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周日,参加了龙岩环键户外组织的“武平黄草山环穿”徒步活动。当时,活动信息说:大约8—10千米,累计拔高400米左右;中午在山上吃杀猪宴。于是就冲着第一次不用自带午餐的徒步活动,欣然报名参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到达徒步出发点</p> <p class="ql-block">早起,寒冷,7:07许,全队42人从龙岩人民广场乘坐大巴前往目的地。9:30许,刚刚经过“红四军入闽第一村——武平县民主乡高书村”,就走错路了,刚刚从大路进入勉强能通过大巴的水泥路,不到一百米,便行驶到一家村民的房屋门前,紧接着一个转弯上坡,因为路窄大巴便无法前进了,于是便停车静候。为了确定线路正确与否,便让前面的小车前出探路,大家便在村民的屋前等待。等啊等,小车回来,说是的确走错路了。于是,老司机利用村民屋前仅有的余坪将大巴掉了一个头,要是单家独户的老乡家屋前的余坪不够大,要在拐弯的单行村道上倒车到大路上,麻烦就大了。9:41许,重新回到大路,朝着正确的公路穿村而过,继而一路盘山而上。10:11许,终于到达徒步起点——前往寻乌县项山乡和项山风电场的山岔路口。来到徒步起点才知道,武平徒步协会(武平52开心)的徒友已经先于我们达到,应该就是我们走错路的时间,赶在了我们前面,三辆大巴已经整齐地停在路边。于是,我们匆匆下车,沿着土石公路,朝着风电场方向前进。</p> <p class="ql-block">10:19许,武平徒步队伍出现在了我们前方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离开土石公路,进入山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行到看得见项山甑山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0:25许,离开土石公路,进入山路。进入山路,坡度明显变陡,随着海拔不断升高,队伍渐渐拉长了距离;10:29许,上行到看得见项山最高峰项山甑山峰的地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项山甑和黄草山连在一起,是同一条山脉,都属于武夷山脉的末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树叶石和仙桃石</p> 10:37许,右手边山坡上的两个大石头,一个像一片纹理清晰的树叶,一个像一个仙桃,姑且分别称它们“树叶石”和“仙桃石”。 <p class="ql-block">10:41许,上到第一个峰顶,峰顶是一块大黄草坪,平地上矗立着一座大风车,风叶转动发出“嗦嗦”声的风车正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能源。望向前面的山峰,依然绿意盎然的低矮灌木和状态各异的石头,散落在黄草山坡上,只有高大的石堆,没有一颗树木,黄草成了山坡的基色,难怪武平人民亲切地称它为“黄草山”,是一个连绵不断只长黄草不长树木的贫瘠土石山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鱼石上英姿飒爽</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山脊,尽管有山路,但大家根据各自的选择,三三两两散落在山坡上,踩在松软的黄草上,迈着轻松的脚步,不紧不慢地走着、聊着、拍着,反正对于我来说,从未有如此好走的山坡,十分享受。10:52许,上到一个悬崖边的巨石旁边,上凸下凹的巨石,就像一尾刚刚跃出海面的大鱼,站在鱼背上面,显得英姿飒爽。</p> <p class="ql-block">10:59许,一家三口的黄牛出现在眼前,看来黄牛一家被打扰了,躲在一丛灌木边上,警惕地观望着穿着鲜艳服装的我们,当徒友们围着他们合影的时候,黄牛一家不太高兴,当家的带着小牛小心翼翼地躲闪着我们,最后扬长而去。黄草山是放牛的好地方,黄草是黄牛的好食材,难怪一路上,到处可见黄牛的粪便。可以想见要是春夏时节,茵茵绿草的山岗上到处都是黄牛的身影,还有就是山羊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雏鹰石</p> <p class="ql-block">11:11许,沿着山脊山坡上行到小鸟石。由两块石头堆砌而成的石顶,就像一只待在窝巢嗷嗷待哺的小鸟,姑且称之为“雏鹰石”。撅着屁股低着头,可爱极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头石</p> 继续沿着山坡上行,便上到一个其面部酷似“三星堆金面具”侧面的人头石,神情自若,微微低头,眯着眼睛,若有所思。站在其旁边观赏着,难免也染上几分自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蜥蜴石</p> 11:22许,上到石峰脚下,一堆巨石中,有一块昂首向上的石头,特别显眼,细细打量,就像一只司机跃起觅食的蜥蜴,神情淡定,神态骄傲,看来面对眼前的美味,十拿九稳,姑且称它为“蜥蜴石”。上到峰顶周围奇形怪状的石堆,成了徒友们争相拍照的好地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帽子石峰顶</p> 11:34许,登上石峰峰顶。圆形的石头峰顶,像一顶绍兴船夫头戴的黑色圆帽,站在上面,暖阳高照,尽管寒风凛冽,依然温暖有加;放眼四周,远近高低各不同,特别亮眼是矗立在黄草山脉山脊上成群结队的大风车,形成一个又一个阵列,挺拔的身躯,就像一个个守卫山头的哨兵;头顶是湛蓝的天空和薄纱似的流云,让人心旷神怡;近看是连绵的山峰,黄草茵茵,就像铺上了一层黄色地毯;极目远眺,一道亮光,是细长、白里透蓝的天际线,把朦朦胧胧的蓝天和山峦“分开”,其实在我看来,天际线没有能把天地分开?