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上海南京路

昕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上海黄浦江外滩的风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编写 于新建 2024年12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4日清早,送走了最后的几位同学,我们学校聚会和“五十年同学纪念会”就次全部结束啦。吃过早饭后,我俩就从武夷山路地铁站上车,乘地铁2号线去久违了的外滩和南京路上逛一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河南路地铁口走出地铁站,来到南京路上。由于是清早上午,街市上人流不是很多,显得没有往常下午和晚上那样的密集熙攘。我们信步向外滩方向走去,去感受那久别的熟悉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东路尽头,就是黄浦江边的浦东,远远望去,江边的金融贸易区里,东方明珠塔像一个婀娜多姿的舞娘,率先耸立在江边,像是在向人们展示改革开放的上海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与她遥遥相对的是,摩天大楼的竞相崛起。被人们习惯于称呼的“三剑客”上海中心大厦、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大厦,竞相争峰,引领众建筑此起彼伏,一片无声的凝固竞争。一派繁荣发展,时代崛起的象征。从南京路上缓步走向外滩,远远望去,生气勃发的浦东风貌与浦西外滩的活力四射的青春人潮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璀璨夺目的现代化中国超大都市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从南京路远望黄浦江外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三剑客”群雄逐鹿争峰。</b></p> <p class="ql-block">从南京路上缓步走向外滩,远远望去,生气勃发的浦东风貌与浦西外滩的活力四射的青春人潮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璀璨夺目的现代化中国超大都市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活力四射的现代化超大城市群。</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我们开心的在这里散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外滩的陈毅广场,繁华的闹市有了一点宁静。我们仰望着英雄,他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是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历史老街区。因为正是这一天的开始,中国真正摆脱了受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才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中国,这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陈毅广场上的陈毅市长的塑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我们仰望英雄,缅怀历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旧中国列强瓜分上海滩的沉痛历史开始,黄埔公园曾经是悬挂着羞辱国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招牌的地方。中国人在中山东一路建造唯一的一座“中国银行”大厦,就因为这是英租界,而不允许超过英国沙逊大厦的“金字塔”高度。丧失主权的旧中国,不得不把原设计的34层的设计砍去一半,比沙逊大厦的“金字塔”顶矮了60公分。今天这两座大楼:沙逊大厦(现已改名为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大厦仍然并肩屹立在南京路与中山东一路边,成为了旧中国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而受屈辱的历史见证,也是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里曾经是“黄埔公园”的旧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是南京路旁的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大厦,是上海经典的地标建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外滩的观光步道上散步,就像在感受着浦江两岸的历史沧桑,浦西外滩的历史建筑展示着上海过去百年的发展历史,浦东飞速发展的风貌展示着今天新中国的辉煌。江面上吹来了阵阵的江风,沁人心脾。两岸飞架的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和不远处的杨浦大桥,使交通通行变得流畅。这里一切的景色都是那样的和谐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到海关大楼附近,我们请游览的几位年轻人帮我们拍一下与海关大楼在一起的照片。热心的年轻人一下子给拍了好多次,他们希望能够拍出最好的效果。看着他们的认真劲,我们礼节性的向他们致谢。他们还认真地问我们,为什么拍这个大楼呢?一下子勾起了我远远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在原上海市委大厦和海关大厦前面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读书期间,我曾经利用假日到亲戚家串门。我的一个表姐和姐夫均是在淮海战役之后,随着部队南下来到上海。解放前后,安排在上海海关工作。那时候表姐的家就住在海关大楼的六楼上。那一天,正好是五月端午节的前一天,北方人的姐姐和姐夫因为不会包粽子,就请了一个当地的上海阿姨帮助包粽子。我也很好奇,就在一旁看阿姨怎样包。不知不觉的就动起手来,学着包了起来。阿姨也热情地告诉我如何包出粽子的四个角来。一来二去,我竟然不知不觉的学会了。阿姨还告诉我如何腌肉和加什么辅料等等,我蛮有兴趣的一直帮助把活全部干完了,才与阿姨收工。天色已晚了,表姐不同意我回学校,就留我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这样,我看着阿姨将包好的粽子装锅、煮上。