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秋季浙江自驾游(7日8日)之仙都景区、佛堂古镇

孙家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仙都景区(7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仙都,位于浙江省缙云县,因唐玄宗李隆基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乘兴御书“仙都”两字而得名。景区总面积5.23平方公里,由鼎湖峰、小赤壁、仙都观、倪翁洞、朱潭山五大景点组成。仙都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人文荟萃,名胜遍地,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美誉。</b></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去鼎湖峰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一路上,只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边树木粗壮,挺拔葳蕤,繁茂的枝干,曲虬纷披,绿苔森森,鲜花娇艳。翠峰环绕着碧水,石桥、青山、秀水,</span>身临其境,如梦如幻,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矴步桥横垮于白溪之上。此桥和板堰、练溪三座矴步桥为浙江省文保单位。矴步桥始建于清朝。全长77米,宽为077米,高为0.8米,44孔,,每孔用长1.5米,桥上并列铺两条宽0.4米、厚0.2米的两块条石,架在立着的石柱上。</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又名独峄、丹峰,俗称石笋。鼎湖峰东峙步虚山,西临练溪水,底部面扣24689平米,顶郭面积710平米,高170.8米,拔地参天,凸现阳刚之气。它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也是仙都的标志。</p><p class="ql-block">鼎湖峰为一亿六千万年前火山喷溢堆积的流纹岩台地,经地质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柱峰奇观。它状如春笋,直刺云天,被誉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站在鼎湖峰下,仰望其巍峨的身姿,不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没走多远。便来到了到仰止亭。到了仰止亭离黄帝祠宇也就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来到仰止亭的另一面,斗拱中间大横匾上写有“天海遨游”四个大字。相传当年轩辕黄帝巡行天下,见仙都山若腾龙,水似游龙,土呈五色,紫气如虹,就在此地铸鼎炼丹。</p> <p class="ql-block">驭龙亭于碧绿的龙潭池上,颇为气派。只见这仿古建筑:四边套,八边形,十六柱,十字歇山顶,朱楹乌瓦,檐牙高啄”,古色古香中透露着建筑古文化中“四面八方”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p> <p class="ql-block">九九丹成之日,忽见神龙伏首而迎,帝与臣民挥泪而别,在这驭龙亭前,驭龙升天。</p> <p class="ql-block">享受一下先帝升天的福地仙气,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看到的鼎湖峰,就像夸好时上翘的大姆指,直夸仙都的福地仙气。</p> <p class="ql-block">黄帝祠宇,前身是东晋咸和年间的缙云堂。唐天宝七年唐玄宗李隆基敕改为黄帝祠宇。毁于清末。1998年重建。黄帝祠宇与陕西的黄帝陵遙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格局。</p> <p class="ql-block">跨过宫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颇具盛唐风格、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长廊,居中矗立于高台之上的是一座重檐翘角的两层楼台建筑,下层横匾为"軒轅殿",上层匾额为"天下第一殿",瑰丽雄伟,庒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老哥俩席地而坐亲切交淡着,准备欣赏轩辕祭典表演。</p> <p class="ql-block">轩辕祭典表演开始。,长号鸣天、击鼓撞钟、敬上高香、敬献花篮、敬献美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高唱颂歌、乐舞告后,司仪宣布“礼成”,轩辕祭典表演结束。</p> <p class="ql-block">看完祭典表演,我们没有继续爬山登顶,而是沿着鼎湖峰前的好溪岸往前走,穿过花园岙的杨风林便来到了朱潭山。</p> <p class="ql-block">横跨在好溪上的板堰桥是一座75孔低水位单梁凝灰岩石板梁丁步桥。桥因村名。丁步桥长150米,宽仅0.8米,高0.8米,倒梯形长条石为柱,柱头采用双向倒燕尾溪榫卯,上铺石板,0.6米宽的桥面,这种古老丁步桥现存已不多,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是山下看鼎湖峰最佳处,朱潭山因朱熹而名,朱熹曾在仙都讲学,闲暇之余常游于碧潭、山野之间,后人把其所游之潭、山、名为朱潭山。</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的经典名作应是这风景加老农牧牛。可惜今天没有表演,所以只能是朱潭山加游人了。站在这里观赏鼎湖峰全景,一柱鼎立于溪水滩林中,溪水漫漫,青山妩媚。步虚山于旁稍高于鼎湖峰。真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美景,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边的鼎湖峰近景!