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晨光之熹微

雁蕩山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立秋夜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歸遲見熹微,中山多迂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燈火分曙色,谷風順坡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樓林瓊玖篦,櫛空星漢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良辰何美景,無人自珍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金正一刻,夢人寧不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暑消夜來爽,山人享獨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雁蕩山人丙申立秋夜半電呼直東郊國賓館至佛曉歸,於楊子東岸萬景園別墅區羅馬別墅。</span></p> <p class="ql-block"><b>  恨晨光之熹微</b>——熹,就是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東天接近地平線的天空剛剛被照亮了一些。此語出自陶淵明《歸去來辭》篇句,描寫陶淵明歸心似箭連夜趕路回家的心情。“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p><p class="ql-block"> 山人只是正常往返工作。受陶淵明美文美句的影響,有那麼一絲共鳴,是立秋一時快樂的心情,但絕對沒有彭澤那種高雅高端的情節。所謂“恨”哪有呀,一點點意思罷了,就是想天亮前趕回去再睡一會兒。既然天已亮了,那也就不睡了。走的晚,上來的也晚,一般這種情況山人也睡過半夜十二點了,白天中午再瞇一會兒就行了。不應有恨,不恨,恨不起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以下樓林圖片來自網絡感謝拍攝發佈者)</span></p><p class="ql-block"> 山人半夜接到電話赴中山陵東郊國賓館總裁辦公地。說起這半夜出勤並不是什麼特殊情況,是常態!一般來說,總裁處理完所有事情,最後一件事才是山人的任務。</p><p class="ql-block"> 總裁的作息時間和我們有些不同,常常是後半夜才結束一天的工作。而我們的工作也有些不同,我們相應地做出工作和休息時間安排,不固定,沒有標準的時間,隨叫隨到。任務緊,也是要晚上加班乾的。任務不緊的時候,也比較自由,正常休息,總之,就是圍繞為總裁服務的一個中心工作。</p> <p class="ql-block"><b>  中山多迂迴</b>——江南秀山秀水,長江中下游最多也就是些小丘陵山崗,海拔就個一百二百的,五百以上已經很少了。中山陵過去是作為皇陵地,孫中山先生安葬後那就成為紀念地,況且還有美齡宮蔣氏夫婦行宮,成重要的旅遊景區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中山陵更是高端酒店及度假辦公地。這段山路精美盤桓。中山門外進山出山的那一段民國法國桐還被當做南京名片。美是有一點,但也完全沒有攝影大師們拍攝的那麼如人間天堂那樣美,那樣夢幻。去梅山等幾個路口還是有一點危險性的,不能車開著順就忘乎所以,畢竟寬度是有限制的。</p><p class="ql-block"> 總的來說中山陵景色還是不錯的。白天遊人車輛還是蠻多的,節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除了旅遊車,徒步進山出山的人也是滿滿的,就像滿山都在趕廟會。</p> <p class="ql-block">  單從一個方面說,山人半夜出行有效避免了擁堵問題。山人有時會想象這空無一人的山上實際也漫山遍野都是人,是透明人,是靈魂,是古代遊人,是曾經廝殺的戰場。如果說過去人已經不存在,但那時,這滿山遍野的人也不存在,也還沒有。</p> <p class="ql-block">  時間真是個奇怪的東西,最早最終都不存在的,大家不過是中間輪流存在現形。到底誰存在誰不存在,那只是時間的擺弄。百十年前,沒有今人,百十年後也沒有今人。經過美齡宮時,常常髣髴看到門口衛兵羅列候門,高官送迎,蔣氏夫婦憂心仲仲強顏歡笑。</p> <p class="ql-block">  山人駕車迂迴臨峙,迂迴盤桓,正酷暑遇到立秋,不亞於魯迅先生那六月裡喝了一盆冰水,再加上拂曉晨昏交替之時空無一人,你說山人的心裡那怎不叫一個透涼,一個爽!