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诺教授和他的文章

卢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方智诺,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资深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任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理论作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师范院校合唱指挥学会理事,21世纪全国高等师范音乐系列教材编委会编委,新世纪全国音乐教育本科系列教材编委会编委,黑龙江省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七、八、九届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科办主任,音乐教育系主任(院长)。有8部专著及主编的教材,6部参编的教材岀版发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有多篇文章、创作多首音乐作品发表于国家核心刊物《人民音乐》《歌曲》等刊物上。曾多次荣获校、省、国家级奖励。如今仍以中国教育学会音教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哈尔滨交响乐团、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等单位的顾问身份发挥余热。</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方智诺教授自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音乐系后,长期在新疆军区兵团艺术剧院、牡丹江文工团、哈师大艺术学院音教系从事作曲、指挥、音乐理论教学工作。他曾指挥过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大合唱《黄河》、《祖国颂》,协奏曲《战斗的非洲》及歌舞专场的多次演出。方智诺教授在音乐作曲等创作方面也有丰富成果,包括歌剧《矿山烈火》、《战马迎春》,管弦乐曲《龙江怒涛》、《喜庆》,歌舞曲《一件工作服》,以及歌曲《我爱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思恋》、《女牧工之歌》、《什么是祖国》、《啊春光我知道了》等。这些作品发表演出并获奖,他还写有《管弦交响奏新声》等数十篇评介文章在省市报刊、电台发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方教授倾心教学,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悉心浇灌着学术的花园。每一堂课,他都精心准备,从理论知识的深度剖析到实际案例的生动引入,无不倾注着心血。用自己的勤奋和敬业,默默为学生们铺就音乐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方智诺教授宛如音乐海洋中的一座明亮灯塔,无私地为社会散发光芒。他将自己对音乐的深厚热爱与卓越才华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长年投身于各类公益音乐教育活动,从那些发达地区到偏远地区他不顾年迈总是奔波在祖国各地,在热爱音乐的讲台上带去知识与希望,不断推开音乐的梦想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音乐界,他积极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起音乐人才沟通的桥梁,让前沿的音乐理念和技法得以广泛传播,推动整个行业的不断进步。他不遗余力地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音乐新人,为他们提供悉心指导与珍贵机会,见证着一颗颗音乐之星在其关怀下冉冉升起,而他自己却始终谦逊低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音乐事业的赤诚与无私奉献,成为音乐界当之无愧的楷模,其影响力如涟漪般在社会与音乐领域不断扩散,持久而深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方智诺教授撰写的文章《奋进在创作“精品”的崎岖道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于2023年高校合唱作品征集之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已正式发表。