缺。”限于偏幅,直引时略有删减。 </p><p class="ql-block"> 读者看到小结这样写问题,一定会大笑不止,但这的确是机关写小结大同小异的问题表述。可以这么说吧,写小结者从来就没有真心实意写问题,纯属是胡编硬凑。这也难怪,如果真写问题,被上面发现,等于不打自招,这不是引火烧身?实际上这种担忧也是杞人忧天,即使你真写问题,也没有人去看,更没有人发现。因为,写小结只是个程序,写好了,交上去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或许,只有个人档案里会有,基本不作他用。你听说过哪个单位从个人小结中发现问题和违纪违法线索?从来没有听说,也永远不会听说。既然写小结不能真写,也不能明令取消,那就认真抓抓写小结,在写小结领域率先反对形式主义,去除不必要的、虚假的东西,让大家真写小结、写好小结。 </p><p class="ql-block"> 首先,能不写小结的就不要求写小结。无论年终,还是一项活动结束,如果的确不需要写小结,何必让大家生拼硬凑,逼他们写假话,疲于应付。现在,不但机关要求写小结,而且扩大到了各行各业和民间组织,那就更没必要。那些非公市场主体,比如私营企业、社会中介机构、个体工商户、行会、商会、协会、研究会,不靠财政吃饭,不拿财政工资,全靠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完全没有必要要求他们都写小结。如果需要年审,也没有必要写小结,最多让他们填张简单表格,越简单越好,甚至也可以连表格都不用填。对那些有自律要求的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所、评估机构、证券机构等等,完全可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不光成员无需写小结,甚至连年审都可以取消。 </p><p class="ql-block"> 其次,写小结的方式也可以做重大改革。不要迷信和依赖文字小结。纯文字小结只是一种形式,不是唯一形式,也可以用考评考核表代替,不要表格之外再另写文字小结。表格设计不要搞繁琐哲学,应该简单易填,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比如填成绩,就填一年做了哪几件事,有没有完成,没有完成是结转下年还是就此打住?填问题要直接了当,比如,今年有没有收服务对象红包?有没有违规参加吃请?有没有插手工程和招投标?有没有违规帮亲友办事说情打招呼?甚至有没有迟到、早退、缺席等等?直接在备选项打勾打叉,不需要文字表述。如果虚假填报,一经发现,按隐瞒不报处理。也可以参考学校家庭报告书的方式,不要每人写小结,就在考核考评表上由单位领导写评语。评语要像老师对学生下评语一样,具体而有针对性,不能一句话草草概括或用“合格”或“通过”概括。</p><p class="ql-block"> 再次,即使真需要个人写小结,也要打破八股写法。比如,总结成绩不必总是先谈学习。我在机关时,曾认真观察,很难看到有多少同志把学习放在心上或扑下身子埋头学习,一旦写小结,个个都能说一大套通过学习,提高了什么、增强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那都是网上抄来的,并不可信。如果实在要写学习,就写一年中机关学习参加了多少次?缺席了多少次?为什么缺席?机关集中培训、大党课参加几次?考试成绩多少?其他不要写。如果你还要写学习了某某会议精神,你就写是读的会议文件,还是领导讲话,看的原文还是摘编,一共看了多少页,有没有看完,如果没有看完,为什么没有看完?完全不需要写其他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内容。还有人喜欢在小结里写学习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了法律等等,你就写看了什么书,看了多少页,知识和技能有没有掌握等等,其他的各种虚话、套话一概不要出现。 </p><p class="ql-block"> 如果大家均能真写小结,写真小结,才会凸显小结的分量,写出来才会更加管用,并作为镜子随时照。如果只是走过场,应付交差,那还不如把写小结的时间省出来做其他事,何别作茧自缚、自欺欺人!</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lwHDUxIT_pcjylntJtjd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