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教堂和三十三孔桥看萨法维王朝的多民族融合

张敏

<p class="ql-block">在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的伊朗,居然有一座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东正教教堂,这就是伊斯法罕<b>凡克教堂(Vank Cathedral)</b>。这座建于萨法维王朝阿巴斯一世迁都伊斯法罕后建造的教堂,虽然融入了一些清真寺的元素,但基本上保留了东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成为伊斯法罕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毗邻伊朗西北部的高加索地区,虽然历史悠久,但很多时候都是被其他势力统治。在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亚美尼亚就处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下。以后亚历山大灭掉波斯第一帝国;再以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成三块,亚美尼亚为其中之一的塞琉古帝国所统治。公元前198年,塞琉古帝国被罗马帝国所击败,亚美尼亚也在这时趁机从中分裂了出来并独立建国。</p> <p class="ql-block">到了公元前95年至前65年间(相当于中国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亚美尼亚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疆域从里海、地中海一带一直绵延到埃及,包括现今土耳其东部、叙利亚北部、伊拉克北部等地,被称为“大亚美尼亚”。</p> <p class="ql-block">但大亚美尼亚的好景不长,罗马帝国崛起后,亚美尼亚先后成为罗马帝国和帕提亚帝国(即安息王朝)的保护国,公元114年被罗马帝国吞并。</p> <p class="ql-block">由于长期处在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受到两大势力的挤压,让亚美尼亚人在复杂的地缘环境中团结起来,最后在圣格列高利的努力下,亚美尼亚于公元301年(相当于中国西晋惠帝司马衷永宁元年)成为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阿拉伯人入侵后,曾强迫亚美尼亚人改宗伊斯兰教,但没有成功。</p> <p class="ql-block">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亚美尼亚一直被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所统治。期间发生过反对波斯人的两次起义,最后迫使波斯作出让步,亚美尼亚恢复了实际上的自治地位并可以保持基督教信仰。公元十一世纪,亚美尼亚分别被拜占庭帝国和塞尔柱土耳其统治。1454年(相当于中国明代宗景泰五年),在拜占庭被 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后不久,亚美尼亚也最终失去了它的所有主权。</p>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人因在高加索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商业领域比较活跃,善于经商,精于生意,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保存自己的宗教和传统表现出坚韧性,被称为高加索的犹太人。</p> <p class="ql-block">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萨法维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绕伊斯兰教宗教统治权,及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外高加索等地区的领土争夺爆发战争,史称“伊土战争”,历时近两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514~1555年)奥斯曼土耳其获胜,包括西亚美尼亚在内的外高加索及中东大片土地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第二阶段从1578年起,奥斯曼土耳其再次进攻波斯,进一步占领了东亚美尼亚及波斯部分领土。处于两国边界的亚美尼亚人由于信奉东正教,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强制改宗迫害,不愿改宗的亚美尼亚人开始向波斯流亡。