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赤壁之游乐

明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坡赤壁”又名黄州赤壁、文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公园路11号,因山石颜色赭红、陡峭如壁而得名,素有“江山如画”之美誉。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贬谪黄州之后,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壁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扬中外。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这座闻名遐迩的千古名胜令人无限憧憬,10月18日下午终于来了了期待以久的“东坡赤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穿过耸立的“东坡赤壁”牌坊,沿着林荫道前行,走进了“东坡赤壁”。景区占地面积达四百余亩,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建筑,在清同治年间得到了重建,如今仍能欣赏到九亭、三楼、三阁、三堂、一像的宏伟遗存。秋日时节,“东坡赤壁”更显静谧,仿佛时光在这里凝固。如今,这些古建筑早已成为景区瑰宝,彰显出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人文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徜徉“东坡赤壁”,两条长长的碑廊甚为显眼。一条为赤壁怀古碑廊,是以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为主题的书画碑廊,位于景区东侧,有作品15件;另一条为赤壁二赋碑廊,即以苏东坡赤壁二赋为主体的书画石刻长廊,位于景区之西,书画及相关作品80余件,分刻在400余方青石上。驻足品读,这些石刻作品除了出自苏东坡本人之外,还出自历代名人之手,尽显书法之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苏轼,北宋大文豪,因为 “乌台诗案” 讥讽朝廷被弹劾之后,被贬到黄州府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府的四年时间里,经常在赤壁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句。主道正前方是苏东坡的汉白玉塑像,高6米的塑像是全国第一座大型苏轼立像。东坡先生衣髯飘飘,凝神伫立,昂首远望。伫立于此感受到当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东坡像来到了高耸陡峭的赤壁山,坐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东坡先生曾多次游览赤壁,留下了许多雅谈,在“东坡赤壁”的一些景观中尽显踪影。赤色崖壁不仅留下了东坡先生的足迹,还令他写出了辉耀古今的赤壁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赤壁山拾阶而上,东坡赤壁真正的门就建在左边的岩石壁上,门上方书有“东坡赤壁”四个大字,两旁黑底绿字对联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是清代郭朝祚撰联,他认为三国赤壁大战就在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穿过古门楼著名的“二赋堂”闪现在眼前,此堂始建于清康𤋮初年,同治7年(1868)重建,因纪念苏轼赤壁二赋而得名。正中立有清人程之桢与民国人李开侁书写的二赋大型木壁、二赋堂额由清人李鸿章题。堂内嵌有徐世昌、杨守敬、程明超等人书写的书法石刻,堂前楹联为黄兴所撰。堂内木刻精美,前、后《赤壁赋》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站在这里不禁遥想当年苏轼在此地泛舟作赋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与苏轼的卓越才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赋堂的东面是“留仙阁”,景区的重要建筑之一,清光绪十年(1884)修建,落成之日恰逢苏轼生辰(十二月十九日),取名“留仙阁”。此阁的命名取意于苏轼长留黄州,象征着苏轼与黄州的深厚渊源。“留仙阁”的设计别致幽雅,广可一筵,深倍有半,双扉对开,疏牖通明。阁内外有书画碑刻6块,其中以《东坡笠屐图》与杨守敬书写的《留仙阁记》最受游人青睐。此外,民国年间,黄州人将苏轼《乳母任氏墓志铭》碑刻从雪堂迁至赤壁,嵌于“留仙阁”门壁,进一步增加了其历史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段佳句,它是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第一句,连蒋介石都题赠“文章千古,壁垒一新”。其碑文就在“坡仙亭”。此亭坐落在赤壁矶头,建于清同治年间,因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曾称誉苏轼为“坡仙”而得名。亭内三面壁上嵌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26块,其中苏轼亲笔画的《月梅》与《寿星》的真迹石刻尤为珍贵。作品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使得“坡仙亭”成为东坡赤壁景区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坡仙亭的对面,有一座7级红砂石塔,约有3米高,略有倾斜,结构简略,大概是赤壁建筑物中最久的东西了。