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新马(3)

꧁༺浪迹天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新加坡</b></p><p class="ql-block">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半岛的最南端,与马来西亚之间一水相隔,间中有一条长堤,不叫大桥,因"桥"是"空"的,"堤"是直接从海底填土建立的,该长堤的长度估计只有半公里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苏丹回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苏丹回教堂是新加坡著名的回教堂,也是新加坡最迷人的宗教建筑之一。苏丹回教堂建于 1824 年,用于纪念新加坡的第一任苏丹——胡先沙苏丹。新加坡开埠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当年出资3000 元兴建一个具有双结构屋顶的单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百年后,这座回教堂因年久失修而破旧不堪。目前的回教堂是在 1932 年,由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 Swan and Maclaren 建筑事务所旗下的建筑师 Denis Santry 设计和重建。</p> <p class="ql-block">回教堂金色球顶</p> <p class="ql-block">祈祷堂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赞美广场</p><p class="ql-block">赞美广场是世界仅存的几个女修道院之一,是新加坡重要的历史古迹。原为圣婴耶稣修道院,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维多利亚街。 修道院用了一百多年,后来的建筑结合了现代和哥特式古典建筑风格,由美丽的五彩琉璃拼饰而成教堂和孤儿院,前院设计了人工瀑布与喷泉,是迄今较古老的驻足参观地,为游客提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休憩场所。</p> <p class="ql-block">广场前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广场内的花廊</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柱廊</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面</p> <p class="ql-block">教堂门上的神像彩窗</p> <p class="ql-block">教堂背面</p> <p class="ql-block">“旅程”雕塑</p><p class="ql-block">冠鹫每年飞行数千公里向东南亚温暖的地区迁徙。这个雕塑向另一群勇敢的航海家致敬:1852年,玛蒂尔德·拉克洛德牧师和三名随行的修女从他们的祖国法国经陆路旅行,并于1854年建立了一所女子学校——圣婴耶稣修道院(CHIJ)。院长和她的门徒们一生致力于教育东南亚的儿童。也许他们可能会瞥了一眼冠鹫,并短暂地提醒了他们离开遥远的土地,当他们开始他们的长途旅行到世界的另一边。该雕塑由James Doran-Webb在菲律宾宿务的工作室创作,几乎完全由回收和第二生命材料建造。长的枯木来自一种名为Vitex Parviflora的树。詹姆斯用从拆卸的船只上回收的海洋级不锈钢制成了支撑冠鹫的两个茎。</p> <p class="ql-block">“早餐!”雕塑</p><p class="ql-block">这个讲述了一个清晨捕获的故事,因为一只白腹海鹰俯冲去捕捉起一条鲶鱼。CHIJMES植根于天主教信仰,鸟类在圣经和基督教神话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圣经提到鹰体现了速度、力量、安全和关怀。同样,鱼也充满了象征意义,通常代表着上帝的恩赐。鸟类图案在CHIJMES的建筑特色上也很突出,出现在教堂的648个柱头上。艺术家詹姆斯·多兰-韦伯(James Doran-Webb)将鲶鱼、爪子和海嘴用手工切割和打磨的再生不锈钢焊接起来,将成品部件抛光成镜面光泽,然后进行喷砂和涂上铜绿。鹰的50公斤重量完全由水流通过的鲶鱼的尾鳍支撑。在基座的底部,一排部分由散热器制成的铜管收集落下的水。</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底部,有个小广场,里面遍布各种商店,酒吧等等,从赞美广场这个名字来看,这里确实不单单是一座教堂而已,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市民来休闲,放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