虽然当时萨法维王朝的君主也是穆斯林,但他却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亚美尼亚难民,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1587年阿巴斯一世继位后,波斯东山再起,收复了被奥斯曼帝国侵占的西部领土,但处于西面与奥斯曼帝国,东面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两线作战压力,阿巴斯一世被迫于1590年3月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根据条约,波斯几乎把整个外高加索和波斯西北部都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p> <p class="ql-block">阿巴斯一世在以后几年的卧薪尝胆中,推进一系列强有力的军队改革和战争准备,波斯军队由12万人扩充到30万人。1602年起的数次战争中,波斯都打败了奥斯曼帝国,收复了部分在《伊斯坦布尔和约》中割让的土地。波斯大获全胜后,把部分亚美尼亚人迁往波斯境内。</p><p class="ql-block"><i>(关于迁移了多少人网上说法不一致,但翻阅了几本史书没有找到确切记载。关于迁移的目的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亚美尼亚人有着出色的经商才能,并有着众多工匠,萨法维王朝希望利用他们推动伊朗的经济发展和新首都伊斯法罕的建设;二是将亚美尼亚人迁移后可以避免被奥斯曼帝国利用,并增强自己的实力;三是为了在被迁移地区建立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区。我认为这三种原因可能都存在。)</i></p> <p class="ql-block">当时亚美尼亚边境靠近伊朗西北有一个小镇叫朱尔法(Jolfa,也译为焦尔法等),在建筑、绘画、雕刻等领域有着技艺高超的工匠。阿巴斯一世攻占亚美尼亚后,从朱尔法迁移了掌握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参加伊斯法罕都城的重建工程,并把新的安置地命名为<b>朱尔法区(也被称为新朱尔法)</b>,这里就成了亚美尼亚人的中心聚居区。</p> <p class="ql-block">关于迁徙亚美尼亚人,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有说是阿巴斯一世下令将亚美尼亚村庄烧毁、牲畜杀死、为了加快迁徙的速度不惜将妇女儿童杀死,将工匠和商人掳到伊斯法罕,30万人仅活5万人。还有说阿巴斯一世下令将朱尔法周边的水源放毒,逼迫亚美尼亚人向伊朗逃离。这些“据说”以我的能力无法考证。但我认为,因为为了建设伊斯法罕,便残忍地将亚美尼亚某个村庄全部毁灭,而在迁居地又为这5万人建立聚居区和教堂,这5万人又尽心尽责为打造别国的新首都作出贡献,前后的反差过大,无法圆说。</p> <p class="ql-block">另外根据史料,当时移居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人仅占很小比例,还有欧洲各国人、俄罗斯人、印度人、花剌子模人、布哈拉人、土耳其人、格鲁吉亚人和犹太人等,甚至还有中国人,他们共同参与了新伊斯法罕的建设。根据《伊朗史话》一书,当时伊斯法罕人口总数约为60万人,居住在伊斯法罕新朱尔法区的亚美尼亚人只有几千人,阿巴斯一世去世时也只增加到1万人,不可能有5万亚美尼亚人居住在伊斯法罕。因此我认为亚美尼亚人的迁徙不排除波斯采用强制甚至极端的手段,但更多因素是逃避奥斯曼帝国的迫害和阿巴斯一世的宗教宽容。虽然战争迫使许多人死于战乱,也迫使许多人背井离乡,但能最终逃离战火存活下来并在新的地方安居的人还是幸运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阿巴斯一世在宗教方面的宽容,亚美尼亚的使徒教会便在伊斯法罕建起多座教堂,作为在波斯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建立新家园的象征,也表达对祖先信仰和文化的传承。其中凡克教堂是主座教堂,也是伊朗最大、最美丽的亚美尼亚东正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凡克教堂始建于1606年,可能当时建的是小教堂。1655年至1664年教堂被扩大规模重建,当时的<b>凡克教堂大主教大卫(英语:Archbishop David)</b>负责对教堂的重建设计,并负责监督教堂的修缮工程。现在看到的就是重建后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在亚美尼亚语中,“Vank”的意思是修道院等宗教场所。亚美尼亚东正教也称<b>“亚美尼亚使徒教会(英语: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b>,传说由耶稣的使徒创立于公元一世纪。伊斯法罕作为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在波斯最早的扎根之地,凡克教堂也成了教区的主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东正教没有罗马天主教那一套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式组织架构,不像天主教奉教皇为最高领袖和拥有教会事务的绝对权力,而是由各教区在宗主教领导下,大主教、主教共同管理教区事务。