东坡赤壁的“石字藏”说的就是这个塔,石字藏就是古时焚烧文章之处,将不想让人看到的字或者文章放进“字葬塔”内焚烧,就是所谓的“葬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坡仙亭”的隔壁就是“睡仙亭”,传说苏东坡在矶头喝酒解闷,每当酒醉之时便倒卧在石床上休憩,其状若仙,同时亭内有石床、石枕之形,于是后人将此亭名由原来的“睡足堂”改为“睡仙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睡仙亭”走下去几步台阶便是“放龟亭”,亭子下面水中有一个石龟,传说东晋大将毛戍守邾城时,将白龟放生, 后遇难时被白龟所救 。明朝黄州知府郭凤仪依据传说,在赤壁矶下江边凿了一个巨大的白石龟,取名白龟渚,“放龟亭”因此得名。苏东坡当时所写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就在此地,可惜长江改道,“放龟亭”前方已是陆地,只剩下一个水塘,只能远眺长江,但矶石上被江水冲刷的痕迹犹存,明代的白龟依然顽强地守护在这里。在放龟池畔聆听关于白龟救人的美丽传说,感受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龟亭外的左边写着 “赤壁矶” ,右边写着“赤壁”。 亭子红墙下面的赤赭崖石向江中突出,陡兀下垂,两侧壁立,如同象鼻一般,惟妙惟肖,故名赤鼻矶头。明朝诗人李东阳形容它道:“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这里是观赏赤壁全景的绝佳位置,站在这里远眺长江滚滚东流,近观“赤壁矶头”巍峨耸立,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挹爽楼”上下两层,一层为“碑阁”,阁内四壁嵌有苏轼手稿精品《景苏园帖》石刻126块,全套石刻为国保一级文物,“碑阁”之名也因此而得。“碑阁‌”建于1922年,是国内保存最完整、作品最多的苏帖石刻之一,规模居全国个人书法碑林之冠‌;二层为挹爽楼,得名于苏辙《快哉亭记》中名句“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登上“挹爽楼”面对西山,感受到清爽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酹江亭‌”始建于明代,现亭为清代同治七年修建,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词句而得名‌。亭内三面嵌有石刻,正面墙壁嵌有清代康熙皇帝临摹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前赤壁赋》石刻,左侧墙壁嵌有清代书法家叶志诜八十五岁时写的一笔“寿”石刻,凭栏远眺令人充满无限遐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栖霞楼”传说是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位于赤壁最高处。原楼背山面江,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染红大江,映照楼身上下,风景佳丽,如霞归栖,故得名“栖霞楼”,有着江淮绝胜的美誉。现楼为建国后重修,楼额由当代著名作家茅盾亲题,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栖霞楼下来,转入“东坡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南宋年间,历经多次重建和毁坏。目前最新的“东坡祠”建于2010年,祠内正厅供奉苏东坡的坐姿雕像,堂匾为“千古风流”,龛柱对联为“纵横百家才大如海,安坐一室意古於天”。祠内两侧壁还刻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画像和碑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岸边步道漫步,微风拂面,柳条垂下,“问鹤亭”出现在眼前,原名“玩月台”,因位置高显,为赏月佳处,1922年扩建赤壁时,为彰显苏轼《后赤壁赋》中孤鹤化为道士于梦中与苏轼问答的韵事,始将“玩月台”更名为“问鹤亭”。登上“问鹤亭”,俯瞰赤壁之下的一弯回环曲折的荷花池和玉带般的长江,仿佛走进了苏东坡的诗词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赤壁赋》中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作为东坡居士的苏轼,在黄州府的四年时间里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东坡先生的伟大诗章已像“惊涛拍岸”一般,将中华文化的电光照亮了星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区内还有一个复建的汉川门,它不仅是黄州城的西北城门,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黄州城仅存的实物代表之一。其墙体由青砖砌筑,中间夯筑填土,整体呈长方形,拱形门洞。城墙之上是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的月波楼。登楼远眺,黄州的山川景色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坡赤壁”亭堂楼阁依地势而建,绿树掩映,清幽宁静。徜徉其间,但见这些亭堂楼阁以院落、景门相连,巧妙地镶嵌在红色峭壁石玑之上,建筑纤巧空灵,转折变化于咫尺之间,与地形浑然一体,一步一景,极富山水楼阁之妙。这里底蕴深厚,有品不完的东坡文化,赏不尽的诗情画意,看不够的风物景致。置身其中,可以尽情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和“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