更是交错在一起,要么淡墨色遮住了蓝天,要么淡墨色遮住了青山。站在帽子石上的徒友,自己成了属于自己的临时峰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紫砂壶/长尾鱼</p> 从帽子石下来,便沿着山脊线下行。11:46许,下到一个状如紫砂壶的石头,长长尖尖的壶嘴向外伸延,只要稍一提起,便可高山流水。其实,又像一条张着嘴巴的长尾鱼,真是巧夺天工,不可思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猴王石</p> 11:56许,再领队的催促下,下到另一个山头,峰顶也是一堆石头,走到黑色石峰脚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张猴面,是一只坐着睡得正香的猴王,姑且称为“猴王石”,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天门</p> 继续向下,便下到“南天门”,只见天门石中开,两边的巨石堆成一个门道。站在门槛石上,向外眺望,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和黄草山脉上星罗棋布的大风车,非常壮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回望下山途中的第一个峰顶</p> 继续向下,终于看到吃饭的大坪了,饭桌都已经摆好,看来正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加上走在前头的徒友已经到达就餐点,怪不得领队一催再催。 12:11许,下到天然和人工建成的“鸡鸣三省”雕塑的大坪,也就是“项山风电场”的立碑处。大坪上人头攒动,小朋友和家长正在做传递香蕉的游戏,餐桌已经摆好,数了一下总共摆了18桌,说是武平徒步协会徒友13桌,龙岩环健户外徒友4桌,可谓规模盛大。有的徒友已经占据位置等待坐满开席。以为很快能开席,没想到等呀等,就是迟迟没有上菜,听知情的徒友说,一来缺水,只能靠自己带上来的几桶水;二来有一个猛火炉出了故障。大家坐在毫无遮挡、寒风萧萧的大坪上等待,尽管暖阳高照,停下脚步的我们,感觉有些寒冷,有的徒友赶紧去添加衣服。我也感觉全身发凉,因为汗水已经将贴身的衣服浸湿,替换的衣服尚在车上,只好将冲锋衣内胆添上,不过效果并不明显。大坪空旷,又无处避风,于是在尚未开席之前,就在坪里走来走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萝卜大骨头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生猪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烧猪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酸菜炒大肠</p> 12:30许,才上了第一道菜——武平酿豆腐,就是在白豆腐上挖一个坑,然后填上肉馅。第一道菜上来,早已盛好热腾腾米饭的我们,便抓紧下手,连手机都来不及先吃,味道不错,就是有些凉。吃完第一道菜,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直等得米饭都凉了,菜还是没有上来。对于坐满了17桌的“宴席”,流动酒家在千米高山上操作起来确实不容易,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难以解决,比如液化气炉灶出故障了,就地无法解决。还有寒风凛冽,十度左右的气温,菜盛到盘子,然后送到30—50米的餐桌,菜就凉了。还好,大盆的大骨萝卜汤,甜嫩的萝卜、牛奶似地汤色,一下子就吃了一个精光。当几个菜下肚,身体热起来了,在等待下一道菜的时候,干脆起身走动走动,不少徒友干脆围观师傅做菜,等到菜一出锅,便为自己的餐桌端上一盘,以最快的速度减少热量的散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油炸排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煮猪血</p> 花生猪脚、红烧肉、酸菜炒大肠、红烧肉、廋肉粉肠汤、红烧肉、肉丸汤、冬笋炒芥菜、素炒紫薯片、猪血、炸排骨、橙子等十五道杀猪菜,小酒加持,吃吃停停,一直到13:55许才宣告结束。我想,对于我们都将是一次快乐、丰盛、难忘的杀猪盛宴,是一次最值得铭记的徒步活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隐隐约约中的五指石风景区</p> 席间,听寻乌当地的徒友介绍,黄草山是武平人民取的名字,寻乌叫项山,我们今天徒步和吃饭的地方都属于寻乌的项山山脉,这条山脉,武平仅占一点点,就在离这里最远处的风车所在地,这里还可以眺望广东平远的五子石,是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他说:经常在雨后天晴的时候徒步项山,因为近,风景又不错,风景各不同,能拍到特别美丽的照片。 吃完丰盛的午餐,龙岩环健户外的徒友合影完毕,便开启了继续下山的行程。 我们沿着土石公路一直向下,14:26许,下到一个途中第一次看到的山泉水和小小的山泉发源地,细小的泉水从石缝里淌出,其中一个泉眼,有人搭了一根竹渠,微小的泉水从竹渠跌落,形成一串亮晶晶的珍珠,应该是便于行人喝上一口甘甜的山泉水。 14:48许,下到起点处。<br>15:00许,全队乘兴而归。<br>坐在大巴上,不禁感慨:黄草山上黄草黄,山脊清晰好风场,休闲徒步好去处,雨后天晴云海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