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五六十年代,在俺鲁中地区农村,多数人都把小学分为两个阶段而称之,一至四年级称之为初小,本村建有学校,学生上学不出村。五至六年级则称之为高小或完小,在公社驻地建一所学校,全公社的学生要来此上学。</p> <p class="ql-block"> 我的高小学涯可分为二段,一是读五年级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生活困难,被迫辍学三年。二是于六四年春插班于房镇小学续读,至六五年秋毕业。本文仅回忆在房镇小学就读的这一阶段。</p> <p class="ql-block"> 房镇高小学校距俺家有三公里的路程,学校建在该村南侧,校门朝西位于学校西南部,学校院子很大,四面都有教室。我插班的是五年级二班,进校门院子南边西属第二座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在院子东北角,操场则在校园的北侧。</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位置地势较高,南边是条季节性水沟,东北侧有一个大水湾,常年不涸,水深莫测。</p> <p class="ql-block"> 我入学时,校长名为常发亮,副校长名为张庶民,班主任李大纲(语文老师),算术老师是高岱中。李大纲老师身材魁梧,戴一幅近视眼镜,教学能力强,粉笔字毛笔字都写得很出色,脾气性格严肃,对学生比较严厉,使人有望而生畏之感。因他貌似革命先辈李xx,我们背后都称他为李xx。只要上课铃声一响,看到他腋下夹着书本向教室走来,学生都快速入座,他一进教室,都鸦雀无声。课堂上学生们专心听讲,无一人敢做“小动作”。教算术的高老师,皮肤白净,有“秀才”之相,为人和霭。</p> <p class="ql-block"> 那年代国家经济不发达,物资匮乏,农村更穷。家离学校较远,还要早起赶去上早自习。夏日白天较长,时间充足,而冬日里去上学,就要披星戴月了。为不耽误上学,母亲就买了一只大公鸡,用它打鸣来计时。公鸡打鸣还有个习性,只要听到别处有鸡叫声,它也会跟着叫唤。有时看到鸡窝外边发亮,它也以为天亮了,就开始叫。因它有时报鸣提前,有几次我赶到学校时,天还未亮,学校不开门,只好在门外等候。</p><p class="ql-block"> 要说出行交通工具,对农村家庭来说,可算是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小学生上学,大人赶集上店,走亲访友都是步行。不像现在,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最简易的也是自行车,有的还是轿车接送。比我们那一代,他们真算是掉在蜜罐里了。夏日里顶风冒雨,冬日里雪花飞舞,寒风凛洌,都要上学,真不堪回首。</p><p class="ql-block"> 记得六四年夏日一天放学时,刚走到半路,天降大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处避雨。只好打着油伞,冒雨急行。突然一声战雷(霹雳)把我震退了两步,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回到家里,下半身都已淋透。听父亲说,就是这一个战雷,把俺村在河滩里干活的人,震死了一个,震伤了一个。</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天下午,因学校临时有事,放学时太阳已落西山。这天是农历初六,月牙挂在天上西南角。快到村时,为贪近路,我想走一条南北走向的枯水沟西堰。登上西堰刚一冒头,就看见一个黑人影,一下子从沟里站了起来。顿时吓得我汗毛直竖,惊出了一身冷汗,差点叫出声来。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影子,倒是自己吓着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穷人的孩子,念书比较刻苦用功,我亦如此。在班里40多个学生中,学习成绩每次考试都在前三名之列。我作文中的有些好的词句,经常被老师用红笔勾划,有些文章常被作为范文,上讲台朗读。记得有一次,作一篇听老辈人讲旧社会,忆苦思甜的文章。临写作以前,老师从别的读物上找了一篇范文,读给大家听,以便对大家有所启发。其中文章中写道,’他爷爷在地主家门口讨饭时,地主婆恶恨恨地说,刷锅水宁肯喂了狗,也不给你这臭要饭的喝’。结果很多同学也都写了爷爷讨饭的文章,都千篇一律地引用了这句话。而我却另辟蹊径,写了听父亲讲得旧社会家庭生活艰难,有一次还遭受扫荡的日本鬼子烧房之祸的文章,受到老师的赞扬。此文又被作为范文在班中宣读。</p><p class="ql-block"> 在算术方面,基本上每次都是5分(100分),而且因演草本书写规正,干净而受到老师的表扬。</p> <p class="ql-block"> 在课文朗读方面,老师还要求,要用普通话读。记得有一次老师还搬来了一部留声机,放了一张片子。片子的内容是播音员读的《金色的鱼钩》。故事的情节讲得的是,红军长征时期,缺草断粮,一位老班长用缝衣针制成鱼钩,钓得鱼,自己不舍得吃,却给伤病员吃,被活活饿死的故事。播音员声情并茂,阴阳顿挫,字正腔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度对我在提高朗读方面有了很大帮助。后来学校举办一次“踏着先烈的足迹,发奋读书”的展览,并对社会开放,其中有八个讲解员,我作为展览结尾阶段的讲解员,受到参观者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 那年代,农村小学,体育设施也屈指可数。操场只有一幅篮球架,我因身材较高被选为篮球队员司职前锋。后来当兵入伍后也喜欢此项运动,受益匪浅。又因跑得较快,还是学校短跑运动员。每年房镇小学召开春季运动会,全公社的小学都参加,我参加的60米短跑、环绳跑和4x400米接力,都稳拿第一。六五年春参加张店区中小学运动会时,60米环绳跑项目,还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那时,学校院子里还有二座水泥乒乓球台,因没有台网,就用砖头替代,乒乓球则是爱好者凑钱买的。买不起拍子,就用木板根据拍子的形状制做。个别有点小钱的学生,还把钱寄到天津生产厂家,买一块橡胶,用胶粘到拍子上,很受羡慕。记得我的同桌同学,因酷爱打乓乓球,上地理课时,偷偷地在课桌下制作木板拍子,被老师发觉后,受到批评,拍子被没收。</p> <p class="ql-block"> 因是小学生,也有不听老师教导调皮的时候。六四年夏季的一天,特别炎热,在教室里更闷,午睡难眠,我与两个男同学偷偷地到学校东侧大水湾中游水。结果被老师发现,不但受到严厉的批评,还被罚站了半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转眼六十年过去了。昨天得闲,几经周折找到了原房镇小学,校址几经变迁,如今也已更名为的“齐盛学校”。站在既熟悉又陌生的母校门口,倍感亲切,情怀满满。岁月如歌,感恩有你。是你给了我知识和力量,使我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把才华奉献给社会。愿你的光芒更加璀璨,愿你的明天会更加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前6幅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