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的记忆与感恩

褚厝人

<p class="ql-block">文字 老褚</p><p class="ql-block">图片 网络(鸣谢)</p> <p class="ql-block">1996年7月末,我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前往泉州,目的是为儿子办理转学手续并寻找新的住所。我原计划用三五天时间完成这一切,然后迅速返回部队开始搬家。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打击。半个月过去了,儿子的转学事宜毫无进展,我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焦虑和无助充斥着我的内心。搬家的紧迫感与日俱增,而我却因儿子的转学问题而束手无策,心情焦灼。</p> <p class="ql-block">8月的烈日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要将大地融化。在这样的炎热早晨,一辆大型解放牌卡车缓缓驶入泉州城,停在了一条狭窄的巷口。当我看到汽车连长翟华兵和志愿兵曹沛林时,我的心情激动得如同洪水决堤。他们从衢州的部队出发,经过二十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安全到达。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p> <p class="ql-block">对于没有家属随军的军人来说,转业搬家可能相对简单,只需将个人物品托运至火车站即可。但对于像我这样有家属随行的军人,情况要复杂得多。家中物品繁多,从家具到日常用品,不一而足。我的家当虽然不算丰富,但也种类繁多,包括两张床、一个大衣柜、一个书柜、一张办公桌、一张学生桌、一张三人沙发、一张80公分的方餐桌和四把方凳,还有一台80升的电冰箱、一台18寸的上海牌彩电、煤气灶、煤气罐、微波炉、两台台式电风扇,两辆自行车,以及三个专为我定制的大杉木包装箱。甚至那些还种着花草的花盆,也被装车的战友们小心翼翼地带回。</p> <p class="ql-block">我要衷心感谢场站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我的搭档邢政委。他不仅派人帮助捆绑家具、装车,还在家属小孩尚未离队时,安排他们暂时住在小招待所,并在招待灶就餐,还特别指派徐干事来照顾他们。</p> <p class="ql-block">我还要特别感谢师领导,他们特别批准了从衢州至泉州的长途车,这一决定为我解决了转业搬家的大难题。这一系列的帮助和支持,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那些忙碌的身影、关切的眼神,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远珍藏的宝贵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