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由于创建较早,在教义解释、教会仪式、语言使用、教会组织架构等方面有自己独立的特点,与拜占庭东正教、希腊东正教、俄罗斯东正教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凡克教堂是根据亚美尼亚东正教堂设计的,外部用朴素的黄砖建造,很不起眼。内部的装饰风格在极尽奢华的东正教艺术上,融入了波斯的艺术元素。这座异域教堂在伊斯法罕的顺利建造,一方面体现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政治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波斯文化的包容性、宽容性和灵活性,使得不同的文化碰撞出多元的、多样的、先进的思想火花,在建筑艺术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钟楼下方的正门门楣上有一幅画,半圆形的边框外侧是亚美尼亚的文字,不懂写的什么,但是最后的文字是“1606”,这是凡克教堂始建的年份。边框里面是一座教堂,与现在的教堂基本一致,估计是1664年教堂重建后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庭院,入口至正殿中间有一个两层楼高的亭子,亭子里有两座石棺,石棺上刻着图案和亚美尼亚文字,据说是兄弟两人,究竟是什么人,为何放在这里,网上查不到相关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圣殿,从穹顶到地面,包括券拱、壁龛,铺天盖地全是壁画,而且金碧辉煌。十七世纪中叶,亚美尼亚人能在异国他乡创造出与所在地宗教和风俗完全不同的艺术作品,不能不让人感叹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访的这一天教堂正在进行宗教仪式,据说这一天正好是凡克教堂奠基仪式500周年的纪念日<i>(如果按照1606年始建,则2023年应为417年,可能我听到的“据说”有误)</i>,因此这里正在进行大型的纪念活动。从出席仪式的教职人员身穿不同服饰来判断,应该是来自不同的教区。</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穹顶以及穹顶上的图案似乎是波斯清真寺的艺术风格,穹顶的下沿是一圈圣经故事的绘画,体现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圣殿的正面壁龛描绘的是耶稣复活的故事。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一位耶稣的追随者向罗马执政官彼拉多要来了耶稣的尸体,并把它埋葬在自己还没有使用过,从一整块磐石中凿出的一个墓穴里。按犹太人的规矩,人死后应立即在尸体上涂抹膏油。但是耶稣去世的时候已接近礼拜五傍晚,为犹太人的安息日,尤其这个安息日是逾越节的安息日,犹太人绝不能触摸尸体等不洁净物品。所以为耶稣的尸体涂抹膏油这件事,被推迟到了下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周日)黎明时分,也就是耶稣死后第三天的拂晓,逾越节安息日后的第一个白昼将临之时。第三天清晨,玛利亚和几个女人来到耶稣的坟墓为他的身体擦香油。当这些女人到达坟墓的时候,她们发现坟墓入口的石头已经滚开,而且坟墓里是空的,只剩下裹尸布。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以为耶稣的身体被盗了,就在洞口哭。突然两位天使出现在玛利亚面前,告知耶稣已经复活了。</p> <p class="ql-block">正面壁龛的上方画着在耶稣的光芒照耀下,十二门徒站成一排,向下俯瞰,象征着耶稣的荣耀通过门徒传向四方。</p> <p class="ql-block">圣殿的拱柱结合部上画着六翼天使(撒拉弗),这是天使中级别最高的。他们在上帝的宝座周围,主要职责是赞美和敬拜上帝。《圣经·以赛亚书》中说:“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遮脸体现了对上帝的敬畏,遮脚表示了谦卑,飞翔的翅膀象征着他们作为上帝信使和使者的敏捷与忠诚。他们不断呼喊:“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他们的存在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是上帝荣耀与威严的体现者。</p> <p class="ql-block">圣殿的四周通过精美的壁画呈现了圣经故事。如旧约中的创世纪、诺亚方舟、巴别塔等,新约中的耶稣降生、耶稣生平事迹、最后的晚餐、耶稣受难、耶稣复活等,还有不少天堂的场景以及亚美尼亚基督徒的受迫害场景。