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宋以前的桥梁未见于记载,目前已知最早的桥是宋代在遵义所建的普济桥和元代所建的巨济桥。明代驿道增多,桥梁随之发展,据明万历《贵州通志》记载,贵州布政司所属贵州宣慰司、贵阳、都匀、镇远、黎平、思州、思南、石阡、铜仁八府及安顺、镇宁、永宁、普安四州共有桥108座,贵州都指挥使司所属贵州、贵前、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安南、普安、乌撒、赤水、永宁、龙里、新添、平越、清平、兴隆等卫及普市、黄平两千户所共有桥87座,另据《遵义府志》载遵义军民府属各州县有桥12座。在今贵州境内共有桥207座。清代桥梁发展迅速,据(民国)《贵州通志》记载,全省有桥梁1222座,其中贵阳府243座,安顺府139座,兴义府61座,大定府98座,遵义府245座,黎平府95座,都匀府123座,石阡府2座,镇远府62座,平越直隶州51座,思南府41座,思州府20座,铜仁府42座。著名的如贵阳府的霁虹桥、广济桥、济番桥、惠政桥,安顺府的坝陵桥、盘江桥、花江铁索桥,兴义府的化龙桥、纳福桥、冗渡桥,大定府的野马川桥、七星桥、鸭池河铁索桥,遵义府的巨济桥、丰乐桥、乌江铁索桥,平越直隶州的葛镜桥、通济桥,石阡府的启录桥,镇远府的祝圣桥、重安铁索桥,思州府的花江桥、大石桥,思南府的通济桥、马蹄溪铁索桥,铜仁府的官舟桥,黎平府的广泗桥、榕江口月寨浮桥、地坪花桥,都匀府的百子桥、麻哈桥、陆家桥等。桥型多样,以石桥最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索桥、浮桥、木桥及花桥。</p><p class="ql-block">一、石桥贵州石料丰富,石桥最为普遍。在石桥出现以前,民间常以跳蹬过河,以后发展为石板桥,以石板搭在石蹬之上构成。明、清两代,建桥技术有较大发展,多修建石拱桥,大都采用园弧拱结构,并逐步向多孔、大跨及空腹类型发展。遵义普济桥和巨济桥、贵阳霁虹桥和浮玉桥、龙里广济桥、贵定惠政桥、镇远祝圣桥、都匀百子桥、关岭坝陵桥等,都是这一时期石桥建筑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遵义普济桥,位于遵义城北三里,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播州土司杨粲主政时,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杨汉英重修,明嘉靖七年(1528年)水毁,崇祯十四年(1641年)乡人陈启鸣修复。巨济桥,在遵义城南五里,昔称下塌水桥,是元代修建的一座石板桥。丰乐桥,在遵义县城南,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为5孔石拱桥。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桥时、遵义人民云集桥头、迎接红军。故又命名为迎红桥。</p> <p class="ql-block">霁虹桥,位于贵阳市南明河畔,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为九孔石拱桥,“虹桥春涨”为贵阳南明河畔八景之一,民国时期利用为公路桥梁,1949-1950年改建为六孔石拱桥,即现今南明桥。浮玉桥,跨于南明河上,明万历年间修建,原为9孔石拱桥,后因拓宽道路填埋2孔,河中有鳌矶石,上建甲秀楼和涵碧亭,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石柱上刻有清人汪炳敖所撰“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对联一付,历时400余年,桥至今完好。</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又名大水南桥,位于黔湘道上龙里县西南五里,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为5孔6.2米砖拱桥,长64米。1929年黔湘公路贵阳至甘粑哨段通车,利用为公路桥。1941年,西南公路工务局在桥下游另建2-20米钢桁构木面桥,车辆改行新桥。1949年冬,国民党军队败退时将新桥桥面烧毁,乃加固老桥通车。1956年对新桥桁架进行加固,两桥均可通行。1964年养护部门加砌石衬拱,并以水泥沙浆涂抹砖拱面,迄今完好。</p> <p class="ql-block">惠政桥,又名瓮城桥、清定桥,在贵定西南约11公里,为5孔9.2-12.5米石拱桥。桥跨瓮城河上,河水湍急,夏季山洪暴发,过渡困难,初建浮桥和木桥均被冲毁,明弘治六年(1493年)都御史邓廷瓒倡议捐款修建石桥,弘治八年(1495年)夏季竣工。1929年,黔湘公路贵阳至甘粑哨段通车,利用为公路桥。1941年,西南公路工务局在桥下游另建2-20米钢桁构木面桥,车辆改行新桥。1949年冬,老桥、新桥均被国民党军队破坏。解放后抢修新桥通车。