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边外弃地“欧脱地”和木兰围场<br>张桂茹<br><br>一提起围场,一般人都说开围之前围场是没有人烟的,蛮荒一片,开围之后才陆续有人居住。其实不然,围场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起,到明朝建文帝统治时期,一直都有人居住,并且都有地方政权管辖。那么为什么后来就没了人烟了呢,这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br>明成祖朱棣在未当皇帝之前被封为燕王,驻军在北京。明代初期地方藩王都有兵权。当时,明朝虽然建立,但居于漠北(现在外蒙地区)的元朝统治者余孽及漠南蒙古骑兵仍然是明朝的的最大威胁。朱棣镇守北京时,奉朱元璋之命曾四次对北方的蒙古骑兵发动攻击,最远一次打到现在包头一带,重创蒙古骑兵,史称“燕王扫北”。<br>为什么要“扫北”?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条:首先,主要原因是元朝统治者余孽不甘心失败,妄想借助蒙古骑兵卷土重来,再次入主中原,这对新生的大明王朝是个严重的威胁。所以明朝统治者认为斩草必须除根,不惜财力物力人力都要把元朝残余势力扫清。其次,就是燕王朱棣这个人雄心勃勃,野心很大,不甘于俯首称臣,一直暗地里想在天高皇帝远的燕赵之地积聚实力,借“扫北”之机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有朝一日问鼎中原,夺取天下。最后的结果是,燕王朱棣成功了,羽翼丰满后,挥师南下,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一屁股坐在龙椅上,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br>朱棣坐到宝座上的第一年,就干了一件大事。据《热河志》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皇帝把承德(包括围场)这个地方送给了蒙古的乌梁海(兀良哈)部落。朵颜三卫,也叫“兀良哈三卫”,就是很厉害的漠南蒙古骑兵之一。朱棣造反攻取南京,主要就是借助朵颜三卫这支蒙古骑兵劲旅。朱棣起兵造反之初只拼凑了10万人,而借用的朵颜三卫这支蒙古劲旅就有8万铁骑。这支8万铁骑,能征惯战,所向披靡,朱棣造反攻取南京,主要靠的就是这支8万铁骑。朱棣夺取政权后,为感谢朵颜三卫蒙古骑兵的鼎力支持帮助,奖赏其汗马功劳,就把围场及周边的广大地区,拱手送给了“兀良哈三卫”。现在围场有一座山叫兀良哈梁,就是那时留下的遗迹。同时明朝政府还将围场一带的所有卫所南迁,不再管辖这块地方了。周围各州县的百姓成了没娘的孩子,害怕蒙古骑兵的抢掠屠杀,也纷纷拖家带口南迁。围场一带就成为了“瓯脱地”(蒙语)——汉意为边境荒地,也就是明朝人称谓的“边外弃地”。随即围场这块地方就成为了北方蒙古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的隔离地带“欧脱地”。这之后,围场及周边广大北方地区一片荒芜,很多村子几乎完全没有了人烟。可惜明初四次“扫北”,前功尽弃!这也为满蒙联合八旗兵尽占长城外地盘留下了后患。由此可见“燕王扫北”, 燕王其真实目的在“南”,而不是“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然,四次“扫北”好不容易得来的地盘,岂能恭手让人?<br>中国历史上,大移民并不少见,为什么唯独这次移民在民间没有留下记忆?我想,当时的真实状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惨烈得多吧!官方少有文字记载,可能是由于当时的主政者很忌讳此事,毕竟拿祖辈留下的宝贵疆土拱手送人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刻意损毁相关的文字记载,以致于没有留下蛛丝马迹。现在看来,围场一带成为了“瓯脱地”,还和中国北方的人口流失有关。当时中国北方的人口流失,这还应该包括朱棣为发动“靖难之役”进行的大规模征兵等因素。居民很少,没有多少人种地纳粮了,还留那些卫所空架子干啥,朱棣不管百姓死活,把这个地方所有卫所南迁,作为奖赏把这块地方送给蒙古人当草场去放牧。所以,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皇帝把围场这个地方赠送给了蒙古的乌梁海部,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康熙帝玄烨选中了这块地方在这里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狩猎场 “木兰围场”,这278年间,围场这块地方就没了人烟。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始于同治元年(1862年)。真正放垦有大批移民居住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那时起,围场这块地方才又有了人烟。可是时光已过去了500多年,这一段长长的空白,足以割断历史。围场是移民县,开围之后的移民中,没有土著居民,那里知道500年前的那些往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