所有的绘画都色彩斑斓,所有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所有圣人与天使的光环都用金箔镶嵌,显得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东正教和天主教、新教均为基督教的不同教派,虽然在礼拜仪式、组织形式、教义讲解、等级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并在圣经旧约的内容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新约部分基本一致(除了翻译和解释上的差异)。因此东正教和其他基督教派都信奉上帝、信奉耶稣、尊敬玛利亚。这从凡克教堂壁画中能看到的圣经故事和其他教堂基本一致。</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对面有个一层建筑,是伊斯法罕最早的印刷厂。建筑前有一尊雕塑,是当年凡克教堂的大主教,叫<b>哈恰图尔·克萨尔西特(Khachatur Kesaratsi)</b>,他边上的石头上刻着一台印刷机。这个主教于<b>1636年制造了伊朗第一台印刷机,创办了这个印刷厂,1638年出版了第一本亚美尼亚语书籍。</b>如今这个印刷厂已经改造为商业设施,但这个雕塑还在告诉我们,以亚美尼亚工匠为代表的新朱尔法社区,曾经为伊斯法罕的重建和繁荣作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边庭院里有一座<b>凡克教堂博物馆(英语:Vank Church Museum)</b>,建于1871年恺加王朝时期,收藏了亚美尼亚及欧洲中世纪的文物和近700份手稿。教堂收藏了近三万册藏书,其中包括有关亚美尼亚语言和其他欧洲语言的书籍,都免费提供给来访的人员参阅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门口有两座雕像,一座是带来印刷机并创办印刷厂的Khachatur Kesaratsi大主教,另一座是发明了亚美尼亚字母表的Mesrop Mashtots。</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展品主要有:与教堂历史以及新朱尔法社区有关的资料,包括1606年阿巴斯一世颁布的在伊斯法罕建立新朱尔法区、禁止迫害亚美尼亚人、保护其财产的法令;萨法维时期服装、波斯挂毯等;亚美尼亚商人带回的欧洲绘画、刺绣等;精美的印刷品及圣经;奥斯曼帝国1915年对亚美尼亚人的种族灭绝大屠杀相关的照片和书籍等。我因为在教堂内拍摄时间过长,到博物馆时已是闭馆时间,错过了博物馆内的参观。为了完善相关资料,从网上下载了几张照片以作补充。</p><p class="ql-block">(下面 4 张图片均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从文献资料看,当时亚美尼亚人的地位是较高的。一是经济地位上,亚美尼亚人获得了丝绸出口专卖权,并作为皇家商业代理人,成为伊朗重要的经济势力;</p> <p class="ql-block">二是社会地位上,新朱尔法的亚美尼亚人在生活方式上获得与波斯贵族类似的待遇,可以穿着华丽的服饰,使用金银马具等奢侈用品,甚至可以饮酒(伊斯兰教徒是禁止饮酒的);</p> <p class="ql-block">三是宗教文化地位上,亚美尼亚人拥有完全的宗教自由权,在宗教文化方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甚至为了安置亚美尼亚人,政府将原朱尔法地区的穆斯林迁出该地区。</p>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人的迁入,给伊斯法罕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亚美尼亚商人凭借在新朱尔法的特权,编织了一个以新朱尔法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络,向东到达印度、东南亚、中国,向西到达欧洲各国,向北到达俄罗斯,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给萨法维王朝带来丰厚的经贸利益,也推动了王朝的对外贸易发展。同时通过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p> <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虽然伊朗与西方的贸易往来由来已久,但由于交通不便和皇室经济的垄断,民间商业始终处于小规模状态。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伊朗的生丝年产量超过1000吨,其中三分之二销往欧洲,丝绸、地毯、宝石、干果和烟草也是伊朗向西方出口的重要商品。但因行会组织不完整,波斯的民间商人都分散经营,大都从事伊朗境内的区域性货物贩运,远程的过境贸易,则主要由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商人控制。新加坡著名的莱弗士酒店集团就是来自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商人沙奇兄弟(Sarkies Brothers)于1887年创建的。