刊登在《音乐生活》</span> MUSIC</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LIFE 2024年第11期</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面转发共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奋进在创作“精品”的崎岖道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写于 2023 年高校合唱作品征集之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方智诺</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校不仅是音乐理论研究的伊甸园,也是音乐创 作实践的高地。而对于理论作曲学科来说,理论向实 践的转化既是学科自身的专业指向,也是大众所期待 的现实要求,面对如此的内、外驱动力,中国教育学会 音乐教育分会主持举办了“2023 年高等学校理论作 曲学术研讨会”,征集了一批合唱作品并择优编纂成 集(下文简称《合唱作品集》),其中收录教师作品 26 首,学生作品 21 首,不仅对相应学科诉求进行了回 应,也在理论实践“两开花”中彰显着当代音乐教师与 学子的创造力与创新性。基于这样的期待,笔者作为 受学会[1]委托的点评嘉宾逐一翻阅了这些入围作品, 并于现场聆听了由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精心演 绎的部分作品,在临响中体会到了诸位创作者的审美 意趣与创作风采,现来谈谈个人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纵观整部《合唱作品集》,无一首不体现作者的用 心用情用功之深。在题材上,它们高扬起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旗帜,厚重的家国情怀、对人民及中国共 产党的颂歌、现实或革命历史的重大题材是大部分入 围作品(教师组有 17 首,学生组有 5 首)的养料与直接 素材来源。同时,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等多样化的题材 也没有缺位,整体题材选择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 在这些体现着较强“思想精深”追求的题材下,合唱的 音乐体裁则为其提供着具体的形式依托。这一体裁以众人的参与为突出特征,适用于表现富于戏剧张 力,充满情感的音乐内容,它能够通过多层次的声音 交织,展现出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变化和戏剧冲突,营 造出恢弘而动人的氛围,恰好与上述的诸种题材内容 具有相当的适配性。同时,面对具有限定性的体裁要 求,创作者们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智性安排:其中有伴 奏无伴奏皆有,合唱小组唱、混声同声并存,有“不形 于一态”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这样的外框布局为基,这些作品的具体内部构 思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这些作品的音乐形象,大多富 有个性且较为丰满,显现较高的审美档次和对美的规 律的认知。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韵味、古为今 用、洋为中用、开拓创新的宏观思考,到因题材表现需 要的作曲技术的实际操作;无论是主导乐思的锤炼与 发展,还是多声部的编织;无论是纵向的和声,还是横 向的对位;以及曲式结构的铺陈等,均有严谨的思考, 倾心的劳作。而钢琴伴奏的写作,已走出“随腔跟调, 敲板击眼”的随从角色的表现,在较为娴熟的多声部 写作技术的支持下,以专业的织体钢琴化的手法,使 其成为整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出一定的精品 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对《合唱作品集》俯观统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 后,还需进入更为细部的具体音乐作品之中,现以题 材内容为线索,就当中的部分作品[2]进行简要的介绍, 以期“管窥”整部曲集之质。</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旋律激昂,歌颂祖国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具像化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当代音乐将赞美祖国与中国共产党视为创作的永 恒命题,这不仅是中国当代音乐艺术向时代写下的一 份充满社会意义的宣言,也是党的丰功伟绩在音乐中 留下的一声声回响。在《合唱作品集》中也涌现了许多 将以歌咏国、以歌颂党为内容的佳作。