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偶遇皤滩古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法桂/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邂逅皤滩古镇,纯属偶然。</p><p class="ql-block"> 那天,从神仙居下来已近傍晚,我和张才兄便驱车直奔仙居县城,兜了几条街最后入住豪升宾馆。想想第二天回家时间宽余,便向宾馆服务员打听附近还有没有可玩的地方,一个小男生建议我们可以去离此不远的皤滩古镇看看。第二天早餐后,我们便直接去了那里。</p><p class="ql-block"> 让我惊讶的是,在皤滩古镇的入口处居然看到了“红十三军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系中央军委正式编序的十四支红军队伍之一,鼎盛时期有人枪六千余,斗争区域遍及大半个浙江,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辉煌斗争史鲜为人知,许多当年的红军战士甚至被诬为匪。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恢复其历史公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25公里处,是古代浙东食盐之路一个主要的中转码头。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风云的沉淀和积累,至今仍保存着一条三华里长的“龙”型古街。</p><p class="ql-block"> 一街的鹅卵石,被岁月的脚步踩踏得无比光滑,两侧的旧民居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古街宽不过三四米,街面大部分是木质建筑,风雨驳蚀的板壁,古迹斑斑的板门,高过街面的石板柜台,古色古香的招牌,把一个古代商贸集市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街边的药店当铺、青楼酒肆、名仕府邸,赌坊茶楼见证着古镇往日的繁华。那些破落的马头墙、屋檐以及落满灰尘的临街石柜台上,仿佛还能寻觅到一丝往日的辉煌和繁华。数个世纪以来,这里演绎的多少悲欢离合,都湮没在历史的风云中,无声无息。</p><p class="ql-block"> 这条“龙”型古街九曲迂回,一拐一景,看似到了尽头,转弯却又是另一种风格的延伸。古街几乎没有人居住,游客也很少,偶尔看到几个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他们悠闲地坐在街边屋前,有的守着摊子,却并不如一些古镇小贩那样大声招揽客人,没有景区惯有的那份喧闹。漫步在古街上,用目光抚摸着古屋、古井、古戏台、古宅院,如同翻阅着一本古老的书。有人说,在皤滩古街上走,一不小心便会踢翻唐宋的石子,碰落明清的匾额。皤滩古镇上的建筑大多保存完好,给后人留下一个几近完整的古代商埠样本。那些随处可见泛着油渍的门板,闪着亮光的石凳,长着青苔的街沿,仿佛都让人感触到老盐和汗青文化的沉淀。</p><p class="ql-block"> 当我和张才兄走到街后的溪边,才发现古街是依据溪流走向修建起来的。尽管这条溪的主流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但溪边至今还保存着“水埠头”这样一个官埠的遗址。据记载,皤滩最繁华时设有十多个地方专埠,如金华埠、永康埠、丽水埠、缙云埠、云和埠、龙泉埠等,天天停靠在这里的商船多达四五百艘。食盐、布匹、陶瓷、药材、山货等物资均在皤滩埠头水陆中转,排场极其壮观。站在“水埠头”官埠的遗址上遥望历史,仿佛能看见昔日的商船浩浩荡荡逆流而上,在皤滩靠岸,把从远地运来的各种特产卸下来,又将这里的货物装上去发往外地。脚夫们油光发亮的扁担压在他们的肩上,背篓的竹带勒进他们的肌肤里,老茧如铁的脚板行走在一条条崎岖的山岭古道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和世道轮回,沉淀出这个繁华的码头古镇,她辉煌了几个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胡公殿,样式和我平时见到的祠堂没什么两样,单层木瓦布局,雕梁画栋。端详胡公彩色泥塑像,浓眉大眼,印堂发亮,脸型阔圆而略长,双臂拢于胸前。两绺长须垂到前襟。一派正气。</p><p class="ql-block"> 胡公为何许人也?</p><p class="ql-block"> 胡公,姓胡名则字子正,北宋名臣,浙江永康胡库村人。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27岁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仕途,历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曾十握州府,六持使节,官至三司使(副相),位极人臣。