</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有一块红色的“十字石碑”,据介绍是这个教堂的镇馆之宝。这块石碑被称作亚美尼亚圣石,由朱尔法社区的亚美尼亚工匠雕刻,作为礼拜时世俗与神之间交流的桥梁圣物。</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十字架与拉丁十字架、拜占庭十字架等有着明显的不同,通常以装饰性的太阳、永恒之轮、植物、圣徒及几何图形雕刻于十字架特别是十字的四个角上。因各教会都有自己个性化设计的十字架,据说亚美尼亚十字架有一千多种式样。</p> <p class="ql-block">在伊斯法罕,还有一处体现当时波斯第三帝国多民族融合的建筑,就是由格鲁吉亚的古拉姆将领阿拉瓦尔迪·汗建造的<b>三十三孔桥</b>。</p> <p class="ql-block">在伊斯兰时代,伊朗没有常备军,军队的主体由行省部队组成。谢赫·萨非·丁创建萨法维教团后,依靠土库曼的七个部落组建了教团的军事力量。萨法维王朝的开国君主伊斯玛仪一世的父亲海达尔为教团的军队设计了一种红帽子,上有十二条流苏或十二个折角,代表了什叶派十二伊玛目,以表示对什叶派教义的忠诚。萨法维教团的军事组织因此得名<b>“凯兹巴什(Qizibash)”</b>,突厥语意为<b>“红头军”</b>或<b>“红帽军”</b>。红头军帮助伊斯玛仪建立了王朝,并在萨法维王朝的扩张等诸多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同时王朝的实际权力也掌握在红头军首领的手中,并形成强大的分裂割据势力。</p><p class="ql-block">(红头军军官画像,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随着红头军势力越来越强大,到第五任国王阿巴斯一世时已经形成了军阀割据和掌控国家军政的局面。为了削弱红头军对军队和国家的权力,阿巴斯一世依靠两位英国贵族(也有文献称之为“英国冒险家”)安东尼·谢利和罗伯特·谢利兄弟,系统性地组建一支直接在国王本人统帅下的近卫军,其来源主要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高加索地区非阿拉伯民族的战俘及其后裔,或具有高加索血统的军事奴隶。这支领取薪酬的年轻奴隶兵组成的职业军队叫做<b>“古拉姆(Ghulam)”</b>。</p><p class="ql-block">(罗伯特·谢利画像,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古拉姆要接受全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包括骑马、射箭、使用刀剑等冷兵器,也要学习一些战术配合知识。他们配备优质的战马、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武器等精良的装备。这支军队由他们自己的将军统领,并参照欧洲军队的建制装备有火枪和一个火炮团。阿巴斯一世当政时期,古拉姆战士达到3.7万人,而凯兹巴什红头军人数则从6万人削减至3万人。</p><p class="ql-block">(古拉姆战士画像,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古拉姆最初的奴隶身份战士,在军事行动中立下战功,可以获得自由身,甚至晋升为高级军事将领或行政官员。阿巴斯一世在位末期,约半数的省区总督由古拉姆将领取代红头军贵族。其中最著名的是出自格鲁吉亚的古拉姆,后被擢升为法尔斯总督和军队总司令的<b>阿拉瓦尔迪·汗(Allahverdi Khan)</b>,他的名字被用来命名他自己在伊斯法罕建造的“三十三孔桥”。</p><p class="ql-block">(阿拉瓦尔迪·汗画像,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阿拉瓦尔迪·汗原是格鲁吉亚的一名东正教的基督徒,在高加索战争中被阿巴斯一世的军队俘获后,加入古拉姆并改宗伊斯兰教。1589年,他参与刺杀权臣获得苏丹头衔,被任命为地方总督,后擢升为古拉姆指挥官。1595年他成为法尔斯总督,成为萨法维王朝五名最重要的官员之一。他在军事方面带领波斯第三帝国军队屡获胜利,为萨法维王朝的疆域扩张和稳定立下赫赫战功。在建设方面,他大力推进伊斯法罕公共设施的建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十三孔桥。</p> <p class="ql-block">在伊斯法罕重建中,为了连接国王区与新朱尔法的交通,阿巴斯大帝下令由时任古拉姆指挥官及王朝重臣的阿拉瓦尔迪·汗负责在扎因德鲁河上建造一座大桥。该桥建筑师叫侯赛因·巴纳·伊斯法哈尼,阿拉瓦尔迪·汗负责设计并监督施工。大桥于1599年奠基,历时三年于1602年建成。</p><p class="ql-block">(大桥建成后的场景,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大桥正式名称为<b>阿拉瓦尔迪·汗桥(Allahverdi khan Bridge,Si-o-seh Pol Bridge)</b>,为双层结构,共有33个拱,故也叫三十三孔桥。