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描写天山雪莲的诗人-----岑参边塞诗中的西域风物(11)

凝固的火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山雪莲自古以来就是神圣而又神秘的一种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天山南北坡、阿尔泰山和昆仑山高海拔雪线附近高寒地带的石缝中,</span>属菊科凤毛菊属植物,因为花朵像莲花,所以也叫雪莲花。天山雪莲的生长环境及其严酷,也赋予了它奇特的药效,<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雪莲不仅是一种珍稀名贵的中草药,而且因为其高洁的花形和</span>独特的生长环境,常常使人们产生出许多联想,赋予它冰清玉洁的人格化魅力,成为品格高尚,意志坚定,外形美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岑参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派诗人,也是中</span>国历史上最早描写天山雪莲的诗人,他有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诗叫《优钵罗花歌并序》就是专门描</span>写天山雪莲的。在这首诗的前面,岑参特意写了一段序,讲述了交河小吏送来一支天山雪莲,岑参亲自把它种在北庭都护府住地庭院的事。下面将岑参《优钵罗花歌并序》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领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于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p><p class="ql-block">白山南,赤山北,</p><p class="ql-block">其间有花人不识,</p><p class="ql-block">绿茎碧叶好颜色。</p><p class="ql-block">叶六瓣,花九房,</p><p class="ql-block">夜掩朝开多异香,</p><p class="ql-block">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p><p class="ql-block">移根在庭,</p><p class="ql-block">媚我公堂,</p><p class="ql-block">耻与众草之为伍,</p><p class="ql-block">何亭亭而独芳!</p><p class="ql-block">何不为人之所赏兮,</p><p class="ql-block">深山穷谷委严霜。</p><p class="ql-block">吾窃悲阳关道路长,</p><p class="ql-block">曾不得献於君王。</p><p class="ql-block"> 岑参于公元754年第二次赴西域戍边,做了伊西北庭都护封常清的幕僚。根据岑参写的序交代,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五载即公元756年。天宝景申岁是指天宝15年,“景申岁”实际应该叫“丙申岁”,因为唐高祖李渊之父叫李昞,当时人们为了避讳,改“丙申岁”为“景申岁”。</p><p class="ql-block"> “大理评事”官职是负责掌管外出调研、审查案情的。“监察御史”官职是负责纠察各级官吏个人品行,监督军队管理事项的。“伊西北庭支度副使”官职是协助伊西北庭支度使管理后勤保障的。岑参集这三种官职身份于一身,既负责军中文书起草,又负责后勤财务官兵责任考核工作,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最重要幕僚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岑参写这首诗时,已在北庭都护府连续戍边二年了。此时封常清是唐王朝管理西域地区的军事政务长官,封常清曾率军进攻大勃律国,迫使其归降,解除了吐蕃对大唐西域地区的军事危胁。西域战事减少,岑参闲暇时就在北庭都护府住处的庭院内栽树种花,修建水池假山,寄情田园花草,努力使自己单调艰苦的边塞充满诗意。</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吐鲁番盆地的大河沿河谷向北穿越天山到达昌吉吉木萨县的天山古道,在汉代时就是连通古车师国南北王庭的重要道路,唐代时,这条古道叫他地道。