他平生为官清廉,心系苍生,被尊称为“胡公”。他任兵部侍郎等要职时,以整治钱荒政绩明显而名重当朝,更以避免奏丁钱为百姓所爱戴。皤滩人崇敬胡公,一是由于他是两袖清风心系黎民百姓的好官,二是他的夫人是皤滩镇人,故有“皤滩子丈(女婿)胡公帝”之说。况且他京里当朝其间,曾三次来皤滩探亲,恭谦近人,为皤滩人所喜爱和敬重。南宋时皤滩建造胡公殿,明万历年间经过重修一直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胡则在政治上力主宽刑薄赋,兴革弊政,做了很多利国利民之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时年63岁的胡则出任福州知州,当时因朝廷国库空虚,便打算将福州一带庄田转租为卖,加收赋税,引发农人怨愤。胡则上任后即查明实情,上奏保田。但奏折一去没有复信,二次奏本仍无消息。此刻,胡则心中明白,朝廷不予回复就是明白的回复。便义无反顾上了第三道奏折,此次胡则动了真气,立场已没有前两次柔和。胡则三保庄田之举,终究引发皇上正视,下旨租赋减半,宽限三年。三年后,又予以全免。直到70岁高龄,胡则还冒着“只顾苍生粮袋,不顾朝廷荷包”的罪名,大胆建议永免江南十四州的丁钱。</p><p class="ql-block"> 胡则与一代名相范仲淹曾为同僚,胡则驾鹤西去,范仲淹为他写了墓志铭。之后各地百姓念其厚德,称其为胡公大帝,纷纷建寺庙,世世代代敬仰祭祀。据说,遍布全国的胡公殿有三千之多。</p><p class="ql-block"> 忽然看到胡公殿左侧墙壁上,镶嵌有一幅“毛泽东论胡公大帝”的石碑,令我有些吃惊。碑文记录1959年9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在金华接见永康县委书记马薀生时说:“永康最出名的不是五指岩生姜,永康有个方岩,方岩有个胡公大帝,胡公大帝才是最出名的,胡公大帝不是神,不是佛,而是人,他姓胡名则,是北宋一个清官,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所以香火长盛不衰。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也应该多做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p><p class="ql-block"> 当张才兄看到碑文结尾那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时,突然想起自己曾经陪家人去永康方岩祭拜胡公大帝时,也曾看到大殿旁有这样一幅题词,一直不知道这幅题词与胡公大帝有何关联,读完碑文恍然大悟。原来胡公大帝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他清廉执政,忠于朝廷,爱护百姓,才被老百姓铭记,被伟人褒扬。</p><p class="ql-block"> 其实,他早已成为老百姓心目中一座真正的神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皤滩虽然是一个商业古镇,但它的文化底蕴却是出人意料的深厚,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汗青文化名镇。漫步古街,古风扑面,恍如走进唐诗宋词的意境里。这里至今完好保存着唐太宗李世民诏词“霞蔚云蒸”匾,清雍正年间张若霞的“贻厚堂”匾,清吏部侍郎齐召南的手迹“洛社名高”匾,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何氏大学士府的“大学士”匾与密麻盖壁的“官报”“捷报”等榜文真迹,无不折射出古镇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何氏大学士府俗称“何氏里”,为明清时期何氏大家族所居,是一个大天井连套若干小天井的典型江南庭院式古民居,相传清康熙年间,何氏家族出过一位大学士,正堂门楣曾高挂“大学士”匾额,故名“何氏大学士府”。府内至今还保存着“何氏藏书楼”等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 最能标志皤滩古镇文化高度的是桐江书院,位于古街约一公里处的板桥村,至今尚存。书院建于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由晚唐诗人方干的第八代孙方斫独自举资创办,占地150多亩,号称“江南第一书院”。书院奉儒家学说为经典,名闻遐迩,四方学士不远山高路险,慕名前来求学问道,其中就由温州乐清的王十朋。王十朋后来考中状元,成为南宋一代政治家、诗人、名臣。功成名就后的王十朋,亲书“东南道学世家”和“理学名崇”两块匾额赠与桐江书院。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朱熹在台州任职期间,曾多次到桐江书院讲学,并挥毫写下“鼎山堂”赠之,对书院寄予厚望。同时,还亲手在书院前植下五株苦槠树,鞭策求学的学子们甘于寂寞,吃苦耐劳,奋发向上。