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镇唐模

人在旅途

<p class="ql-block">唐模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以其水口园林之殊,唐代银杏之貌,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名家碑刻之雅及同胞翰林之誉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唐模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画乡村”、“中国龙形村”、唐代古徽州唯一幸存的最后一个古村落。 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徽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美誉,至今还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是个极具浓郁徽派气息的皖南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唐模始建于唐朝,为唐越国公汪华曾祖叔所建。公元623年,汪华的后裔汪思立受父之命,娶此地程氏为妻,遂迁居该村,并采用风水原理栽植银杏树选址建设家园。同时,为表先主(唐朝皇上)对其祖先汪华及其后代的恩泽,取忠君、忠主之意,决定效仿“唐朝” 的标准和规模营建村庄,便改名村名为“唐模”。汪思立便是汪姓迁歙(辖区相当于黄山市)的始祖。南宋时,许姓由歙南许村迁入,与原居的程、汪、吴三姓混居,遂成为该村大姓。至今村中还保留唐朝皇帝册封汪华的圣旨和汪氏家族由植树选址而建的族谱。</p> 槐荫树 <p class="ql-block">因1992年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来此拍摄黄梅戏经典之作《天仙配》而得名。当时,导演跋山涉水走遍全国各地,最终被眼前这棵有400多年树龄的老树独特的造型所吸引。树的根部有一个很大的口子,就象人的嘴巴在自然张口说话一般,导演便采用道具使树开口说话,在此为善良的董永和美丽的七仙女喜结良缘。于是,这棵有4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便有了“天下第一媒树” (做媒的媒)的美誉。</p> 沙堤亭 <p class="ql-block">这座亭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个角,故又名八角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下三层,中空,有回廊。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用来登高游玩的,所以没有上楼的楼梯。站在东面进村的路上,可以看见“沙堤”二字,出村时在亭子西面可以看见“云路”二字,这都分别蕴涵深意。沙堤亭独特的造型可谓举世无双,全国原样仅此一座。</p> 云路(古驿道) 同胞翰林牌坊 <p class="ql-block"> 同胞翰林坊,跨路而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旌表许氏同胞中翰林,朝廷恩准建造。该坊为四柱冲天式,3间三楼,高12米,宽10米。石柱梁坊上的雕刻华丽风雅。</p> 檀干园 <p class="ql-block">唐模村的水口园林——檀干园,以其独特的景观成为古徽州的代表性景点。小桥、流水、人家,仿佛一幅幅清新明丽的村居山水画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相传,清初时当地的许氏家族有一富商,为弥补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却因年老体衰不得成行的遗憾,而建造的。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模拟西湖的景致。因园内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缓缓绕流,便取《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名曰“檀干园”。</p> <p class="ql-block">湖广10余亩,园内“三潭相连”,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镜亭”等胜景。镜亭内还珍藏着朱熹、苏轼、米芾、董其昌、黄庭坚、文征明、祝枝山等历代名家书法碑刻18块。</p> 镜亭 <p class="ql-block">镜亭,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檀干园内,清代亭台,建筑面积190.50平方米。三间五架厅堂,砖木结构建筑,朝东南。外围木柱轩廊。朝南一面是水榭,有三面飞来椅供人休息。内层为砖围砌,向水榭一面格子屏门装修。内嵌历代书法家书法碑刻十八方。屋面为歇山顶,飞檐翘角。亭东首有小院,种植松、竹、梅和装有假山石。四面临水,仅东南角一条玉带桥通往。</p> 姊妹亭 灵官亭 许氏宗祠 晒秋广场 千年银杏树 太子庙 高阳桥 <p class="ql-block">高阳桥建于清雍正年间,为水街的入口,石质,双孔券,桥上建屋为廊,为廓桥建筑模式,是古徽州地区仅存的几座廊桥之一,桥长12.6米,宽7.4米,桥上建五开间小殿,桥面面积60多平方米,梁、柱、檐、拱按明式建筑建造。</p> 水街 <p class="ql-block">狮子山为支撑,檀干溪穿村而过,为唐模村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秀美。沿溪的水街两旁,民居、祠堂、店铺、油坊等古建筑矗立,每一砖每一瓦都散发着古徽州悠久历史的灿烂之光。</p> 尙义堂 双泉井 <p class="ql-block">唐模村,这颗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古徽州文化和近百幢徽派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