</p> <p class="ql-block">祝圣桥,在镇远城东,明崇祯年间修建,后因水毁,几度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复修建成,共7孔,2孔12米,5孔16米,桥长123.5米,后改名状元桥,现名镇远桥。1935年,黔湘公路甘粑哨至鲇鱼铺段修通后,利用作公路桥,抗日战争中,曾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1949年11月,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将离湘岸第3孔拱顶炸穿一洞,解放后修复,继续使用。</p> <p class="ql-block">都匀百子桥,位于城西南的剑江上,清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邑人唐文升捐资建成7孔长102米,跨径9-1 1米石拱桥,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连年大水,桥基受损,唐文升六世孙约集家族三次培修。1933年黔桂公路通车,利用为公路桥。解放初期在磁端加建人行道,人车分道行驶。1978年上游另建新桥后,此桥只供人行。</p> <p class="ql-block">陵桥,又名关索桥,为3孔石拱桥。原桥东西两岸各有榕树一株,枝叶茂密,清道光五年(1825年)夏,右岸(关岭岸)树倒于河中,桥亦损坏。道光十五年(1935年),知州黄培杰等捐款修复。1936年黔滇公路的安顺盘县段通车,利用为公路桥。1941年,西南公路工务局另建新桥于其下游,汽车改走新桥。1949年冬,国民党军队将新、老桥破坏,1950年修复新桥通车。1985年关岭县修复老桥,便利人行,保留古迹。野马川桥,在川黔滇干道赫章县境,为3孔跨径各8米石拱桥,桥长30余米,宽约6米。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4年)。</p> <p class="ql-block">葛镜桥,在平越府(今福泉县)城东五里,跨麻哈江,水甚深。建桥前以舟渡人,往往覆没,平越人葛镜发誓建桥跨江,以利行人,第一次建成后为水冲毁,第二次又建桥于沸潭处,再次崩毁,葛发誓“即耗尽家资也一定把桥建成!”,细查失败原因,重新选择桥址,采用块石修建,用糯米石灰拌浆,以铁水灌注桥面缝口,历时30年,耗银五六千两,终于将桥建成,后人称之为葛镜桥。桥为3孔石拱桥,最大边孔为19.62米,其余相邻两孔为11.3及6.26米,全长51.44米。</p> <p class="ql-block">吴家桥,在平越州南25里,跨麻哈江,原为木桥,清嘉庆年间改为石桥,不到一年冲毁,仍建木桥。后里人吴东阳在上游300米处另筹建3孔石拱桥,桥未成而吴亡,其妻继续修建完工,取名继善桥,后改名为吴家桥。桥最大边孔为15.55米,其余相邻两孔为9.47米及6.65米,全长52.45米。抗日战争时期,交通大学内迁福泉,对以上两桥作过调查,并对其载重作了验算,认为“葛镜桥3孔各孔静荷载和对称的活荷载(10吨重型汽车),安全无问题,不对称的活荷载是不安全的。吴家桥除第3孔和葛镜桥的情况相同外,其余较大两孔,其抗压图线,在静荷重或活荷重之下逾出三等分中线之外,因而不安全”。修公路后,吴家桥利用作为公路桥。1970年以来,运输北斗山磷矿石,重型汽车经常行驶,平均行车密度达每昼夜3千辆以上,均安全无恙。明、清两代开明的地方官多以改善地方交通为急务,捐俸修桥不乏其人,民间富户亦乐于解囊捐献,更为可贵的是工农群众不惜一生辛苦的积蓄,修桥补路,如正安的刘延爵、徐荣才,黔西的袁成禄等。刘延爵为正安州大船湾人,佣工为生,多年积蓄买得薄田十余石,因见春夏水涨,涉水者往往淹死,倡修石桥,卖田多得八十余金以作建桥之资,桥建成后,行旅称便,取名为苦工桥。</p><p class="ql-block">二、索桥</p><p class="ql-block">贵州的河流多是谷深水急,难以修建一般桥渡,贵州各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于一些河流上架设索桥共达数十座。索桥有两种,一为铁索桥,一为藤(竹)索桥。较著名的铁索桥有十多座,如北盘江铁索桥、鸭池河铁索桥、重安江铁索桥、花江铁索桥等。</p> <p class="ql-block">跨北盘江的铁索桥,位于黔滇驿道上永宁州与安南(今晴隆)的交界处,是贵州省修建的第一座铁索桥。明末,安(南)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倡修,天启六年(1626年)捐款筹建,崇祯元年(1628年)开工,历时三年建成,比四川大渡河的泸定铁索桥早70余年。桥用铁索36根,长数百丈,两岸岩石穿孔系索,上铺木板,以供人畜往来。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明将李定国为阻清兵,将桥烧毁,次年云贵总督赵廷臣在原桥的基础上修复,用铁索10根,铺木板维持通行,因摇晃很大,只能单人行走。此后又改建为木便桥,但累遭战火,几度毁修。