</p> <p class="ql-block">出了朱潭山我们驱车至交通车的倪翁洞站,徒步走向倪翁洞。这是途中所见的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临近倪翁洞的溪边有个问渔亭。问渔亭临溪而立,为观水之佳处;它的顶部还是蛮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问渔亭顶部特写。</p> <p class="ql-block">只怪事先没做好功课,所以到了倪翁洞一晃觉得没什么就回了。其实倪翁洞本身与他后面的书房岩宕等十分耐看耐玩,这一切都只有以后有机会时补上了。</p> <p class="ql-block">独峰书院有称为宋元八大书院之一,现在这个位置是清同治十年选今址重建。书院属晚清建筑风格。占地1200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独峰书院幽静深邃,弥漫着传统文化之气息。。</p> <p class="ql-block">走过济川桥便进入了下一个景点~小赤壁。</p> <p class="ql-block">小赤壁,古时又名白岩。因临溪一面绝壁陡峭,红白相间,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p> <p class="ql-block">小赤壁一带有15处摩崖题刻,其中宋代三处、明代二处,其余为清及近代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义乌佛堂老街(8日)</b></p> <p class="ql-block">佛堂老街,俗称“直街”,位于佛堂镇的“新市基”,长2000多米,是一条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商贸老街。我们自驾从佛堂老街的新市基入口处进入。</p> <p class="ql-block">老街基本上保存着古代市井的风貌,这里巷弄窄而弯曲,街面由鹅卵石铺就,沧桑而不失清雅。木排门的店面屋为两层楼结构,且多是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建筑。从老街古建筑上的牛腿、窗棂、砖雕石刻上即可窥见它当年昌盛的痕迹。街上各种美食店铺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的新华剧院仍是佛堂最鲜明的文化地标,剧院内摆放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常见的四方桌椅,时常会有本地戏曲表演。</p> <p class="ql-block">佛堂老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活着的老街,许多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的老式用具,在这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店老板正在应客户要求焊接水壶的壶嘴,这种在上海几乎绝迹的镜头促使我按下快门锁住这古老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冲进这现代元素的霸王茶姬虽有点显得突兀,但也是活力所显!</p> <p class="ql-block">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清风商埠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这个新建的牌坊位于江边,盐埠头最靠近当年码头,所以也是当年商业最兴旺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佛堂老街临近义乌江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堂古镇万善浮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万善浮桥"之名寓意着对善良行为的赞美。这座浮桥最初是由20条松木舟拼联而成的。在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末期消失,2017年,当地政府筹集民间资金捐资建桥。新的浮桥采用了现代技术和材料。新的浮桥全长130米,宽4.5米,由20艘船连接而成,成为佛堂古镇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万善亭及挽澜亭。两亭相对,中有浮桥相连,亦为难得的风景。只是现在万善亭二面的匾额上书写的都是"泽被稠川“四个字,</p> <p class="ql-block">挽澜亭上可欣赏义乌江两岸风光。“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p> <p class="ql-block">佛堂伏虎桥是义乌江上的一座古建廊桥,总长204.8米。2018年7月重建,2020年完成。它采用水桥式廊桥主题和古建筑风格,实体建筑为木构架结构,由牌楼、长廊、八角亭等组成。</p><p class="ql-block">伏虎桥与义乌江沿河佛堂老街景观、远处万善浮桥交相辉映,成为佛堂古镇独特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万寿亭的北面广场上应是待开发的一大片空地,现被利用作大型商场,进口的地方搭了个舞台,许多小青年在台上自娱自乐。各类小商品各种小吃琳琅满目,人流摩肩接踵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后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浙江自驾游分了5个篇章完成了。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王、徐、沈三位老师的大力支持,美篇中部份采用了三位老师的照片和小视频。谢谢三位老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