没什么事了,我忽然想起来,我这是在海关大楼的表姐家里呀,外边就是漂亮的黄浦江外滩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趁着夜色,顺着九江路的灯光,穿过车水马龙的中山东一路,几步路就来到了黄浦江外滩。那时候,黄浦江边游览步道比较窄,靠江边是一道一米多高的拦江坝。步道上人头攒动,多数是男女情侣拥挤的身影,成双成对的面对着江面,趴卧在坝沿上,无忧无虑的彻夜交谈。黄浦江上灯火闪烁,轮船来回穿行,不时夹杂着汽笛声,好一派繁忙的不夜城呀!我迎着拂面的江风,下意识的紧了紧肩头,猝然产生了一种温暖的幸福感,这就是大都市的城市生活吧?真的是太美好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早上,早早起来吃过早饭,表姐给我装上许多昨夜煮好了的粽子,我匆匆乘车赶往学校。中午,我把带来的粽子分给同学们吃,家住嘉兴的许景良同学告诉我,嘉兴人就喜欢包这种风格的肉粽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虽然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但每到每年端午节前后,黄浦江边上那美好一夜的那种感觉,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在上海无论是学习、工作或闲暇之余,我总是喜欢来南京路走一走,也许,这是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南京路,是中国服饰和流行色时尚最前沿,最活跃的商业活动的集散地,往往引领着国人的消费潮流。工作之余,我们这些从事纺织行业的人,往往注意在这里扑捉服装市场的领先信息,激励萌发一些设计的灵感,跟上时尚的潮流,开发一些应时的市场产品。如今已经退休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仍然有着那工作时对事业的热爱,到这里走一走,转一转,以满足我们那追求时尚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和平饭店大厦的正门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熙攘的人流,穿行徜徉在繁华的“十里洋场”街市,感受着那浓浓的商品市场的氛围,回顾着历史更迭的变迁,感受着这些年祖国飞速发展的繁荣昌盛,心中充满着从来没有过的自信和兴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我们在南京路上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西藏中路不远就是人民公园,这里,解放前曾是洋人“冒险家”的“跑马场”,历史上是“五卅运动”的发生地,今天已经建立起一座由陈云同志题字的“五卅运动”纪念碑。望着革命先烈顾正红被杀害的英雄雕塑,使我想起了读书时,我们曾经在顾正红烈士工作过的上海国棉二厂学习的那些日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五卅运动”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五卅运动”不屈不挠的英雄塑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该厂由棉纺织行业转行中国刚刚起步的化纤涤纶行业,为了适应这个产业转型,具有革命老传统的老工人们做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没有设备,他们自己设计制造,其中一个聚合釜竟然用了几十块不锈钢板拼接焊接成功;学习新技术的新名词记不住,就写在纸条上,贴在家具和工作的墙上,加强记忆;为了工作方便,将布满老茧的手掌泡软削平,以适应化纤行业的精细操作……。看着老工人师傅们的工作、学习的踏实脚步,我们实实在在的受到了传统教育,更加奠定了努力学习不畏难的思想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人民公园,旁边就是原来的上海图书馆大厦。这座高8层的钟楼建筑,是1932年建的跑马总会大楼,相传当年跑马总会花费200万两白银建造的,上海人俗称上海跑马厅(The Race Course Shanghai)。1952年7月,改建为上海图书馆。现在,已经改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耸立在人民公园旁的原上海图书馆大楼,现已经改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望着那高高的钟楼,使我不禁想起读书期间,在我们的英语先生徐捷教授的带领下,到这里参观和学习查阅科技资料的情景。那时候,徐先生为了帮助我们尽快掌握英语查阅外文科技资料的技能,曾经带领我们去上海科技情报所去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谈中,我无意中说起了去上海图书馆参观时因没有借书证而受阻不让进门的情况。先生看着我一脸认真的样子,答应他抽空来借书时,带我过来参观一下。先生的一句话,简直令我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原上海图书馆主楼全景(网络照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天,我们如约在上海图书馆门前会面。先生凭着他的证件,将我带了进去。教授我如何利用这里大量的文献资料,迅速搜索查询到所需要的资料。先生还教我如何使用像《化学文摘》这样大部头的文献中,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先生还给我传授如何使用那时进口的微缩胶片,进行投影、复制等技巧的掌握等。在那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出现、工程计算还依靠计算尺、查表的年代里,无疑是在知识这片汪洋大海里,帮助我找到了求知的航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高高的钟楼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上海图书馆时,望着那高高的钟楼塔,心中充满着感激之情。徐先生这位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的高材生,就是我心中那雄伟的钟楼塔。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这位山东青岛老乡的徐先生,早在“抗美援朝战争”发生时,满怀爱国热情,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多次在美机的轰炸下,九死一生。