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铁索桥,计用过江大铁索19根,每根长28丈、285扣,每扣长1尺,重10斤。由堕桥楼过江的大铁索6根,每根长25丈、252扣。栏杆大铁索8根,每根长12丈、240扣,每扣长5寸,重半斤。栏杆铁枋97块,每块长4尺,重4斤。栏杆细铁索194根。兜底过江大铁索用铁枋穿链,每块长1尺5寸,宽3寸,厚8分,重12斤,共55块。铁索贯入两岸岩石间。桥面用木板铺装。东西两岸还建有谍楼,可以启闭(附《永宁州志》盘江铁索桥图)。雍正六年(1728年),黔滇驿道改经郎岱毛口过北盘江,此桥行旅减少,6年维修1次,维修费银950两,普安、安南(今晴隆)两县维修西岸,永宁州(今关岭县)维修东岸。清(镇)毕(节)道上的鸭池河铁索桥,建于清代,毁于咸丰八年(1858年),此后无力修复,改为滑索吊渡。民国时期,改用船渡,1958年,改建为钢索吊桥,供汽车和人行。</p> <p class="ql-block">黔道上的重安江铁索桥,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桥长40丈,宽约20余尺,后索桥逐渐变形,下垂约5尺,光绪十五年(1889年)将桥封闭,改用船渡。民国时期修建公路,曾在紧邻索桥下游修建一钢桥以通汽车。1949年贵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军将新桥及老桥铁索炸断,1950年抢修重安江桥,同时将铁索恢复。川黔道上的乌江铁索桥,在遵义与息烽交界的乌江渡,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桥长18丈,宽1丈5尺,用19根铁链索平牵于两岸,结构与盘江桥基本相同。光绪十三年(1887年),洪水冲断桥链数根,但人马尚能通行。十九年(1893年),洪水翻越桥面数尺,所余铁索均被冲断,以后未重建,遗址在今乌江电站处。</p> <p class="ql-block">黔滇道上的花江铁索桥,位于距募役司(今花江镇)25里处,光绪年间改建石桥,旋被冲毁,另选桥址于附近改建铁索桥,先安装铁索于岩石上,因岩石不坚固而崩塌,再择岩石坚整处凿孔贯联铁链,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成。桥用铁索15根,每根长214尺,桥幅宽9尺,构造类似盘江桥,距水面30余丈。两岸修建道路7.8华里,以连接原有大道。3次修桥共用银3万余两,除请款2千两外,余为募捐,迄今仍为附近村寨人畜通道。藤(竹)索桥古代较多,仅安顺附近就有四处:一在镇宁阿破河上;一在修文城西40里;一在清镇许保寨滴澄河上;一在安顺西堡司谷龙河上。阿破河藤桥在镇宁旧治十二营北50里阿破河上,当地人民以藤绞为2根巨索贯以木筒,下悬吊库坐人,安装两索,斜度相反,系两索于岸,利用藤索两端高差之重力作用,滑渡对岸。三、浮桥、木桥和花桥浮桥是渡船运用的发展,它是一种季节性的桥梁,山洪爆发季节一般不用,其余时间都可利用。贵州最早见于记载的浮桥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5年)所建的七星桥,以铁索挽舟济渡。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布政使赵健等在黔滇路上北盘江修建浮桥。清代,榕江小东门、月口寨等处也曾建过浮桥,以榕江浮桥最长,后来都逐渐被木桥、石桥所取代。最原始的木桥为独木桥,此即古书上所说的“架木为杠”,以后发展为大跨径的梁桥、叠梁桥及悬臂梁桥,以七星关桥和盘江悬臂梁桥最有代表性。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七星关木桥毁,涉者艰难。嘉靖年间(1522-1566年),道士黄一中过此,再次倡修,根据水势及河床,确定桥址,又亲自入山采办梁木,适水涨,大木顺流而下,黄泅水捞木,不幸溺死。其徒王阳玄等承师遗志继续修桥,复得官方赞助,终于将桥修成。乾隆十九年(1754年)木桥毁坏。次年,知县朱英捐款重修,“桥用大木三层迭盖,极其牢固,可二三马并行,上建瓦房十四间”。叠梁的运用,是贵州木梁桥建筑技术的一项发展。清初,盘江铁索桥毁于战争,利用残存的7索增为10索通行,只能单人过桥,极不方便。顺治十六年(1659年),总督赵廷臣等重修盘江桥,改为悬臂梁木桥,用大木280根,排于两岸,尾端压以巨石以平衡荷重,中跨用单梁,长6丈,谓之“腾未云之龙,架未雨之虹”,与铁索桥并存。</p> <p class="ql-block">花桥是侗族地区独具民族风格的一种木桥,既作交通之用,又是行人小憩之所。花桥亦称风雨桥,桥上有亭阁、长廊,是桥与房屋、亭阁的完美结合。以黎平地坪跨南江河上的花桥最具代表性,该桥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所建,高约9米,长70米,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选自《贵州省志·交通志》,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