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东北第四天,辽西九华山,沈阳张帅府,清沈阳故宫。

HYG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5日,天气晴,气温零度至零下11度,今晨在宾馆吃了丰盛的自助早餐后8时半出发,途中游览了国家4A级景区辽西九华山,至下午3时到达沈阳市,入住大帅府一墙之隔的科隆酒店,放下行李即赶去参观大帅府和清沈阳故宫。走马观花,用了一个半小时参观了二个大景点,只能说是打卡了。</p> <p class="ql-block">4A级景区——辽西九华山。</p><p class="ql-block">九华山景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下辖凌海市西南方向的大凌河镇,它是东北连接中原大地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史上清太宗皇太极在此梦遇观世音菩萨,见山间华光四射,曾盟生止战免动刀戈之意,据此小小山丘变成了有名的“九华山”。</p> <p class="ql-block">由于九华山景区型似西藏名胜布达拉宫,人们将辽西九华山称为“小布达拉宫”。小布达拉宫景区场面巨大,各建筑单体气势恢宏,建有观音塔、兵马俑、白塔、微长城、天坛、佛家之地慈海寺等等,</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景区设计巧妙,树植花草郁郁葱葱,路径宽阔顺势明了,极大方便了游人与近处居民朋友们到此休闲娱乐观赏,景点景物形象逼真、可见下足了功夫,用尽了心思,作为4A级景区免费为民开放,不搞商业化,值得获赞!</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当地企业家张占宇先生斥资数十亿元重新修建的,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主要景点有九华街景、龙门峡、南天门、九华古寺等。</p> <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以其独特的多种建筑体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而且还是免费开放的,这在国内旅游界是较为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旁依山而建的小布达拉宫其实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慈海寺,这是九华山景区的核心仿古建筑。附近还有白塔、城墙,而在城墙脚旁还有一组仿洛阳龙门石窟的千佛洞窟群。从远处望去,还以为洞穴中放置的也是佛像。但到近前一看,却是秋瑾,何香凝和五四进步青年等人的塑像,很有点寓意。</p> <p class="ql-block">而湖边的“辽西九华山景区观音塔”,更是绚丽多彩、宏伟壮观,可以说是景区最为耀眼的建筑,在很远处就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景区一侧的大型音乐喷泉池中央还有一颗特大的金色莲花,当音乐开启的时候,莲花周围的几条金龙会口吐水柱,十分壮观、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便可以登上这座小布达拉宫,一览广场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辽西九华山景区是一个“混搭风”的景区,除了微缩的布达拉宫,山上还有紫禁城风格的慈海寺和迷你长城、微缩的北京天坛祈年殿以及有些神似滕王阁的仿古楼台、多个仿古塔。</p> <p class="ql-block">沿着天王殿的台阶拾级而上,便可以一览慈海寺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根据《重建慈海寺碑记》记载,早在数百年前,辽西九华山上便修有慈海寺,后毁于战火。</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的同时,可以租一套藏族民族服装,以小布达拉宫为背景,拍照特别出片,也可以支付费用聘请一位专业的摄影师全程跟拍,留下更精彩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张氏帅府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1]总占地3.6万平方米[3], 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4]。始建于1914年,曾经是民国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也被称为“大帅府”或“少帅府”。这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名人故居,享有“东北第一名人故居”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位于帅府东院,因其用青砖砌成的外墙呈现青灰色而得名,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建于1918年至1922年,面积2460平方米。大青楼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的重要办公场所,“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改变时局的重要决策都是在这里做出的。</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位于大青楼前,东院花园的中心,也叫园中花厅,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懿建的一座二层小楼。相比于大青楼,小青楼更具有内宅的性质,没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也没有很多的达官显贵光顾。</p> <p class="ql-block">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帅府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至1931年间,张学良将军和赵一荻女士在此居住,这幢小楼位于张氏大帅府的东侧,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楼体赭石红,东方的框架与人字梁结合构成大屋顶,木板封檐,西式仰瓦,典型的日式风格,好似一座独立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张氏帅府既是张作霖官邸,也是张氏家族的私宅。“前政后寝”的建筑功能表现地非常鲜明。这样的建筑进府流程、布局方式,也是张作霖头脑中权贵思想的物化表现,将自己的府邸比作皇宫宝殿,以期通过建筑的表现形式达到张氏政权的至高无上。</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于民国三年(1914年)秋天开始动工修建这座三进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两组四合院。三进四合院是吸收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筑持点,遵循张作霖家乡辽南的生活习俗而建起的。民国四年(1915年)秋基本竣工后,又进行了室内外装修。</p> <p class="ql-block">三进四合院位于张氏帅府的中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形。放眼望去,青砖珑瓦,飞檐兽吻,挑脊宝顶,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狮头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中国传统的仿王府式建筑。这里占地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房屋共13栋,计57间。在张作霖主政期间,四合院的前两进院为办公官邸,三进院为眷属私宅,传承了古代前朝后寝的封建帝王宫殿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要说帅府,先要从大帅张作霖说起。张作霖,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人。乳名老疙瘩,人称“张大帅”。