其中,混声合唱 作品《旗帜的力量》(马玉峰曲;宁岩鹏词)是一首抒怀 于一百年来率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不懈奋斗,取得一 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的颂歌,情真意切,豪 迈大气。其架构在一个并列的单三部曲式的乐思,在 各声部铺陈有序。主导乐思的酿造,清新温暖,发展顺 畅。绵延深情的旋律,跌宕起伏于 C-bE-C-F-bD 大调 的色彩闪烁之中。得体的和声,致力于激昂高亢的情 感宣泄;缜密的对位,让阴柔的情意自如地流淌;展现 了曲作者辛勤劳作于“共性写作”的园地,获取的“理论 作曲技术”的丰硕成果。除此之外,人声、乐队与混声 合唱作品《中国的脊梁》(张少飞曲;苗金海、张少飞词) 也是一首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以及每 一位努力上进的平凡中国人的深情之作,是对“民族复 兴”伟业引导着的中国共产党的讴歌。作品编制大型, 体裁特征明显——“合唱交响乐”与“钢琴与乐队”的深 度融合。结构得体——在多元化音乐元素精心酿造的 跌宕起伏的旋律流淌中,在“抒情歌唱“”豪迈行进“”深 情高歌”的情感展现中,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 的架构自然成型。出于“雅俗共赏,服务人民”的创作 立场,“学习艺术经典,彰显文化自信”的辩证创作追 求,曲作者在恪守“共性写作技术”的同时,还就“交响 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多种风格的有机融汇进行 了积极地探索,以较为娴熟质朴实用的技法,服务于不 同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总的来说,这首作品是曲作 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思考“为什么而创 作”,正确认识“艺术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基础上的一部 较为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聆听了亚洲爱乐乐团演奏的 版本,这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思想精深、艺术 精湛、制作精良”的潜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二)壮丽山河,华夏音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无论是从历时的角度深 挖中华文化底蕴,以诗入乐,还是从共时的角度遥望祖 国各地,将各异的山河风情付诸音符,都是创作者们对 祖国深厚文化的倾心挖掘与细腻描绘。他们用音符串 联起历史的记忆与当下的感受,让每一首乐曲都成为 传递情感的桥梁,连接着每一个听众的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敦煌,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莫高窟,历史画卷的宝 库。鬼斧神工的壁画,浸润了历史的沧桑,创造了文明 的瑰宝。有感于“莫高窟守护人”樊锦诗等人的业绩, 曲作者“身入、心入、情入”其中,面对他们守护的瑰丽 的画卷,不朽的传奇,心潮澎湃,乐思汹涌。在使命感 的驱使之下,一曲“丝绸之路”的赞歌应运而生:无伴奏 混声合唱作品《千古》(任佳曲;钱晨词)。为适宜“千 古”这个命题,曲作者采用了无伴奏八声部混声合唱的 体裁,以宏大宽广的立体空间来匹配这个内涵深邃的 题材。全曲的音流,铺满了中华民族的底色——韵味 浓郁的主导乐思,五声性调式为主的旋法,非三度结构 的和声,中国民歌屡见不鲜的二度音程的叠置与展延 等技法的使用,为中国气派,增光添彩。视内容表现的 需要,谨慎地突破“共性写作技法”的范畴,不但糅和着 半音阶色彩、平行六和弦等印象派技法,还嵌入点描手 段,双调性呈示,彰显其多元化的思考。在声部的安排 调动,非常规音区的使用,有音高的多样拟声,人声器 乐化的模仿等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上述这些 技法较为恰当地使用,将这首联缀了“七个意象”为内 涵的多段(部)体的乐曲得以较为深邃地展现,也彰显 了曲作者一定的思想积累,专业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再将目光投向与之毗邻的内蒙古,混声四部无 伴奏合唱《青春纪游》(杨蕊涵曲;舒庆春词)映入眼 帘。这是一首出生于内蒙呼伦贝尔地域的曲作者重 回久别家园的乡愁之歌。乐曲伊始,建立在 e 羽调式 上的以小三度音程为核心的环绕展开的主导乐思,韵 味浓郁。(想必是曲作者儿时就有所闻的“长调”“马头 琴”音调的化合反应。)依次在女中、男高模仿跟进的 音流,及其后续编织的在四个各司其职、各有所思的 声部上模仿展开的乐思,顺畅丝滑,绵延委婉,看似无 意的纵向碰撞,却赋予和声意义的筋骨,相辅相成地 架构起了作品的第一个段落,将人们带入到天蓝、白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草丰、水美的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意境 之中。