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93964193</p><p class="ql-block">昵称清风明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与二叔分家后,她带着年幼的三叔和四叔,踏入了人生中一段极为艰辛的旅程。那些岁月里,母亲独自抚养着两个小叔叔,其中的辛劳与心酸难以言表,每一步都走得充满艰难。她用无尽的汗水与坚韧,书写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支撑起这个家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时,家中仅母亲一人为挣工分而辛勤劳作,支撑一家三口的生计,粮食总是匮乏,父亲的工资,在留下自己必须的生活费用后,其余部分全部寄回家中,用来向生产队兑换口粮,即便如此,家中仍然时常面临饥饿的困境,那种困苦的日子,至今母亲都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了能让三叔和四叔吃上一顿饱饭,母亲常常带着他们回到娘家。这一场景,宛如后来我们随母亲回外婆家一般,充满了熟悉和温馨的气息,外婆对我母亲满怀着深切的疼爱,对我那两个年幼的叔叔更是心生怜悯之情,她总是毫不吝啬的拿出珍藏已久的鸡蛋,那些鸡蛋她平时里自己都舍不得品尝。随后,外婆又精心煮上充足的米饭,只为确保两个小叔叔能够吃得饱饱的,那模样仿佛是将所有的慈爱都融入了这一餐饭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每次回家前,外婆总会细心地嘱咐母亲,下次来时,一定要在黄帆布包里放双鞋子,以掩人耳目。等母亲到家后,就将鞋子拿出来,而外婆则会把黄帆布书包塞得满满的,里面装满了各种好吃的和用的。此外,外婆还会偷偷塞给母亲一些钱,让她下次来时能买点东西,然而,这些物品往往只是在自家和外婆家之间转了个圈,又被母亲带回了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家里没有钱买布,叔叔们身上穿的都是家里的旧衣服,还有用旧被面改制成的衣物。母亲特地请来裁缝师傅,经过巧妙的修改后,这些旧衣物便焕然一新,穿在了两个叔叔的身上。母亲不仅手巧,而且心细,衣服穿破了就精心地缝补,补得整齐妥帖。加之母亲的勤劳,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以至于缝补次数多了,都难觅布料的本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除去家里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家里就再也没有多余的钱。每年的农业税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每当这个时候,外婆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她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拿出来支持母亲。大姨妈也时常会拿出一些钱给母亲,帮助她度过这段艰难的难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那段岁月里,艰难困苦如影随形,母亲却以非凡的坚强意志撑起了整个家,她将苦痛深埋心底,从不向生活低头,从不被困难吓倒,无论是家中的琐事还是外界的压力,母亲总是以乐观坚强的态度去面对,尽管生活常常捉襟见肘,但日子就在母亲的支撑下,一天天,一年年的过,那股坚韧不拔的力量,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全家前行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叔和四叔自幼聪慧,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叔在初中毕业后,便不得不放下书本,告别校园,父母深知,若想让三叔日后有一技之长,得已养家糊口,就要另寻出路,于是,他们决定送三叔去学木匠手艺,可那时,家中连三叔出门学艺的路费都难以凑齐,母亲无奈之下。只好开口向外婆借了二十块钱,这所谓的“借”,实则是有借无还,但为了三叔的未来,母亲也顾不得那么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叔即将远行,却连一件体面的衣服都没有,母亲毫不犹豫地拿出娘家陪嫁的唯一的一床新棉被,拆下被面,为三叔精心制作一件外衣和三条裤子,又用剩下的棉花为他缝制了一件棉衣。这些衣物虽然简陋,却承载着母亲对三叔无尽的爱与深切的期望。那针线之间仿佛织进了母亲无尽的牵挂与祝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岁月悠悠,风雨兼程,家如苦海中摇曳的一叶扁舟,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却满溢着温暖与希望,两个小叔叔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茁长成长,日后,三叔学得一门精湛的木工手艺,四叔也顺利考上大学,母亲欣慰的看着他们长大成人,心中满是自豪。那是一种见证子女成长,梦想成真的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尽管生活的重压如磐石般沉重,母亲却从来没有丝毫退却,在艰难的境遇里咬紧牙关,砥砺前行,她以自己的努力和坚韧,扭转着家庭的命运。当三叔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母亲做为这个家的“家长”,遵循着农村的习俗,那些诸如“数茶钱”“过羹”之类的繁琐礼节,母亲皆是亲力亲为。定亲之时,母亲为了三叔的婚事,跑东家借西家,母亲好不容易借来一匹毛呢布料作为定亲的礼物,其中的辛苦与操劳,难以言表。之后,四叔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内的一所高中任教。在学校,四叔邂逅了心爱之人,并在过年的时候将其带回了家,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点头应允后,四叔的亲事也就此定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叔的亲事定好后,母亲又全心投入到为他筹备婚事之中,在母亲的精心操持下,三叔终于完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那一刻,母亲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眼中噙着感动的泪花,那泪花里有欣慰,有喜悦,更有着对家庭美满的期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在十余载的岁月长河中,历经无数艰难困苦,她舍弃“小家”的安逸,胸怀“大家”的大局,以无尽的爱与担当,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奉献着。她不仅将年幼的叔叔们抚养成人,还竭力供养四叔读书成才,不仅助力三叔成家立业,更成就了一段令人敬仰的家庭传奇。这一切辉煌的背后,是母亲那颗坚强而伟大的心,是她用无私的奉献,让这个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温暖的烟火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正是因为母亲无怨无悔的坚守与默默无闻的奉献,这个家方能在风雨的侵袭下巍然不动,宛如一座永不坍塌的堡垒,成为家人心中永恒的港湾与坚实的依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