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繁星”~~梦幻蒂阿瑙萤火虫洞

山风

<p class="ql-block">新西兰萤火虫主要生活在石灰岩岩洞里( 石灰岩是一种碳酸盐岩,由海洋生物的化石和碎屑堆积而成),石灰岩在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许多岩溶洞,我们进入洞中可以看到典型的地下河流以及经数百万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钟乳石和石笋。新西兰萤火虫的幼虫则附着在石灰岩的岩壁上,它们吐出串珠般的丝闪烁着蓝绿色的光,犹如夜空中的星辰,使漆黑的岩洞充满了梦幻的色彩,这就是所谓萤火虫岩洞景色。</p> <p class="ql-block">怕灯光和声音影响萤火虫的生活,所以岩洞中没有持续的光源,有时我们不得不在伸手不见五指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岩洞中仅靠</span>导游头上微弱的顶灯指引,沉默着沿洞中崎岖蜿蜒小道石阶而下,最后登上河边小船。</p> <p class="ql-block">导游用手拉着绳索推动小船在狭窄的水道中缓缓而行,耳边时而是湍急水流冲击岩石的咆哮声,时而是舒缓潺潺水流声在空旷的岩洞里回响着恍若远古的梵音蛊惑着人心~~</p> <p class="ql-block">或许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便撞入“一室”星河,幽蓝色星光遥若在天边又近缀在眼前。星光璀璨、流光溢彩,而此时水面也光影摇曳熠熠生辉,身处在这美轮美奂犹如仙境般的情境中会让人产生一种非常不真实的虚幻感~~</p> <p class="ql-block">萤火虫发光是因为有发光细胞,这种细胞中含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能量中80%变成光能(荧光),其余20%则以热能形式散失,这与其他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以热形式散失)的能量利用情况大为不同。</p> <p class="ql-block">萤火虫可以通过控制呼吸作用的节奏来调节发光的强度。</p> <p class="ql-block">因为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所以萤火虫的光属于冷光,不会因身体过热而被灼伤。</p> <p class="ql-block">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求偶、交流、警戒、捕食等。</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的萤火虫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鞘翅目萤科的萤火虫。它是两翼昆虫( 真菌蚊蚋 )的幼虫期,通过吐出的丝状物(类似蜘蛛丝)来捕捉昆虫为食。</p> <p class="ql-block">萤火虫在幼年时期会发光吐丝,这些水晶串珠就是萤火虫幼虫分泌出的附有水珠般黏液的半透明细丝。洞内昆虫循光而来,撞到丝上就动弹不得。萤火虫幼虫便爬过来美餐一顿。美丽荧光下的水晶珠串,竟是危机四伏的“垂钓线”。</p> <p class="ql-block">每一只萤火虫的幼虫可以吐出最多70条湿粘的透明丝线,最长的甚至有近20公分,藉由此发出的微光吸引并捕捉其它的昆虫做为食,所以它是一种肉食动物。据说它们越饿,发出的光就越强。</p><p class="ql-block">到成虫期,雌性会发光以吸引雄虫前来交尾。</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萤火虫对生长环境特别是湿度、稳定性和光的要求非常严格‌。它们对环境湿度要求接近饱和点,否则身体会因干枯而死‌;同时还需要稳定的生长环境,以便它们能够正常吐丝和悬挂‌而不被干扰。另外因它们靠发出的微光捕食需要黑暗的环境和空间。</p> <p class="ql-block">石灰岩洞穴里正是一个天然且搭配的天衣无缝的萤火虫理想生存空间。</p> <p class="ql-block">洞穴内散落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p> <p class="ql-block">数量庞大的萤火虫光亮在黑暗中显得非常壮观,形成了一个奇幻的星光般的天空。</p><p class="ql-block">参观萤火虫洞因为不允许拍照,所以上述所有照片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萤火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p><p class="ql-block">卵:(20-24天)</p><p class="ql-block">每只雌性成虫全年大约能产130个微小的卵,但孵化通常都在12月。</p><p class="ql-block">幼虫:(9个月)</p><p class="ql-block">一经孵化出来,幼虫就会搭建一个窝,开始发光并捕食。等到它长到30-40毫米长,就会长出一层保护皮,把自己吊在长长的丝上直到变成蛹。</p><p class="ql-block">蛹:(12-13天)</p><p class="ql-block">从蛹变成成虫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雄性和雌性都能发光,但雌性在准备孵化时发出的光较亮,借此吸引成年雄性。成虫:(1-5天)</p><p class="ql-block">形成成虫后口器脱落便不再进食。</p><p class="ql-block">雌性成虫通常在产卵之后迅速死亡,而雄性成虫最多能存活五天。</p><p class="ql-block">幼虫 成虫 </p><p class="ql-block">萤火虫的巢</p><p class="ql-block">萤火虫会为自己单独筑巢,它们用吐出的粘液和丝编织成像吊床一样的巢,粘在洞顶。萤火虫就是从它们的巢床上垂下沾满粘液的“钓鱼线”。</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有许多可以看到萤火虫的地方,楼主收集整理了以下10个最具有代表性的:</p><p class="ql-block">北岛:</p><p class="ql-block">1、怀玛瑞诺(Waimarino)——陶朗加(Tauranga)</p><p class="ql-block">2、卡维提山洞(Kawiti Caves)——卡瓦卡瓦(Kawakawa)</p><p class="ql-block">3、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p><p class="ql-block">4、鲁阿库利洞(Ruakuri Cav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岛:</p><p class="ql-block">1、 Terrace Walk——法兰士约瑟夫冰川(Franz Josef Gracier) 免费</p><p class="ql-block">2、 Minnehaha Walk——福克斯冰川(Fox Gracier) 免费</p><p class="ql-block">3、 Glow Worm Dell——霍基蒂卡(Hokitika) 免费</p><p class="ql-block">4、 查尔顿萤火虫洞(Charleston GlowWorm Cave)</p><p class="ql-block">5、 龙洞(Dragons Cave)——格雷茅斯(Greymouth)</p><p class="ql-block">6、 蒂阿瑙萤火虫洞(Te Anau Glowworm Caves)</p> <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的萤火虫是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p> <p class="ql-block">萤火虫幼虫的闪烁行为是一种抵御捕食者的显示,蛹的发光具有警和御敌作用,蛹一般不会发光,只有遭到人为的干扰或天敌的侵犯才会发光,成虫的发光发光具有性信息交流、诱集、警戒和照明等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