乐曲的中段,在快板中陈述。环绕、上升、波浪 式的旋律线,建立在 c 羽调式上的五声性调式的小三 度的级进,纯四、五、八、小七度的跳进;男高、男低声 部持续交叉的出现的以“En”为词的纯四、五度的和 声音程,坚挺着明媚动人的女声旋律,人们仿佛看到 了那达慕大会上的骏马奔腾,听到了“呼麦”的双声, 令人心潮澎湃。随着音乐气势的趋缓跌伏,音乐在慢 板的速度中进入了在 c 羽调式上缩减展现的第三个 段落,在较为细腻精巧的多声部写作技术打磨下的舒 展音流,将人们又一次带入到广阔无垠秀美的草原景 色之中,令人遐想。此部作品如由一支有演唱“长调” 修养的团队来诠释,定会有相当的可听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了这些在音乐意象与各地风光相联系的作品 外,在音乐中对于民歌曲调的使用也是创作者们在表 现诸种民族文化时所屡试不爽的做法,这类具有符号 象征意味的旋律能够轻易将听众带入特定的文化语 境,在莞尔一笑中明了创作者的意指之处。《齐鲁小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贾巍词曲)便是作曲者根据三首山东民歌所编创的童 声或女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这首《齐鲁小唱》,采用了 《沂蒙山小调》《花蛤蟆》《包楞调》三首经典的山东民歌 作为核心素材,以童声或女声三部合唱为载体,在调式 调性顺畅的转换,合唱声部缜密安排下,生动地展现出 内含的自然、生活、心灵之美。乐曲伊始,在慢板速度 中由钢琴奏出的两小节建立在 F 徵调式上的分解和琶音和弦的前奏,导出了内含上述三首民歌素材的引子, 并准备好了乐曲后续段落的调式调性。乐曲的第一个 段落,由两小节快速轻盈的前奏开始。建立在 D 徵调 式上的《沂蒙山小调》旋律,在第二、三声部相伴呈示, 第一声部加花式呼应。原民歌的稍慢的快板被适度加 速,原来的 3/4 节拍被改为 4/4-4/2-4/4 的乐句,更利于 声部的对答,旋律的流畅,情绪的轻盈。该旋律在第二 次呈示之时,合唱声部恰当变化,在段落结尾处,提前 切入《花蛤蟆》的素材,并作好了顺畅转至降 B 宫调式 的准备。《花蛤蟆》的整体段落,在行板中陈述。先是由 第二、第三声部以主、副旋律的关系伴合陈述,第一声 部以蛤蟆的欢叫声营造氛围;该旋律第二次呈示时,合 唱声部又予以精心安排。在段落结束的同时,顺势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了乐曲最后一个段落陈述的准备。乐曲的最后一个 段落,将三首民歌的旋律以对比复调的形式叠置在一 起,在一首徵调式两首宫调式的和谐结合中将乐曲推 向高潮。最后乐曲结束在轻盈俏皮的愉悦尾声中。钢 琴伴奏的写作,朴实无华,既不喧宾夺主,也不可或缺, 此曲趣味盎然,清新明快,技法“专业”,有一定的创新 表现,且有较强的可唱可听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望悠久的华夏文明,期间迸发出种种思想的光 辉,留下许多璀璨夺目的文化精品,当代的创作者们 或再现、或重塑这些历史遗珍,使其重焕光彩。为辛 弃疾的古诗词谱曲则是董芳在其混声合唱作品《水调 歌头·落日古城角》对历史的回应。面对这首为送友 人赴临安的深情词作,曲作者认真剖析,从“落日”“古 城”“扁舟”等具体意象,到“把酒劝君留”“和月载离 愁 ”等 情 愫 散 发 ,将 其 带 入 想 象 的 空 间 ,或“ 触 景 生 情”,或“情景交融”,在“渐进、渐悟”过程中,打磨成 曲。乐曲伊始,两小节的钢琴伴奏的轰鸣,推出了由 合唱队在 e 羽调式上炸出的慷慨激昂忧患愤懑的引 子,开门见山地在高潮上唱出了词家的人生态度:“功 名事,人未老,几时休!”之后乐曲转入行板,从第八小 节处开始了乐曲“主歌”部分的陈述。在 pp 的力度中, 男声、女声模仿递进的委婉音流,引出并烘托着一条 由独唱女高音唱出的韵味浓郁跌宕起伏的旋律。混 声合唱声部在复调、主调多声部技法的操作下,与独 唱女高音声部,或重唱、合唱,或协同演唱,烘托造势, 绘景煽情,为独唱女高音声部的主旋律保驾护航,共 同完成了词作上阙的主体情感的表现任务。随着钢 琴奏出的四小节之长的间奏后,乐曲在急板中开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副歌”段落的陈述。在合唱声部从低到高的层层递 进中,推出了独唱女高音与女声声部在男声声部动感 强烈的节奏烘托下,以及独唱女高音与混声四部激情 共唱的由柱式和弦织体支撑的独具节奏特性的段落, 将音乐推向了全曲的最高潮。之后,在独唱女高音蜿 蜒飘逸的声部伴合下,在男声声部动感强烈的节奏烘 托下,女声声部变化再现了上述段落,完成了词作下 阙的情感表现。经由一个开放终止后,乐曲进入了尾 声。第五小节的由钢琴奏出的间奏后,承上启下,导 引出了两句在独唱女高音声部上鸣出的时断时续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低吟浅唱,弱收束在四五度叠置的和弦上,体现了曲作 者的多调性思维,令人遐想。钢琴伴奏的写作,技法简 明实用,特别是各种织体的选择,效果明显。