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万先生与秦腔艺术事业

啟明性空

<p class="ql-block">  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成立于2024年1月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创始人安万来自会宁,毕业于静宁艺校,学习花脸和须生。安万先生因面部患有严重的血管瘤,童年时饱受歧视,9岁时因在村里表演秦腔获得认可,从此爱上秦腔 ,走上了秦腔表演的道路。13岁加入秦腔剧团,因面部原因只能从事幕后工作,但他偷师学艺、苦练技艺,受著名秦腔师傅张兰青指点 。精心研习秦腔艺术,在唱功及其表演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创新。19岁时组建剧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剧团现有演员100多名,加上后勤、乐队等人员,规模可达158人 。乐队名为“文武长安”,有40人 。剧团在甘肃会宁,定西等多地巡回演出,受到了广大戏迷朋友的追捧与喜欢。最近又到了西安市大明宫万达广场、西安开元剧院演出,并在《乌镇戏剧节快手非遗国风秀》上登台 。安万先生所到之处圈粉无数,气氛感爆棚,广大戏迷朋友不远路途,慕名而来,就为看一眼安万先生的戏。在万达广场,因人数过多存在安全隐患被官方一度叫停,广大戏迷朋友久劝不散,场面十分感人。许多大爷大娘是拿着干粮来的,他们在戏场里啃着干粮等着开戏。人群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干部,有学生,五花八门,男女老少,形色各异。从这里我们能够真切体会到广大戏迷朋友们对秦腔的热爱与痴迷。西北人真的爱秦腔!</p><p class="ql-block"> 安万先生怀揣梦想,要把秦腔艺术事业的传承发扬光大,有情怀有担当有自信,值得赞许,让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网络时代,是一个让个性凸显张力的时代,每一个人,只要你有梦想,都能够尽可能有地表达出你的热情爱好与追求。在这里,每一个人的才华尽可能有地得到充分的发挥。安万先生做到了,在一次次与台下观众的互动中,集体合唱《唱潼关》,把舞台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或许就是秦腔艺术的强大魅力。千百年来,北方部族以其豪爽的性格,用独特的腔调吼出了西北人复杂且丰富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安万先生是第一个把秦腔与网络世界有机结合起来的民间艺术家。他充分利用网络的广度与深度把秦腔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从戏场到网络,安万先生的戏走入了广大戏迷朋友的心坎里。走进了千家万户。愿安万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秦腔艺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附〕秦腔的发展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起源:秦腔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关于其具体形成时间众说不一,有形成于秦代、唐代、明代三种说法,从明中叶《钵中莲》传奇抄本中出现“西秦腔二犯”唱腔来看,当时或在此前秦腔已形成.</p><p class="ql-block">- 发展: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创办的华庆班。清朝乾隆时期是秦腔的鼎盛时期,全国多地有秦腔班社, 秦腔名角魏长生入京演出,使秦腔轰动京城,并对京剧西皮流水唱段产生影响。清末,秦腔变为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1912年陕西易俗社成立,对秦腔进行革新,此后多地成立类似戏曲团体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的秦腔艺术工作者创作排演新剧目紧密配合革命斗争.</p><p class="ql-block">- 现状: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甘肃等五省区建立众多专业秦腔剧团及戏曲学校。如今,政府和民间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秦腔的保护力度,推动其传承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秦腔的社会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作为西北地区传统戏剧,秦腔反映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传承古老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古代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 艺术贡献:秦腔独特的唱腔、表演技艺等丰富中国戏剧艺术表现形式,对京剧、晋剧、豫剧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娱乐休闲:长期以来,秦腔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重大节日、庙会等场合演出,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享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秦腔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培养审美能力:秦腔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其服装、舞台布置等可提高幼儿对色彩、图案等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唱腔、表演形式能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促进语言发展:秦腔唱词富有文学性和表现力,幼儿学习可丰富词汇和表达方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同时接触陕西关中方言,能增加对方言文化的认知,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p><p class="ql-block">- 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幼儿通过学习秦腔了解家乡文化特色,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进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培养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助力身心发展:秦腔表演中的台步、身段等动作,可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身体和大脑协同发展;幼儿欣赏和表演秦腔还能释放情感,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激发创造力:秦腔的剧情和表演形式能激发幼儿想象力,幼儿可根据剧目进行故事创编,参与戏服设计、唱词创作等活动,发挥创造力和艺术才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