不仅如此,朱熹还毅然送子在此就学,并作《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勉学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翻开中国厚重的历史,一座座书院 如星辰般闪烁着人文的光芒,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传播的高大殿堂,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华大地人才成长的伟大摇篮。据记载,我国历代创建大小书院有7000多座,但至今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却屈指可数。桐江书院虽然没有像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一样闻名全国,但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不同思想文化的猛烈冲击,经受800多年的历史变迁,还能如山岳般巍然屹立于华夏大地,且有王十朋和朱熹这样的名家大儒在这里读书讲学,也足以令人为之惊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皤滩高贵的身份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皤滩的“针刺无骨花灯”源于唐代,故又名“唐灯”,也有人叫它“神灯”,此灯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古朴典雅、小巧玲珑、制作精美。令人称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玲珑剔透,轻巧能飞。各种图案将灯光溢射出来,令人叹为观止。灯里藏着最精致的手艺,最灵巧的匠心,最聪明的智慧。它以其独特的造型荣获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和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被誉为“华夏一绝”、“中华第一灯”。2006年此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入选国家邮政局《民间灯彩》五枚邮票图案之一,并在仙居举行邮票的首发仪式,仙居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p><p class="ql-block"> 除了“针刺无骨花灯”,皤滩的古民乐演奏也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早在唐光化(公元898—901)年间,皤滩就出现了有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以演奏“小开门”为主的“滴答极”文武乐队。明清时期,皤滩古民乐队先后吸收了京剧、汉剧、徽剧等剧中的合并腔“皮黄”,形成了“小开门”、“花灯颂”、“金蛇狂舞”、“梅花三弄”、“铜咕鞭”、“小放牛”、“反二黄西皮调”等曲目为主旋律的《皤滩调》,深沉稳重,凝练肃穆。如今,皤滩古民乐在继承了一千多年《皤滩调》的演奏传统后,又收编了近现代几首喜闻乐见的曲目,让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古时候的皤滩还有“喝茶不吃泡”的民风习俗。农历正月,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在泡茶侍客时,茶水中要放入桂圆或荔枝(清贫人家可以红萝卜代之)作为茶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也有祝客人新年发财的意思。主人奉茶时对客人说“请喝发财茶”,但是客人喝茶时不能吃茶泡,否则被视为不懂规矩。我们猜想,可能在古代时农村生活水平低下,既要表示对客人的敬意,又要讲究节约,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习俗。这个习俗也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去亲戚家拜年时,父母千叮铃万嘱咐,吃饭时千万不能吃摆在桌上的肉丸子和鱼尾巴。如果吃了那就坏了规矩,被视为不懂事或没有教养。其实和这里“喝茶不吃泡”的习俗是一样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皤滩的饮食文化也别有风味,这里有名的宴席菜肴俗称“八大碗”,传说与八仙有关。皤滩人为讨吉利,称方桌为八仙桌,配上八张太师椅,坐八客,上八菜,一直流传至今。那天中午吃饭时,在皤滩古镇的一个酒店里,我和张才兄特地点了“八大碗”菜系里的几道菜肴,亲口品尝了这几道传承了千年的特色风味。</p><p class="ql-block"> 吃完中饭,踏上归程。在车上聊起这次来皤滩古镇的感受,张才兄和我都感觉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