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里的岁月(三)

初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浮生若茶,苦如茶,香亦如茶。——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到小区球场看社区举办的演出晚会,演出开始,一组风韵犹存的老青年正在忘情地表演舞蹈《采茶歌》。她们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那丰姿绰约的舞姿,在夜色中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她们用舞蹈倾诉着对往日时光的眷恋与热爱,娓娓动听的歌声,在静谧的夜空中回荡,扣人心弦,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茶场位于村外一片荒山野岭之中,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云雾缭绕,一条小河流过中间,层层茶田从山脚往上延伸,层层叠叠,郁郁葱葱,宛如一幅宁静致远的水墨画。</p><p class="ql-block">因父母都在茶场做工,我的童年大多是在茶山度过的。我目睹了茶场人的辛酸与苦忧,甜蜜与欢乐,一人一事如同一个个深深的烙印镌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夏日的一个中午,大伙们坐在饭堂前吃饭 , 那里是一片宽阔的平地,地上有一棵红园树,树干粗壮挺拨,伸枝展叶,浓绿深翠,像一把大绿伞,把地面遮盖得严严实实。平地外有左右两条清澈透明的小山溪在此相会,流水潺潺,不舍昼夜。小河上架着一条木栈桥,通向对面的茶场总部。</p><p class="ql-block">人们吃完饭就坐在树下的长条椅上小憩。父亲手捧着一杯茶,坐在长条椅上,一边品茗一边与人闲聊。此时,正是山中最宁谧的时候,周围静悄悄的,只有风声与鸟鸣相伴。</p> <p class="ql-block">父亲吹奏起他心爱的口琴,是一首刘三姐《采茶歌》,这首歌自他带领乡亲们上山开荒那一天起就开始吹,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他。对于父亲而言,《采茶歌》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p><p class="ql-block">清脆的琴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跟一起唱起来,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姑娘们纷纷围拢过来,跟着音乐哼唱着:</p><p class="ql-block">“三月鹧鸪满山游,</p><p class="ql-block">四月江水到处流,</p><p class="ql-block">采茶姑娘茶山走,</p><p class="ql-block">茶歌飞上白云头。</p><p class="ql-block">草中野兔窜过坡,</p><p class="ql-block">树头画眉离了窝,</p><p class="ql-block">江心鲤鱼跳出水,</p><p class="ql-block">要听姐妹采茶歌。”</p><p class="ql-block">这时,坐在姑娘们中间的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少妇,她是茶场副场长,人们都叫她方姐。</p> <p class="ql-block">她对父亲说:“场长,我们茶场里都是年轻人,除了工作,业余生活太过单调。不如组建一个业余文艺宣传队,让青年们有施展才华的地方吧。”</p><p class="ql-block">父亲早就有这个想法,他说:“小伙子姑娘来山上,图的就是场里青年人多,热闹好玩,那我们就组织一支文艺队,让他们有个娱乐的地方,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方姐得到父亲同意后,立即招兵买马,物色队员。</p><p class="ql-block">俗话说:“漂亮的女人是一张通行证”。方姐人长得漂亮,嘴巴甜,懂得俘获人心,最重要的是她人心好,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你跟,仅仅一天时间,文艺队便成立了。然而,缺乏乐器成为摆在面前的问题。幸运的是,村里解放前曾有一个彩茶剧团留下的乐器散落民间,经过方姐的努力,仅用一天便收集齐全。大锣小鼓、二胡笛子秦琴等应有尽有,其中还有一个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抬动的大鼓。</p><p class="ql-block">茶场里人才济济,旺哥擅长拉二胡且会编剧,祥哥弹秦琴技艺精湛,八哥横箫吹奏美妙动听,仁哥演英雄人物惟妙惟肖,还有美丽如花的姑娘们,她们容貌出众且才华非凡。</p> <p class="ql-block">有了文艺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让他们珍惜着这个来之不易的舞台。</p><p class="ql-block">每天晚上青年人都聚集一室排练节目,昔日沉寂的茶场如今被欢声笑语所取代,大伙们在这里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多彩生活和梦想,这段经历,更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p><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为本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