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博物馆让我们走进了海底贝壳世界

龙马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3日下午,在管理科学专业分会童国忠主任的组织下,40多位会员参观了深圳市海之洋贝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参加活动会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探寻贝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深圳市海之洋贝壳博物馆是围绕贝类科普、海洋生物科普、水生生物浸泡标本、贝壳文化艺术和贝雕工艺美术五大板块打造的贝壳及相关产业的综合型博物馆。馆内珍藏世界各地的珍奇贝壳标本及其他海洋生物标本达一千多个,还有精美的贝雕及螺钿工艺品,展馆门口竖立的硕大四大名螺,吸引了爱美的会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之洋贝壳博物馆编制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会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馆内,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贝壳标本令大家目不暇接,丰富多彩的科普文化墙介绍了贝类的分类以及贝壳从家居装饰建筑、宗教文化到科研等方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观看标本和聆听讲解,会员们大开眼界,知道了贝壳分七大纲:双壳纲、腹足纲、多板纲、无板纲、头足纲、掘足纲、单板纲,我们平时吃的生蚝、花甲等两片壳的贝类都属于双壳纲。</p> <p class="ql-block">通过讲解,会员们知道了世界上最大的砗磲贝壳重量有200公斤,外壳达到1.2米。大家还了解到人类很早就利用贝壳做为建筑材料,使用牡蛎固定桥基的福建洛阳桥又叫牡蛎桥,历经900多年风雨不倒。福建泉州的蚵壳厝、深圳沙井的江氏大宗祠外墙也是用蚝壳筑成。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贝壳堤分别是中国天津贝壳堤、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和南美苏里南贝壳堤。</p> <p class="ql-block">龙宫柜中的珍贵贝壳  </p><p class="ql-block">大家饶有兴趣地驻足在镇馆之宝——龙宫翁戎螺组成的龙宫展柜前,了解到龙宫翁戎螺是翁戎螺中最大、最漂亮的品种,其珍贵不仅仅在于美丽和罕见,更在于它具有研究古生物演变的科学价值。据介绍,历经数亿年演变,绝大部分物种不是灭绝就是变种,而珍藏在荷兰鹿特丹自然博物馆里的龙宫翁戎螺标本与化石对比后,发现与5.7亿年前祖先完全相同,属于海洋贝类中的“活化石”,其科研价值不亚于陆地上的“大熊猫”。</p> <p class="ql-block">贝壳科普讲座</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展馆,博物馆给会员们进行了科普讲座,人类的科学进步也有贝壳的功劳,建筑行业中的经济旋结构、螺旋推进器、螺旋送料机还有阿基米德提水器等就是受螺壳旋的启发,直到今天还有部分地区在使用。鹦鹉螺以黄金比例0.618按比增大且螺旋排列,壳体内有气室,通过调节气室中气体含量的多少来控制自身沉浮,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潜水艇,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就叫鹦鹉螺号。</p> <p class="ql-block">全世界大概有500种芋螺,其中中国沿海分布一百余种。贝壳厚实,多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螺旋部低平或稍高,体螺层高大。贝壳颜色和花纹丰富多彩,常有黄褐色的壳皮。</p><p class="ql-block">芋螺为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生活的种类。栖息于岩石、珊瑚礁、沙和泥沙质的海底。</p> <p class="ql-block">至命毒药也是良药</p><p class="ql-block"> 芋螺毒液成分非常复杂,属蛋白质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此前曾有人类被芋螺刺伤后中毒死亡的相关报道。</p><p class="ql-block">每种芋螺毒液中含有几百种不同的短链胜肽,它们多半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的位置广泛,能结合细胞膜上各种神经传导物质及接受器或离子通道,进而干扰神经或细胞间信号的传递,使猎物的神经、肌肉及心脏都造成伤害。</p><p class="ql-block">但是毒药也能变良药,科学家们通过提取芋螺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了新型止痛剂来代替吗啡,无成瘾性并且见效快。</p> <p class="ql-block">贝壳为什么这么硬?</p><p class="ql-block">贝壳其实分为三层,最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内层为珍珠层,具有美丽光泽。</p><p class="ql-block">珍珠层由贝类外套膜分泌的叶片状霰(xiàn)石(也称文石)叠成,它们平行于贝壳壳面,就像建筑物墙壁的砖块一样互相堆叠。在文石晶片之间,还有一种有机糖蛋白胶将它们固定。