</span>虽然伊西北庭都护封常清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驻军及办公地北庭都护府设在金满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但他管辖的区域包括伊州(今哈密盆地)西州(今吐鲁番盆地)庭州(今新疆昌吉地区),还曾管理安西四镇(龟兹即今新疆库车、焉耆即今新疆焉耆、于阗即今新疆和田、疏勒即今新疆喀什)。</span>所以北庭都护府金满城与西州交河城的官员们经常要沿他地道来往穿梭办理公务,岑参与交河地方各级官吏都打过交道,相识相交变成好友。有一次,一名交河城的小官吏,知道岑参喜欢奇花异草,在从交河城前往北庭都护府的途中,在火焰山北的天山南坡采挖了一朵雪莲花,送给岑参。岑参非常喜欢珍爱这朵雪莲花,把它种在庭院中,还专门写了这首《优钵罗花歌》。</p><p class="ql-block"> 优钵罗花是佛经里面的梵语音译,意指青莲花、红莲花。岑参只在佛经里面读到过优钵罗花的记载,真实的优钵罗花他并没有见到过。 据唐释慧苑《慧苑音义》记载:“优钵罗,具正云‘尼罗乌钵罗’。尼罗者,此云青;乌钵罗者,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其花茎似藕,稍有刺也。”岑参得到的这朵花采自天山南坡高山之上,交河小吏也不知道叫什么的花后,岑参仔细观察这朵奇花,发现它与普通花草区别很大,它颜色青绿,狭长的花叶下圆上尖,向上聚拢生长,主干侧枝,花蕊被花瓣紧紧包裹,而且花叶和花瓣上还有一层细绒,与佛经里面描绘的优钵罗花非常相似,于是他认定这就是佛经里面描述的象征圣洁珍贵,生命力顽强的优钵罗花。</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岑参眼中的这朵优钵罗花其实就是现在的天山雪莲花。</p><p class="ql-block"> “白山南,赤山北” 是说优钵罗花生长在天山与火焰山之间。“白山”指天山,从吐鲁番盆地向北望,天山山脉上部雪线四季清晰不融化,白色的雪峰如天空飘浮的仙山。“赤山”指火焰山,是天山吐鲁番盆地中部与东天山山基本脉平行的一条低矮小山脉,因为山体多红褐色岩石,气候炎热,被称为火焰山。“叶六瓣,花九房”,字面意思是叶子有六片,花瓣有九片,我认为这里的六、九不是实数而是虚数,形容花叶和花瓣多而密集。</p><p class="ql-block"> 岑参这首诗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自比高贵的优钵罗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大志抱负长久得不到施展。岑参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在唐朝前期出过三个宰相,其曾祖父岑文本在唐太宗时期曾官至宰相,伯祖父岑长倩在武则天时期官至宰相,伯父岑羲在唐殇帝、唐睿宗时期官至宰相。到了岑参这一辈家道衰落,岑参自幼聪慧,饱读诗书,以祖上的荣光激励自己,一心想在仕途上大有作为。他渴求通过施展自己的才华求得功名,十年之内二次赴西域参加戍边,前后在西域生活了五年,这在唐代诗人名家中绝无仅有。但岑参仕途一直没有大的起色,他常常叹息“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岑参《行军行二首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这两句诗分析,岑参确实把交河小吏送来的雪莲花种植在住地庭院的花园里。不过雪莲是生长在高寒之地的花,恐怕在北庭都护府的花园中很难成活,何况园中大多是供官员玩赏的俗花,这就更显得雪莲花与众不同,孤芳自赏。</p><p class="ql-block">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於君王”。结尾这两句诗,岑参借西域经阳关到长安路途漫长,不能将珍贵雪莲花敬献君王的遗憾,说出了自己的才能渴望得到君王重用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优<span style="font-size:18px;">钵罗花本意是指青莲花,而青莲花与天山雪莲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是由于西域距离中原地区遥远,雪莲花这种生长在人迹罕至天山高海拔区的植物,连西域本土人都难见真容,更何况是万里之外的中原人,根本无法确认佛经中说的优钵罗花是否与生长在天山雪线上的雪莲花是同一种植物,也就只好借用优钵罗花或者青莲花这个名字来称呼天山雪莲这种植物了。</span></p><p class="ql-block"> 中原内地文人很少实地到西域采集过雪莲花,所以他们口中的天山青莲花实际指的就是天山雪莲。