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后,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被招安后、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官位逐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张作霖于26日从洮南府率部星夜赶至奉天,为赵尔巽“勤王救驾”,随即当上了“关外练兵大臣”,掌握了奉天的军事大权。</p> <p class="ql-block">1912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开始在奉天安置家眷,置办产业,</p> <p class="ql-block">三进四合套院吸收奉天城各清代王府建筑特点,遵循张作霖家乡辽南的生活习俗而建成,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王府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1916年夏,张作霖升任奉天督军兼奉天省长,人们开始称其为“大帅”。年底,三进四合套院基本竣工。因此处既是办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的私宅,所以人们称其为“帅府”。</p> <p class="ql-block">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中华民国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最后一个统治者。</p> <p class="ql-block">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同年6月4日,在蛊姑屯事件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的张作霖在小青楼里走完了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这座今天已是全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别具人文价值的优秀建筑群,见证了东北第一家族——张氏家族的兴衰荣辱、人生百态,留下了张作霖从草非英雄到大元帅的崛起、王永江进帅府、“饮选”沈阳首任市长、张学良毅然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抛银圆定“杨常”生死等多广为流传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一座在沈阳故宫基础上建立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1]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5]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清沈阳故宫建筑群坐落在总占地面积近60000平方米的区域内,该区域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60米。其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为努尔哈赤所建,主要建筑为大政殿和十王亭;西路是乾隆所建,主要建筑有嘉荫堂、仰熙斋、戏台、文溯阁等;中部是主体,皇太极所建,主要建筑有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而成。[1]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改名盛京。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10]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沈阳故宫内中路的皇太极皇宫开始建造。大体于明朝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完成建造。</p> <p class="ql-block">清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顺治皇帝在沈阳故宫登基继位。[12]同年,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沈阳)成为陪都,沈阳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10]沈阳故宫开始成为康熙、乾隆等皇帝东巡期间居住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又称大衙门,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为绿剪边黄琉璃瓦,正中为相轮宝珠,宝珠四周向八角延伸八条琉璃脊,上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八条锁链,象征“八方归一”。殿身八面由四十八扇门组成,前面为金色双龙盘柱,整个大殿为木构,无一个钉子。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军队出征等。前面所并不符合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传统规制,后金政权当年用这种形制的建筑作为皇宫的中心建筑,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大政殿与分列东西两侧的十王亭组成了东路建筑群,这种帐殿式建筑布局脱胎于行军打仗,反映了清初建立的八旗制度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皇太极时期,这里才被主要用做举行大典的礼仪场所。</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为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系盛京皇宫正殿、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俗称金銮殿。</p> <p class="ql-block">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沈阳故宫中路两侧的东所西所建成,是乾隆行宫建成的第一部分。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依照乾隆皇帝的指令,修建嘉萌堂和文溯阁等建筑,形成了后来的西路,乾隆行宫也基本建成。</p> <p class="ql-block">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经过158年,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时期的建造,沈阳故宫基本建成。经过清康熙、清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100余座、500余间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1926年11月16日,在奉天宫殿正式成立了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成为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1928年,在张学良的支持下,省议会对博物馆进行扩充,将其分为古物与图书馆两部。1929年1月,筹办处完成展品的筹备工作,成为正式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控制了沈阳故宫,东三省博物馆解体。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沈阳故宫重归中国政府管理。</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还拥有努尔哈赤御用“龙虎将军剑”、皇太极御用腰刀、皇太极御用鹿角椅、铁铸大金天命云板、乾隆御笔亲题“紫气东来”匾、“镇殿侯”熊标本等稀世珍宝。沈阳故宫既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