彎彎曲曲,盤旋迂迴,翩翩然若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  想到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描述,“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貌,居民鮮少,或曰,為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盤,盤旋的美!</p> <p class="ql-block">  有時在想,是山人開車呢還是車給山人壯膽做伴,滿山的靈魂冤魂正是晚上出來活動的時候,如果半夜一個人上山下山,兩旁黑壓壓樹林,車壞在半路,可夠山人喝一壺的。山人常常安慰自己,以前他叫“鍾山”,什麼鬼都有,自從改名中山,偉大的先行者,他一生為民,即便做鬼他也一定是鬼雄!心裡默唸,中山先生大總統保佑,保佑您的子民!我有大總統呵護,萬鬼不侵!山人來也,小鬼閒等讓路!</p><p class="ql-block"> 山人之名只是一種嚮往,嚮往山野、嚮往蠻荒、嚮往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民主、民權都不要,我就要個民生!只要生存就行。山人只是靈魂上的山人,形體上絕對不是個真山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山野之人。大半靈魂世界生活,還剩一點點肉體貪戀,每每此時,還是一時擔憂,所以需要保佑。絕對沒有鍾子期那種膽量,深更半夜擔著柴出沒山林,大雨過後,還到江岸懸崖邊聽琴。鬼不怕,官人官船也不怕。莫說穿越山林,就這路邊山林,大半夜山人也不敢一個人進去,嘆曰,真羨慕鍾子期這大無畏的氣度!修煉到這個份上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山人一生經歷過好多次超脫飛升的時間段。那時正好遇到廣西美院教授申紹君,申教授那時也在修煉,當別人介紹到對坐的山人,沈教授瞬間懵化,一揮手喊停,說別打斷我的靈魂感覺,不用介紹,我們靈魂交流。我已經看到他的氣場真身,這是一位修道之人,他是廟裡出來的,他告訴我了一切。我一直想要這種境界,可老是遊走在這個境界的邊緣。</p><p class="ql-block"> 有幾個托底的也懵化,面面相覷說,這就怪了,你反而把我們說懵了,我們太清楚了。山人道,你們只是看到我的形,申教授看到的是我的靈魂,我也看到申教授的靈魂,確實如他所言。他已經飛升起來,但是有根線還拴著他,老是反復把他拉回。申教授說,一心向佛,就是忍不住還想吃肉。山人對托底的幾個說,你們不要被牌子蒙蔽了,我的地點就是廟,梁上有字,乾隆八年修建的,還給他能講了親身經歷過的和正在發生的靈異事件。申教授說,我過幾天一定到你那裡看一下,給你畫一張畫送去。</p> <p class="ql-block">  半夜上山時,兩邊樹林都是黑的,只能看到一條燈火路,回來就不一樣了,路燈暗淡了,好像失去了光芒,就剩下了路燈自己,樹林也從墨黑變得墨綠一棵棵清晰了起來,亮的暗了,暗的亮了,燈火分曙色也可叫曙色分燈火,此消彼長,再加上山坡上順山的風,經過長時間的暑悶,那秋風真叫一個爽。</p> <p class="ql-block"><b>  燈火分曙色,谷風順坡吹</b>——語出王禹偁《清明》一詩,“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天亮了燈火暗了。古人真絕,體會觀察的真仔細絕妙。</p> <p class="ql-block"><b>  樓林瓊玖篦,櫛空星漢稀</b>——從山上下來進入市區,看到樓群背著曙色的一面都是黑的,因為黎明時分,很多燈火都關掉了,相當於黎明前的黑暗吧。來時,上山路上,天地都是黑的,樓林燈火燦爛,樓林間天空上星光燦爛,燈火星光混為一體,有時都不知道是星光還是燈火。</p> <p class="ql-block">  拂曉就不一樣了,碧空如洗,樓林熄滅燈火,密集的樓林像瓊玖也就是墨綠色的玉石做的木梳篦子齒排列在空中。黎明前的天空失去滿天繁星,像是被這樓林木梳篦子梳理過一樣,一席乾淨純潔可愛的烏蘭色。星星好像是被木梳篦子梳去一樣。這兩句是山人體會到的。</p><p class="ql-block"> 良辰美景,多好的時光,卻沒人珍惜。大家寧願錯失這美景良宵也要享受(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秋涼秋風秋晨一刻。大家不願享用,那就山人獨自一個人享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