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春节临近,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年。那浓浓的年味,是亲情的凝聚,是乡情的寄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它如同一壶陈酿的美酒,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香醇浓郁,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年味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味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年,是从腊月初八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开始的。母亲总会在前一晚就精心挑选好各种食材:红枣、桂圆、莲子、红豆、花生、糯米等,将它们洗净泡发。天还未亮,厨房里便传来了轻微的煮粥声。当我们这些孩子揉着惺忪的睡眼起床时,那浓郁的粥香已经弥漫了整个屋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喝着香甜软糯的腊八粥,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新年计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新年的憧憬与期待。 </p> <p class="ql-block">过了腊八,年味愈发浓烈。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一天是祭灶的日子。传说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之事,于是人们在灶台上摆上糖瓜、糕点等供品,希望灶王爷能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来年平安顺遂。我们总是好奇地围着灶台转,看着母亲虔诚地祭拜,听她嘴里念念有词。那时的我们并不懂其中的深意,只觉得这是一种神秘而有趣的仪式,心里惦记着的只是那香甜可口的糖瓜。</p> <p class="ql-block">祭灶之后,便是紧张而又忙碌的年前准备。扫房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全家总动员,每个人都拿着扫帚、抹布,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更是寓意着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与尘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活。我们姐妹几个负责擦拭桌椅和门窗,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看着家里逐渐变得窗明几净,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到了腊月24、25就要开始准备各种年货了。母亲去集市上采购。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红红的春联、大大的福字、各式各样的年画摆满了街道两旁让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母亲挑选春联时总是格外认真,力求找到最能表达对新年美好祈愿的那一副红红火火的对联。年画,有威风凛凛的门神、寓意吉祥的胖娃娃抱鲤鱼、还有象征着五谷丰登的连年有余图。</p><p class="ql-block">还要购买各种食材,肉、鱼、各种蔬菜、还有一些糖果之类的。在我们看来,这一趟集市之行,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寻宝之旅,每一样东西都充满了诱惑,都承载着新年的喜悦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二十七、二十八是蒸馍馍的时间,过年家家都要蒸上几大锅馍馍,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一起动手,揉面、发面、包馅、成型,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欢声笑语。蒸馍馍时,热气腾腾中藏着生活的温馨,每一个等待的时刻,都是对美味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大早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年夜饭。我在一旁帮忙剁饺子馅,有白菜猪肉馅的、萝卜素馅的等,</p><p class="ql-block">每一种都是家的味道。饺子馅,面都准备好后,然后全家人围坐在面桌旁,有擀饺子皮的,有包的,一面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不觉间一大面盖垫饺子就包好了。</p><p class="ql-block">随后,我和母亲展开那一副副写满吉祥话语的春联,用刷子蘸上熬好的糨糊,均匀地涂抹在春联背面。我在一旁帮忙递春联,看着母亲郑重其事地将上联贴在门的右侧,轻轻抚平,使春联紧紧地贴合在墙上。</p><p class="ql-block">到了除夕夜,是一家人吃年夜的时间了,年夜饭除了饺子,年夜饭还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有鸡代表来年吉祥如意,红烧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还有各种油炸的丸子,摆满一大桌,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p> <p class="ql-block">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第一声鞭炮声划破夜空,整个城瞬间被点燃。鞭炮声震耳欲聋,连绵不绝,仿佛是在向旧的一年告别,迎接新的开始</p><p class="ql-block">这时候烟花也相继绽放,有的如银蛇狂舞,有的似孔雀开屏,还有的像满天繁星洒落人间,将夜空装点得绚丽多彩那一串串喜庆的鞭炮。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谈论着家常,感叹着时光荏苒。那时候,总觉得鞭炮的声音是新年最动听的旋律。我们仰望着天空,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在这璀璨的光芒和震耳的声响中,感受着新年的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天没亮,我们穿上母亲为我们准备的新衣服,穿上新衣,那一刻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先去给长辈的拜年,然后长辈们会给我们每人一个红包。然后母亲再领着我们去邻居家拜年。每到一家,那浓浓的年味和暖暖的情谊便扑面而来。一声声“过年好”快进屋!那声音里满是喜悦与亲切。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春节的喜气洋洋,每一户人家都沉浸在这温暖的节日氛围里,春天似乎也早早地来到了人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到年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开始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能看到到处都是穿着新衣的人们,大家手里提着礼品,脸上带着笑容,走亲访友的身影成为了新年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乡村小路上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这种温暖的氛围,让人陶醉其中,也让新年变得更加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年的各种习俗一直沿续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我们那儿大人孩子最值得盼望的一天,因为那时候娱乐匮乏,除了过年这几天有地方搭戏台唱戏的以外,然后就是正月十五耍龙灯,舞狮会了。这一天早早的吃了中午饭,然后各自全家出动,向舞狮会涌动,去晚了怕没地方站了,我们全家也是早早的吃个饭,然后直奔舞狮会,到那里一看,哇!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孩子们已经爬上了树,房顶上也站满了人,人挤的是内三层外三层,可能整个城镇和附近村的人都聚在这里了,真是热闹非凡。人们在等待的及不耐烦时,突然一阵锣鼓声叮铛响起。</p><p class="ql-block">等锣鼓一敲起来,那可不得了。“咚咚锵,咚咚锵”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气氛给炒热了,舞狮的人,有的提着灯笼,有的提着大鼓,还有的手里拿着长杆鞭,一个个舞得活灵活现,把观看表演的人们都吸引进在似的。狮子吼得如一声震天春雷,狮子头,舞得威风凛凛那两头狮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就活了过来。先开始是慢慢地摇头晃脑,那动作就像真狮子刚睡醒在仲懒腰似的。狮子舞得像一条腾飞在空中的神龙。舞狮的人在狮子下面,脚步走得可稳当了,一点也不慌。我在旁边看着,惊的心惊肉跳,心里就想,这得练多久才这么稳啊。在旁边敲锣鼓的人,他们也特别投入,脸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可手还是不停地敲打着锣鼓,那节奏一点都没乱。把观众看的眼花缭乱,掌声阵阵响起。从下午一直舞到夜幕降临,这时候舞狮的人也都个个大汗淋淋,累的精疲力尽,终于结束了,观看的人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也自打道回府了。十五已过,年才算是过完了,又从到各自的原地,生活回复了平静。</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各种传统习俗和活动丰富多彩,这些诗词更为其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情怀,让我们在传承和庆祝春节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人对这一盛大节日的深刻感悟和美好祝愿。这种温暖的氛围,让人陶醉其中,也让新年变得更加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离开了故乡,如今城市里的年,虽然也有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景象,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没有了故乡那熟悉的童谣声,没有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准备年货的忙碌身影,没有了那弥漫着泥土气息的乡村集市,也没有了年夜饭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鞭炮声中嬉戏玩耍的快乐时光。城市里的年,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热闹,而故乡的年,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春节临近,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年。那浓浓的年味,是亲情的凝聚,是乡情的寄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它如同一壶陈酿的美酒,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香醇浓郁,让人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