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春色倍还人

周惠良

<p class="ql-block"> 春日京中有怀</p><p class="ql-block"> 唐·杜审言</p><p class="ql-block">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p><p class="ql-block">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p><p class="ql-block">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p><p class="ql-block">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p><p class="ql-block">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不要为今年如画的春景即将逝去而伤感,要知道明年的春天必将以更美好的景色来报答你的期待。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出自杜审言的佳作《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史书上记载</p><p class="ql-block">,唐高宗乾封三年、总章元年(668),杜审言游寓长安,参加省试下第。此诗正是杜审言当春下第后所作。诗的首联交代宦游的时间和地点。秦,指唐代京城长安。"独"</p><p class="ql-block">将诗人游寓他乡的寂寥心情表现得既淋漓又含蓄。然而,长安古都的春和景明、鸟语花香,对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来说,却并"不当春"。这一联巧用重字,使作品节奏和谐,声情摇曳,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自我形象。这一切因诗人省试下第被迫沦落他乡,自然无心看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景中见情,一个"徒"和一个"漫"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睹物伤怀的惆怅心绪。</p><p class="ql-block"> 诗人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阳城的人,更留恋洛阳城的春光美景。但诗人一反孤独与伤感</p><p class="ql-block"> ,将思念化为祝愿,将孤独化为自信,抒发对洛阳风物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尤其是诗结句之妙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信还人"。使诗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p><p class="ql-block">,成为千古佳句。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不光是对文学作品拓展的影响,更旨在鼓励世人不要被当今的经济困境,遇到各种危机的发展前景也看不清楚。国家在2024年12月刚开的两会,已经提出2025年经济发展目标和应对措施。要实现这个计划,我依然认为,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只有全国人民坚定信念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提振信心和传播信心,增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才能战胜困难。回头看</p><p class="ql-block">,"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烂";抬头看,"满天星光甚浪漫",低头看,"满路荆棘已过半"。坚信明年的形势必定会大大好转,明年的春色必将以更加明媚的笑容来报答全国辛勤耕耘的人民!熬到苦尽甘来,等到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