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濯水诗和远方 重庆文旅新地标

CYK

<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重庆文化旅游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地处乌江主要支流、中国最大的由东向西流之河流 - 阿蓬江畔。</p> <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是“重庆市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非遗旅游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出包茂高速高速,到达濯水古镇。</p><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是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巴文化、土家文化和汉文化在这里融合、传承与创新,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和场镇文化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老街风貌。</p> <p class="ql-block">  街道由青石板铺就,两旁多为木质结构的商号、民居、会馆和学堂,充满了古朴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上,古镇保留了土家族的吊脚楼特征,沿河而建,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李家老街,曾是濯水最繁华的街市,车水马龙,茶馆林立,商业繁华,旧川东地区南下商道必经于此。</p> <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街巷总体上呈“五街七巷三宫七院”的格局,自南向北分别是八贤堂、龚家抱厅、烟房钱庄、汪本善旧居、樊家大院、光顺号、濯河坝讲堂,万天宫、万寿宫等。</p> <p class="ql-block">  余氏八贤堂,原为清乾隆年间所建的进士宅第,人们用“一门三进士、四代五尚书”来形容余家人才辈出。整座宅院共有33道门,66座雕花柱破,99根立柱和188朵雕花窗,较好体现了土家民居特色。</p> <p class="ql-block">  樊家大院,是一处砖木结构的三进合院古建筑,临街为全开放式门厅,门楣木雕精致,是镇上唯一没有封闭大门和售货柜台的大院。院落也称濯河坝讲堂。</p> <p class="ql-block">  濯河坝讲堂,古镇第一所义学讲堂。樊家以经营小商品为主,世代习武,热心教育,于清初延请名师,在祖宅开设学馆,创办义学,开堂讲学,惠及乡邻。</p> <p class="ql-block">  烟房钱庄,濯水古镇早期的一家经营规模较大的信用机构。由汪氏家族与徽商詹氏家族共同开办,烟房钱庄发行的钱票,多采用十孝图为主图,雕版印刷,钱票编入多部大学货币学教材,是我国早期钱票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龚家抱厅,修建于晚清时期,是西南地区少见的抱厅结构的吊脚楼式古建筑,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龚沛光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光顺号为三进两天井砖木结构建筑,具有典型的会馆式商号特征。建筑广泛采用木雕、石雕、虫鱼、花鸟和多种多样几何图案,手法各异,生动活泼,惟妙惟肖。装饰效果质朴、高雅。</p> <p class="ql-block">  汪本善旧居,是我国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的旧居。这栋建筑是古镇上唯一一栋有封火山墙的临江五层吊脚楼,被称为“濯水第一楼”‌,具有浓厚的土家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万天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江浙商人集资修建。它是古镇历史文化的标志,也是古镇最大的会馆和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万天宫古建筑群落,由10多座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楼阁、亭台、院落组成。建筑风格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保留了古风的韵味,成为了是《仙剑奇侠传》电视剧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中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在濯水繁荣的商贸气氛中,万寿宫逐渐成为配合商贸活动的娱乐聚会场所。</p> <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其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历史积淀上‌。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时期仍为重要的商埠。</p> <p class="ql-block">  凌云大义,徐廷泽濯水人。1963年6月2日,驾机起义,从台湾飞返祖国。对他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义举,国家奖励2500两黄金并授予空军少校军衔,故里濯水在家乡塑像褒奖宣传。</p> <p class="ql-block">  天理良心展览馆,展览内容主要由“天之道、地之理、良之民、心之诚”四个板块构成,是濯水千百年诚信文化的沉淀。宣传濯水古镇的多年积淀的精神财富和核心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道德碑‌,立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天理良心”时刻警示世人诚信立本、道义传世‌。是古镇商贾,经商、为人的处世之道。</p> <p class="ql-block">‌ 明心亭,内置有乌木金丝楠,是一种稀世奇珍,千金难求。黔江发现的乌木金丝楠,生长年限约600年,埋藏地下近4000年,楠木中的上品,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乌木金丝楠因其材质优良和稀缺性,被誉为“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  《白虎雕塑简介》,白虎是土家族信奉的图腾。其信仰源于土家族的主体先民古代的巴人。土家族继承了其先民古代巴人崇拜白虎的习俗,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民族的图腾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影响至今。</p> <p class="ql-block">  水师城门,水师城门为拱形结构,上部为木质阁楼,下部为砖石底座。古时,此地是往来客商进镇的唯一通道,曾为冉土司的第一要塞。</p> <p class="ql-block">  红军渡,原名黄泥沱渡,是旧时阿蓬江上两大渡口之一,有几百年历史。是两岸交通运输的综合性码头,曾为濯水的繁荣发挥过可替代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 1934年5月6日,贺龙、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从这里渡河,攻打彭水县城。</p> <p class="ql-block">  当地群众为怀念红军,将渡口更名为“红军渡”。这里有展现红军渡江场景的雕塑,塑造了一群土家族船工和红军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濯水古镇依阿蓬江而建,大批商贸云集,赋予了濯水古镇厚重的历史。濯水古镇与阿蓬江共同构成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阿蓬江是中国最大一条由东向西流的河流,它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经酉阳县在龚滩古镇注入乌江,为乌江第一大支流。</p> <p class="ql-block">  阿蓬江在黔江境内冲破崇山峻岭,一泻千里,形成独特的峡谷风光。</p> <p class="ql-block">  风雨廊桥是濯水古镇的最大看点,廊桥横跨‌阿蓬江,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工艺著称。它是‌土家族和‌苗族建筑艺术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和美学。‌</p> <p class="ql-block">  濯水风雨廊桥,被誉为“世界第一风雨廊桥”,全长658米。因其独特的造型和修建年代而被分为四段。</p> <p class="ql-block">  第一段“濯河怀远”,长达310米,桥上巍峨的层塔亭和中心阁楼,展现出古朴典雅的建筑美学。</p> <p class="ql-block">  第二段“唐钟长韵”,105米的长度中,高耸的钟楼和悬挂的仿唐铜钟,仿佛让人穿越回古代。</p> <p class="ql-block">  桥上建有多处塔亭,并有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廊桥是当地居民社交、憩息纳凉、领略自然风光、探寻历史文化和体验民族风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风雨廊桥在营造技艺上借鉴传承土家族传统的卯桦穿插工艺,桥、亭、塔、阁合四为一,远观绵延起伏、气势恢宏,近观古朴典雅、古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  第三段“彩虹伏波”,97米的桥身线条柔美,单拱桥体与曲直结合的设计,宛如天际间的一道彩虹。</p> <p class="ql-block">  第四段“蒲花飞龙”,146米的桥身以曲线屋顶与现代格栅桥墩相结合,立面的龙形设计,隐喻着飞龙跨河腾飞的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  桥下是秀美的蒲河湿地风光。</p> <p class="ql-block">‌ 置身诗意画卷中,静感岁月美好。</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濯水古镇,一砖一瓦皆故事,一步一景皆是情!一见倾心,再见不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