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于太</p> <p class="ql-block"> 关于类似这样的影片我看了几部,日本的《入殓师》,中国的《人生大事》,当然今晚又看了香港电影《破.地狱》</p><p class="ql-block"> 在电影的表达方面,且不说拍得如何,我觉得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能够让观众在两个小时的观影中,做了两个小时的自己,这就足够了!很多的好电影,在息影的时候,很难让人回到现实中,一直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而不发自拔,这是唤醒了匍匐在我们身体深处的思考,让我们平日里盘旋在俗世的恶一一消失。</p><p class="ql-block"> 黑暗里,只有我们三个人在观影,那是一对情侣,我无法感知他们的想法,但我确认他们会和我一样在灯亮起的那一刻,我们对生死一定会达成共识!灯亮了,我们该干啥还干啥。因为我们都是俗人,都无法跨越现实给予我们的真实,我们有的时候就像电影里的魏道生,更像郭文!我们有自己的浅薄,有自己的固执,自己的小聪明,甚至有属于自己的小恶。可我们毕竟都是小人物,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活着的地狱!</p><p class="ql-block"> 电影所表达的是死亡、亲情、人生、性别的平等……这是这部电影在表达的范围内,给予我们的大餐。一点一点被带入,让我们身体里的一些本能就这样溃不成军。我说,这是我近十多年看到最好的香港电影了!用死亡诠释人生,用亲情渲染人生,用偏见猛刺亲情,用执念装点执念。对于主角魏道生来讲,他看惯了婚礼的幸福,却要经历死亡的悲伤,这种转换足以让一个人将一世的繁华与衰败掂量个够,足以在现实里将自己里里外外剥光暴晒,毫无保留地剩下一腔的清醒。</p><p class="ql-block"> 其实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死亡对我们没有偏见,它将一视同仁。当郭文因一场中风看清一切之后,他选择了淡然而又平静地死去。尽管我猜到了他的结局,但我还是有些不甘,还是希望他能够再多活一会儿。尽管这样的苟活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煎熬,可我还是挣扎了一下。因为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我们这些渐渐老去的人的结果。尽管他不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父亲,可他的死亡可以让自己的儿女最后的清醒,这也算是了却他的心愿,我哭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命一直是倒数,就算早晚都要告别,我们都不应该害怕,因为我们已经赚了,人海茫茫,我们能够在同一班车上遇到实在很不容易,与其担心自己什么时候要下车,倒不如好好享受这趟旅程,看一下沿途的风景,好好跟身边那位聊聊天,那才不枉此行。”死亡就是这样,这也许就是另一个行程的转折点。当粤语“天各一方,难见面”在郭文的尸体旁唱起的时候,我的整个心便有了钻心的痛,但这也是一种清醒的痛。</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连呼吸都要的花钱”的时代,还有很多人纠结着名利、地位、情爱、……其实在死亡和疾病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电影里的台词,总能敲击心扉:其实来到这个地球,成为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其实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车,还不如好好享受这一程……其实破地狱,最应该破的就是自己内心的地狱呀!</p><p class="ql-block"> 我很庆幸,自己活明白了!自己真正走出了过往的囹圄,尽管缺少了精彩,但我明白了除了生死,什么都不能左右我了!活着,就是最精彩的片段!</p><p class="ql-block"> 这真的是一部好片子!超度先人,其实就是超度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