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早上,从河阳古民居出来,直接去了古堰画乡。<div> 景区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相接之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江(瓯江)分隔为“古堰”“画乡”,二者隔河相望,只有画舫往返两岸。</div><div> 一到停车场,有个老太想“守株待兔“,说是可以”带“进去,一切规范行事是我们的原则,门票凭教师证都享受了半价,加上船票各自40元。</div> 俗话说“无樟不成村”,在浙江乡村,古樟就更多了。<div> 一入画乡,有人对大樟树情有独钟,左拍右拍,乐此不疲。 </div> 瓯江的江水波澜不惊,清澈干净,周边的自然风光亦是美轮美奂。<div> 可惜,天气不够理想,对岸的青山隐隐约约,朦胧不清。</div> 大樟树旁边有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双荫亭,据当地村民说它们都是母树,所以叫双荫亭。 亭前的两棵樟树,一棵健壮完好,一棵伤痕累累,濒临死亡,据说,那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印迹。 双荫亭临江而建,圆鼓素面柱基,双层建筑攒尖顶,四角仿古阁楼式木结构建筑,檐角上翘,横木上有斗拱,风格端方稳重。 走在江滨古街,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街道两旁的木结构的双层小楼,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宁静而悠远的年代。 街上这个躺平的猫咪好像印证了古村的漫生活。 瓯江的江水平静,水很干净,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很是不错。江上时常有挂着白帆的小船,适合打卡拍照。 看到船上还有广告,好像撒一次网30元。 沿着瓯江边的古埠头慢慢行走,远山如黛,近水微澜,天青色间,勾勒的是一幅泼墨山水画卷。 瓯江水面宽阔,江流平缓,让人油然而生“青山看不厌,绿水趣何长。”“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br> 江滩上的古埠头更是增添了几分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历数多少部影视剧的取景地。 画乡的古街古亭古埠头是其历史文化的见证。这里的街道两旁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古色古香。 好羡慕有“心中有闲适,悠然望山水”的小楼,在挑出水面的阁楼上,推开窗子,就可欣赏美丽的瓯江。<br> 回到双荫亭,准备过江。 大樟树依然,浓荫一方。 坐上画舫,悠悠过江。 江面上不时会有挂着白帆的小船悠然驶过,实在美不胜收。 到达对岸码头,顺道往里,应该是环行,不走回头路的。 从古堰码头至村边的景观道旁有不少塑像,介绍了历代与通济堰有关的政客、水利学家和诗人。<br> 这座古老又迷人的村落,因其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源头,故而得名堰头村。 不久到了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文昌阁,顶部微微翘起,呈黑瓦元宝形,是古堰很有特色的老建筑。 文昌阁四周古樟环绕,前有小桥流水,后有古道民居。 云绕雾环的仙境,但真真切切是人工喷雾。 从这里,往右则通往村北的文昌阁。由文昌阁往西走也能到通济堰,不过往右沿路有许多古樟树、古民居,人文景观更为丰富。 文昌阁是座小巧的二层建筑,被大片的古樟树围绕着。 我们选择往右,一旁是有着三个引水孔的三洞桥。往南是嘉庆年间的“孝节流芳”贞节牌坊,还有“示禁”石碑。 树下有不少艺术家在写生。征得同意后,收了几幅。 旁边沿渠两岸千年古樟护岸而立,枝繁叶茂,遮荫连绵,衬托出通济堰古老静谧的美之风韵。有的古樟根部已将渠道石驳坎包裹,与驳坎成为一体,以树固土,既是堰头浑然天成的生态胜景,又是通济堰千年历史的见证。<div> 多少年以来,古樟捍卫着堰堤,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div> 据说明介绍,这棵古樟树,多次遭遇雷击火烧,几近死亡,又奇迹般枯木逢春。<div> 古樟外形老态而又显生机,如同一棵天然盆景,别有一番生趣。村民称之为“舍利树”。</div> <div> 到达通济堰,通济堰建于505年,是浙江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br></div> 通济堰是一段横卧在碧水之间的拱形石坝,它一面是涟漪层起的平静水面,另一面则是汹涌的注水口,和长着灌木,散布着鸥鸟的河滩互相映衬,甚是抢眼。 站在亭中可以远望层峦叠嶂的奇异山峰,近看古色古香的村落街巷。 不少人也在亭上写生,并拍视频。 古堰景区并不大,是电影《两个人的小森林》取景地。<br> 在潺潺的流水声中,溯溪而行,这座形似钢琴上的琴键的汀步,非常美丽,走到上面,水流从脚下穿过,一片乡村田园风光。 古堰、古樟守护的古民居,绽放在古老的时光里,交相辉映,交织成了堰头村特有的风情。村落坐北朝南,沿着通济堰堰口至三洞桥干渠北岸临渠而建,通济堰渠水自西向东从村前流过,通向东北部的碧湖平原。 回出来时,走了汀步这边的沿江路线,一路比较荒凉。 <p class="ql-block"> 仍然在码头乘画舫回画乡,出景区大门,果然被街上一家饭店老板娘认出,早上进来时曾说,出来吃饭哦!</p><p class="ql-block"> 随便点了家常菜,店主推荐了一道葱花肉,说当地过年必吃的菜,好吧好吧,试试还行,价格也算公道,因房子是自建的,蔬菜也是自产的,这一顿共79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