<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仙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因为他出生于西域碎叶城,自比天山雪莲不惧冰雪的高洁品质,估计唐代那时的人们所称的“青莲”指的就是天山雪莲。</span></p><p class="ql-block"> 另外优钵罗花是个佛经上的外来名词,其产地不在天山,最初是跟天山雪莲不搭界的。因为最初中原人无法确认天山雪莲这种药用植物的产地名称,只知道它是来自遥远神秘的西域,而佛经中的优钵罗花也是来自神秘的西方,所以就把产自天山的雪莲称作优钵罗花、青莲花了。</p><p class="ql-block"> 天山雪莲名称的文字记载最早叫<span style="font-size:18px;">“孳木华”</span>。据<span style="font-size:18px;">《穆天子传》记载:“孳木华不畏雪,天子于是取孳木华之实,持归种之。” 这个传说故事提到,在3000年前,周穆王骑乘八骏,日行千里,求取长生不老药。在瑶池与西王母宴饮,瑶池就是现在新疆阜康境内的天池,西王母取天池附近山上“孳木华”的种子送给周穆王,以他带回中原去种植。这个“孳木华”是生长于天山上不怕冰雪的一种植物,实际应该就是天山雪莲,“孳木华”应该是文献中有记载的天山雪莲最早的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 天山雪莲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三级濒危植物。其</span>种子能在0°C发芽,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其独特神奇的药理作用,被奉为药中极品,有治疗风湿、妇科疾病及壮阳功效。</p><p class="ql-block"> 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滦阳销夏录》记载了一个有关天山雪莲的故事∶“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状如今之洋菊,名以莲耳。其生必双,雄者差大,雌者小,然不并生,亦不同根,相去必一两丈,见其一再觅其一,无不得者,盖如菟丝、茯苓一气所化气相属也。凡望见此花,默往采之则获,如指以相告,则缩入雪中,杳无痕迹,即雪求之,亦不获。草木有知,理不可解,土人曰∶山神惜之,其或然欤。此生寒极之地而性热,二气有偏胜无偏绝,积阴外凝,而纯阳内结,……然浸酒为补剂,多血热妄行;或用合媚药,其祸尤烈。”这是说雪莲有雌雄株并生的习性,两株相距不到一丈,找到其中一株,必能找到另外一株。见到雪莲不能说话,不能用手势去指认,否则雪莲会消失在雪中再也找不见。这种说法有虚构演绎的嫌疑,不过说雪莲有壮阳的奇效,也能捕风捉影,据说纪晓岚60岁生子纪汝亿,乾隆皇帝65岁生女固伦和孝公主,都是因服用天山雪莲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山雪莲只产于天山雪线之上,自古<span style="font-size:18px;">采集难度大,药材临床使用范围很小一,一般中医郎中根本没见过,清代以前的中医药书中也很少记载。乾</span>隆三十年(1765),中医学者赵学敏对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进行补充,写出了《本草纲目拾遗》,其中“雪荷花”条对天山雪莲生长环境及药用疗效有关情况进行了较详细记述:</p><p class="ql-block"> “(雪荷花)产伊芳犁西北及金川等处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可爱。戊戌春,予于史太守处亲见之,较荷花略细,其瓣薄而狭长,可三、四寸,绝似笔头,云浸酒则色微红,彼处土人服之,为助阳要药。</p><p class="ql-block"> 忆旧游诗话∶雪连花千年不化元,雪深处有之,形似莲花,高可丈许,取以酿酒,倍增春色,盖阴极而阳生之意耳,亦产巴里坤等处。</p><p class="ql-block"> 西北域记∶雪莲产积雪中,一茎并蒂,浸酒色碧,性热,人称其功同仙茅,枸杞,而不知其祸乃同砒鸩也,虾蟆比莲尤甚。予甥屠涧南自哈密回,带有雪荷花,因访其功效。据言其地有天山,冬夏积雪,雪中有莲,以产天山峰顶者为第一,然不可得,山腰次之。其生也有雌雄,土人采干之,成对以市。性大热,能补阴益阳,老人阳绝者,浸酒服,能令八十者皆有子。性大热,治一切寒症。此物产于极冷之地,乃阴极阳生故也。</p><p class="ql-block"> 朱排山柑园小识∶雪莲生西藏,藏中积雪不消,暮春初夏,生于雪中,状如鸡冠,花叶逼肖,花高尺许,雌雄相并而生,雌者花圆,雄者花尖,色深红,性大热,能除冷疾,助阳道,豪家争致之,以治房中之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