应该说, 这是一首具有一定创新意识,技艺“专业”的佳作。</span></p><p class="ql-block">(三)奇妙乐章,幻想飞扬 无论是《天鹅湖》《胡桃夹子》还是《彼得与狼》《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物狂欢节》,西方音乐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以综合艺术 形式或纯音乐形式来表现童话、幻想、奇幻等内容的 音乐作品。它们以创作展现“创作”,以想象诠释“想 象”,展现了人类丰富的创造力。混声四部合唱与钢 琴作品《星星和猫儿》(冯宏钧曲;周燚德词)便是这样 一部作品。它产生于年轻学子对星星、猫、鱼在奇幻 场景中互动对话的想象。综观该曲的创作:无论是旋 律写作——由 D-C-A 三个主干音构成的具有一定品 质的主导乐思的呈示,在重复、再现、模进、对应、变 奏、引申、承递、展开等发展手法的恰当使用中,衍生 出一条较为流畅的生动的旋律。在多声部写作技术 的用心操作中,非三度结构的主调体的和弦支撑,对 比、模仿、支声复调的精心铺陈,构筑起这座精巧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流动建筑”。以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为主的基本思 考,为整部作品涂满了中国底色。合唱声部的用心安 排,不但利于“对话”场景的展示和旋律的流畅,还增 加了色彩的对比。乐曲汩汩流淌的声响,结构在“前 奏(1-9,d 羽调)A(10-36,d 羽调式)B(37-55,F 宫调 式)A1(56-71,d 羽,D 宫调式)尾声(72-80,d 羽,D 宫 调式)”这样一个动力再现的三部(段)曲式之中。其 中许多出于内涵表现需要的细节的打磨:第 18-19 小 节的 d 羽(小调)与 d 多利亚调式的交替;第 32-35 小 节到 g 小调;第 49-50 小节到 bG 大调;第 65-69 小节到 be 小调的暂转;以附加音的和弦,色彩性的和声进行, 展现其“洋为中用”的多元化思考;再现段落的变节拍 的潜心设计;以及钢琴伴奏与合唱声部“各领风骚”的 精心处理,均显现曲作者认真的创作态度和较为扎实 的作曲技术理论的功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品尝了收获的喜悦,但我仍对作品集中一些 没有进入“高原”区域的作品的如下表现而感到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题材的挖掘缺乏深度;写作技术过于循规蹈矩;艺术 个性的展示不够鲜明;创新的思维不够积极;“作业” 的痕迹明显(特别是学生的作品中);“作品”的品味较 淡。要想减少上述的遗憾,就我们这个群体而言,首 先要做到以下两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出楼宇中的课堂,尽快补齐“生活积累单薄”的 短板。带着真心实意到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中 间,去共振他们的脉动,感受他们的冷暖,多角度有深 度地融入他们火热的生活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 对生活本质、底蕴的主动体悟吃透中,才有可能从中 挖掘素材,获得灵感,实现艺术理想。这些大多出生 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成长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的年轻人,学历丰富,学位高端,朝气蓬勃,思维敏捷, 虽有一定的学养,但在家国情怀、人民情愫、信仰之 美、责任担当等方面的涵养,还有待强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他们有一定厚度的理论作曲技术的学养,但 其中也有短板——旋律的写作,特别是主导乐思的创 作。那些“顺耳、上口、留音、暖心,个性炯然,颇具神 韵”的金句,不是在网上或书本上取句截图的“勾兑”, 而是要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及西方音乐 宝库中的璀璨音流中,反复吟唱、稔熟于心的感性积 累,到细致深入的就其“旋法”“韵味”的理性认知后, 予以“融会贯通”的“酿造”的结果。这些“金句”带来 的效应,这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 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具 体表现,在《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曲)、《祖国颂》(刘炽 曲)、《长征组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曲)、《在希望 的田野上》(施光南曲)等多部“传得开,留得住”的精 品中得以验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