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革前辈与麋鹿回归</p><p class="ql-block">文 郭耕</p><p class="ql-block">近年,全国上下都在学党史,作为八大民主党派之一的民革更是有可圈可点“国共合作”的几度春秋。我在麋鹿保护职业生涯与从事党派参政议政过程中,也亲历了一些,其中麋鹿与民革 的渊源,便是其中的一段佳话。如果我不讲,卸任之后,恐怕就再无人知晓了,尤其是作为经开 区后花园的南海子、南海子核心地带的麋鹿苑, 曾发生过麋鹿被拯救的神奇故事。</p><p class="ql-block">我是 1994 年加入民革的,先任崇文支委,后任大兴主委(包含亦庄开发区支部)。通常,党 派组织与工作单位,没有太多关系,但我所在的 麋鹿苑,竟与民革组织及几位民革前辈,有着鲜 为人知的渊源。1998 年 , 我从大兴东胡林的北京 濒危动物中心调入麋鹿苑时,只是出于工作上的 考虑。没想到,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我发现这里 的很多自然文化成果,都浸透着民革前辈关怀、 爱护的心血,麋鹿的回归,竟与老一辈民革先贤 的支持、呵护,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一到这里,首先见到的是大门匾额上的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麋鹿苑。此乃民革中央委员、 著名书画家黄苗子所书。聊以安慰的是,三十九年过去了,麋鹿已经从当年回归时的 38 头,繁衍 扩大,增至万余,扩散到全国几十个保护地。现在,黄老虽已仙逝,但值得告慰的是,麋鹿作为 当年寥寥无几的“归国华侨”,如今已是野生成 群,鹿丁兴旺,出没于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民革党员、北航教授钱世湘带学生来麋鹿苑,他是怀着一种别样的情感来的,我则是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接待的。为什么?原来, 钱先生的父亲乃是民革中央原副主席、全国政协 副主席钱昌照,他的另外一个职务恐怕就鲜为人 知了— 钱昌照还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名誉会长。</p><p class="ql-block">1985 年,麋鹿回归,既是中国外交上的成 功,也是中国与国际合作开展保护濒危动物的“重 引进拯救项目”,因此,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 的高度重视。钱老亲自主持了“麋鹿重返家园赠 送仪式”,接见英方的塔维斯托克侯爵(即后来 的十四世贝福特公爵)。钱老与夫人沈性元将当月工资全部捐献了出来。当时,中国麋鹿基金会 的领导包括吕正操会长、包尔汉副会长、钱昌照 名誉会长,均是副国级人物,可谓名人济济。后 来,钱老以病老之躯,多次视察麋鹿苑,对麋鹿 回归家园的状况与发展非常关心。有趣的是,钱 老的出生地也叫鹿苑,即鹿苑镇,是江苏张家港 的鹿苑镇。后来,我曾与麋鹿苑同事段建彬陈颀驱车前往张家港,参加钱昌照纪念馆的开馆仪式并送了一对麋鹿角作为馆藏,缘分啊!</p><p class="ql-block">在麋鹿苑的“麋鹿沧桑展览”中,有一组油 画颇引人注目,“戴维隔墙一瞥”“神父弄到标 本”“万里海运麋鹿”......生动再现了 1865 年麋鹿被法国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父科学认知的情景,油画的作者叫蒋建国,是民革北京市委原副 主委,国民革命军 19 路军蒋光鼐将军的儿子。之后,法国一家电视台来华拍摄纪录片“重走戴维 路”,我特意推荐他们前往蒋先生家做采访,感谢 他为中法两国自然文化和科学交流做出的贡献。 而其中的因缘— 蒋建国时任自然博物馆美工, 与麋鹿苑同属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领导— 又与麋鹿有关联了。</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为打造麋鹿苑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园, 在民革中央的支持下,建成了民革中央育林基地。 连续几年,在植树节期间,民革中央的领导都率</p><p class="ql-block">领民革中央机关的百余名同志前来植树。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曾亲临麋鹿苑参加 植树。周铁农主席、朱培康副主席、厉无畏副主 席、齐霽春副主席、修福金副主席、郑建邦副主 席(现为民革中央主席)等多位民革中央领导都莅临过这里。为了绿色北京,民革党员身体力行每年来植树,还投入了大 量的植树经费,使麋鹿苑的生态环境日趋和谐, 党派关系也日趋和谐。