</p><p class="ql-block">在每层文石晶片之间还具有纳米尺度的文石晶体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矿物桥,矿物桥可以增大裂纹阻力,阻止裂纹在贝壳上扩展,还能有效提高珍珠层的弹性、强度和韧性。</p><p class="ql-block">受到碰撞以后,贝壳上可能会出现直线状裂痕 种裂痕最 终会被有机胶化解,由于裂痕不能沿直线穿的“砖块”层(即珍珠层),贝壳依旧坚固如初。</p> <p class="ql-block">蜘蛛螺和蜘蛛是不是亲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看到蜘蛛螺的名字感到非常迷惑,它们究竟和蜘蛛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其实它们真的不是亲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物的分类是按照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来进行的,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 -科属-种。蜘蛛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的动物的统称,而蜘蛛螺则是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蜘蛛螺属的动物的统称,这两者根本就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生物!蜘蛛螺有许多“脚”,这是它们的管状长棘,具有防御的功能。不同的蜘蛛煤有着不同的壳色与花纹,甚至连长棘的形状与数量都不尽相同,有些种类的壳口还有非常好看的“唇色”,</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螺旋线?</p><p class="ql-block">螺旋线,是指绕着某个点旋转所产生的线,其中的参数不同,所产生螺旋线的形状也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腹足纲贝类(海螺、蜗牛)中有很多奇妙的螺旋线,这些螺旋线里面隐藏着有趣的数学奥秘。</p> <p class="ql-block">阿基米德螺线与贝壳</p><p class="ql-block"> 阿基米德螺线(亦称等速螺线)是一个点匀速离开一个固定点的同时又以固定的角速度绕该固定点转动而产生的轨迹,由于它在每个旋转周期内是等距离外扩的,故又可称它为等距螺旋。很多贝壳中都包含有阿基米德螺线,你发现了吗?</p><p class="ql-block">黑芋螺 原虹蜗牛 蓝雨蜗牛 </p><p class="ql-block">(大理石芋螺) (七彩少女蜗牛)</p> <p class="ql-block">等角螺线与黄金螺线</p><p class="ql-block">等角螺线(亦称对数螺线)指的是臂的距离以几何级数递增的螺线,等角螺线的形状不会随着螺旋大小的增加改变,这一特性称为自相似性。并且,任意穿过原点的直线与等角螺线相交的角永远相等。</p><p class="ql-block">黄金螺线(亦称斐波那契数列)是等角螺线中的一种,黄金螺线中存在着一个神奇的数字:0.618,在数学领域中,0.618被人们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p> <p class="ql-block">黄金螺线与鹦鹉螺</p><p class="ql-block">鹦鹉螺螺旋结构从外壳无法看清,但将其螺壳剖开之后,切面可明显地观察到其螺旋结构,与黄金螺线十分相近,除了鹦鹉螺肉体所在的最大的“住室”外,其他螺层均为“气室”,气室之间按照接近于黄金比例0.618:1的比例螺旋排列,颇具美感。</p> <p class="ql-block">奇妙小实验:天生一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配景轮螺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浅海产。奇异宽肩螺我国东海可见,深海贝类,二者相隔遥遥,“螺”生之年都无法相遇,却因配景轮螺腹部宽大的脐孔与奇异宽肩螺的螺层都巧妙地以相同的螺线生长,使它们能像“天作之合”般紧紧相扣。小朋友们快来试试看能不能把它俩旋在一起吧!</p><p class="ql-block">配景轮螺 与奇异宽肩螺</p> <p class="ql-block">奇妙小实验:阿基米德提水器</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发现了螺旋结构传动力的“秘密”,并以此为灵感,发明了利用螺旋的传动功能从河中提水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人们把这种螺旋结构的提水器称之为“阿基米德提水器”,直至今日,部分地区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动物也螺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腹足贝类螺旋结构缩小了与流水接触的表面而减少了行进过程中收到的阻力;蝴蝶的口器、海马的尾巴等,卷曲成螺旋状来节省空间;飞蛾采用螺旋方式向电灯、蜡烛等人造光源行进,可以保持身体与光源形成固定的角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后会员们意犹未尽,都说通过科普贝类与海洋相关知识,让我们对我们的地球有了更深的了解,树立了良好的海洋环保理念: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p><p class="ql-block">本文撰稿:蒋秀川</p><p class="ql-block">编辑及完善:童国忠</p><p class="ql-block">攝影:蔡建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