</p><p class="ql-block">据传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上遇难时为33岁,33岁成了耶稣牺牲、救赎和新生的象征。以后基督教经常用33这个数字来表达上帝的神圣和完美。阿拉瓦尔迪·汗原先为东正教的基督教徒,虽然改宗伊斯兰教,但仍不忘用33这个数字表示对耶稣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大桥总长度297.76米,宽度13.75米,最大跨径5.60米,是伊斯法罕最漂亮的一座桥石桥。大桥下层有33个半圆形桥拱,上层每两个拱位于下层拱之上,一个拱位于桥墩之上,这种独特的设计使桥梁兼具交通与蓄水功能。</p> <p class="ql-block">桥身采用石块建造,融合了伊斯兰建筑风格,桥洞形状为清真寺常见的火焰状。中间的桥面被侧面两排三米高的墙面所分开,墙面上每隔两三米就有一扇弧形门,外侧还有一米左右的空间,可供行人走动,桥的两侧各有一条走廊贯通两岸。</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孔桥堪称萨法维时期桥梁设计的著名代表作之一,也是不同民族和文化融合的象征。它不仅连接了城市的不同区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见证了当时不同民族与信仰的和谐共存,在阿巴斯大帝的统治下共同铸就了伊斯法罕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在萨法维波斯帝国时代,生活在波斯的格鲁吉亚人同样具有多面性。一方面,格鲁吉亚是被征服的民族,需要服从波斯的统治,需要向波斯缴纳税负、提供物资等,政治上和经济上有着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一些格鲁吉亚人因参与萨法维王朝的军事和政治活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积累了一些财富,从而提升了整个族群的社会经济层面的部分影响力,同时也在建筑艺术等方面对波斯产生一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可能由于泥沙的淤积,扎因德鲁河床变浅,已经失去了通航的功能,现枯水期河已干涸,可以下河散步游玩。桥的上下两层均安装了橙红色的泛光灯,晚上比白天更漂亮,成了晚上游客光顾游览的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为了了解大桥在水中的雄姿,我从网上下载了几张丰水期时大桥的照片。可以看到,有倒影的大桥还是很有魅力的。</p><p class="ql-block">(以下 3 张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原来桥上供马车行走,现在成了步行道。当地市民也喜欢结伴晚上来这里散步,年轻人在拱洞下约会、野餐或聚会。四百多年来,人们走在这座大桥上,惬意地吹着晚风,聊聊天,听着街头艺人在桥头歌唱,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依然生活在那个美好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对游客很友好,看到我们在拍照,会主动聚过来一起拍,并热情地用“秦”、“秦”来跟我们打招呼(西亚及高加索地区的人称呼中国人都用“秦”。我查了一下,除了伊朗书面语言称中国人为“Chini”外,一般口头称呼就是“Chin”)。</p> <p class="ql-block">桥头执勤的警察,对游客很友好,当我们问及是否能和他们照相,他们欣然同意了。</p> <p class="ql-block">从新朱尔法、凡克教堂和三十三孔桥我们可以看到,伊斯法罕延续四百多年的辉煌不但是伊朗文明的结晶,也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成果,宛如一部活的史书,展现着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伊朗虽然受到西方制裁四十多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但这古老的文明和文化的融合依然闪耀着荣光。如今的伊斯法罕,既守望着历史底蕴,又向往着现代文明的未来,无论在朱尔法老城的咖啡馆,还是新建的商业大街上传统的店铺,都可以感受到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也可以感受到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续写着自己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本笔记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所拍;文字根据有关书籍及资料,参考网上相关文章,结合自己的心得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