并以志愿军翻译的身份参加过“板门店谈判”。抗美援朝胜利后回国,分配到我们大学里做外文教师。这次徐先生因为学生无意中的一句话,就牺牲了他的宝贵时间,给我这个不知深浅的学生开了一次“小灶”,为我在外文科技领域里,打开了探索科学技术研究的“天窗”。为此,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百年老字号的王家沙点心店总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觉的时间就已过了下午两点,这才感觉到肚有点子饿了。过了成都北路,我们来到了王家沙点心店,这是上海百年老字号的老牌点心店,一楼点心外卖部经常是“人山人海”排队,青团、糕团、鲜肉月饼和八宝饭等一直是点心界里的“”网红”,是上海人心中“记忆的味道”。我们慕名登上二楼堂食,点了两份名吃:蟹黄生煎包和菜肉大馄饨。在拥挤的餐桌前刚刚坐定,一阵阵的清香就已经扑鼻而来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我们点的上海小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上海评弹剧团两位优秀青年演员郑明秋、季毅洋的坐堂演出就开始了,那优雅的吴侬软语和优美动听的唱段,在最繁华的闹市中心里,竟把我们带进了身临其境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南京中路的闹市中心,品尝着鲜香的江南小吃,聆听着委婉嗲气的江南评弹戏曲,享受着传统地方文化戏曲和传统经典小吃的碰撞,好惬意悠然的民间生活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上海评弹艺人的坐堂演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其中的一段评弹视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过饭后,我们离开王家沙点心店,穿过石门一路,继续向前走,一直到了茂名南路。由于一天的游览,身体感到有一点疲劳,就想打道回府休息,就在路边等待出租车。这时,我想起来,这里离上海毛主席的旧居不远。对,毛主席的旧居座落在南京西路的茂名南路120弄5—9号。2010年9月18日来上海参加世界博览会期间,我曾经来此瞻仰参观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毛主席在上海旧居的门前照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毛主席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上海的旧居,毛主席和杨开慧夫人在1924年起曾经在这里生活过10个多月。在他们的卧室床边,还放着一张小摇篮床,当时主席二儿子毛岸青刚刚出生不久,还在吃奶呐。毛主席在延安时曾与斯诺的夫人交谈时曾经回忆过那一段经历。毛主席说,这是他家庭生活最“温和”的一段时间。夫妻二人,还有岳母,带着岸英、岸青,虽然工作很忙碌,但这是他们在一起,相亲相爱最长的一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毛主席在上海旧居小院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伟人生活过的床边,看着老人家用过的卧具,感受着为了革命,一生如此颠沛清苦的生活经历中,他老人家与杨开慧夫人美好的家庭温暖,竟然仅仅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怎么不令我们后人动容而落泪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会儿,出租车过来了,我们上了车,沿着茂名南路向延安路方向驶去。对,就是这里,甲秀里,毛主席的故居。我透过车窗的玻璃,远远的望去,院子里毛主席和杨开慧夫人的雕塑铜像,安放在绿竹林中。是啊,那时候,是毛主席在颠沛流离生活中,最优越的一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年轻的毛主席与杨开慧、孩子们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先生推出“联俄、联共、扶持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受党的委托,李大钊先生、毛主席等人均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帮助孙中山先生改造国民党。毛主席当时在国民党中有两个职位:宣传部长和执行委员,享受着两份优厚的工资待遇,这是毛主席个人生活中待遇最好的时期。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安逸于这个优厚舒适的生活,而是选择了一条艰难困苦的动荡之路。也许按常人说话,这叫做“自绝前途”。当他在国民党内与反动的顽固派斗争中受阻、年轻的共产党内部还抱有幻想时,他没有留恋于大上海安逸的城市生活,而是放弃了这一切,仍然回到湖南长沙,甘愿过清苦的日子,继续他的农民运动,发动中国最大多数农民的力量,去改变中国落后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党的“三大”召开,毛主席这位中共党的创始人,历届的中央委员,竟然连中央委员都莫名其妙地被丢了。即使是这样,也丝毫没有动摇毛主席坚定的走他选择的这条注定充满着荆棘、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是当年毛主席的正确选择,才引领着中国革命,冲破重重艰难困苦的磨难,创建了今天的新中国,他老人家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倾尽了他的全部人生,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面胜利,我们才有了今天这样幸福安逸的美好生活。饮水思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永远不会忘记他老人家崇高的革命精神风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心里感激毛主席他老人家,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安定快乐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宾馆,天色已晚。透过客房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大都市的余辉里仍然是车水马龙那样的繁忙,我们的思绪仍旧还沉浸在南京路游览的回味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