</p><p class="ql-block">多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革及其他民主党派基 层组织和党员到这里开展支部活动和民革光荣传 统教育活动,使麋鹿苑与民革组织的关系登上新 台阶,统战工作又上新层次。我还以麋鹿苑为阵 地,打出“回归之鹿”的旗号,连续几年接待台 湾同胞,包括师生和社区代表,使这里成为促进 两岸交流的一个窗口,并借机展现大陆生态保护 成果 , 为祖国统一,尽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作为麋鹿苑的副职、麋鹿中心研究员,同时也是一名民革党员,在这个民革前辈多 年关注的地方,更要有传承团结民主的光荣传统 并使之发扬光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前辈的关怀 已经成为我继续发挥作用的动力,麋鹿苑作为 “国家兴才有麋鹿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致 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度的家园,也是追求政治生 态和谐、同舟共济、魂归正宅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我曾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十几年如一 日,以生态文明和文化复兴为参政议政的抓手和 诉求,撰写过多篇提案和社情民意。这些年的政 协提案和社情民意包括:</p><p class="ql-block">——南郊(南海子)生态公园应尽快实施的 提案</p><p class="ql-block">——为奥运增加亮点,命名南海子为“中国 麋鹿之乡”的建议</p><p class="ql-block">——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方针,兴建三海 子郊野公园的提案</p><p class="ql-block">——以“人文北京”的理念,建设一个富于 文史内涵的三海子郊野公园</p><p class="ql-block">——关于在三海子郊野公园内建立“南海子 博物馆”的提案</p><p class="ql-block">——“三海子郊野公园”之名值得商榷的社 情民意(于是,名称改为南海子公园)</p><p class="ql-block">——镇园之宝流离失所,“海子石碑”亟待 回归的社情民意</p><p class="ql-block">——北京南苑德寿寺的复建提案</p><p class="ql-block"> ——丰富新区游憩感受,大兴生态文化内涵 </p><p class="ql-block">——关于推出“印象中轴线”宣传措施的建议</p><p class="ql-block">——关于新机场名称应为大兴机场的提案。</p><p class="ql-block">最近,南海子公园纪念馆,特意将我当年的 一些政协提案加以收集,作为馆藏和展品,既呈 现珍贵记忆,又昭示于众。</p><p class="ql-block">有同事说:在麋鹿苑历史上,郭耕是第一个 兼任地方领导班子成员(大兴一度与经开区合并 为七套班子组成的一个领导机构)的人,我想, 这都是民主政治的需要、党派分工的因缘。记得在纪念民革大兴基层组织成立 20 周年活动中,出 了一本纪念册,时任区政协主席的高树旺同志为 表肺腑之言,欣然题词“知心朋友”四字;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沈宝昌同志,当时担任区委书记, 为我们大兴民革的题词更有:“民心政之本,革 新兴之魂”“爱国革命不断进步二十载,为党为 民无私奉献许多年”......都含“民革”之字,可 谓煞费苦心。</p><p class="ql-block">作为党派参政议政的一员,我以麋鹿苑为平 台,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共地方领导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沈主席做区委书记的时候,几次来麋 鹿苑,关心这里的生态保护并特意题诗,堪为中共 地方领导与民革地方领导建立友谊的一段佳话。 我们二人的诗文应答还被我做成了科普设施“碳 足迹日晷”,其上有我写的回文诗:“低碳风潮起 英伦,潮起英伦麋鹿回,麋鹿回时下大兴,时下 大兴低碳风。”结果,我把此诗发给沈主席后, 竟然抛砖引玉换来了他写的一首《中华麋》。在 此,就以沈主席回复我的回文诗作为本文结语:</p><p class="ql-block"> 中华麋鹿鸣萋萋,</p><p class="ql-block"> 鹿鸣萋萋故土离,</p><p class="ql-block"> 故土离愁终做史,</p><p class="ql-block"> 愁终做史中华麋。</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郭耕,北京经开区作协副主席,原北京政协常委、大兴民革主委、大兴政协副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