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琼瑶和金庸一样堪称百年一遇,这一对繁衍自江南书香世家的亲戚,不约而同地造就了20世纪后半叶华文世界里“男看金庸,女看琼瑶”的阅读神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琼瑶离世勾起《台风登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4日下午时分,我看到手机视频上接连不断地出现台湾女作家琼瑶阿姨自杀身亡即选择实行善终权的消息。琼瑶阿姨以这样最琼瑶的方式翩然离世,举世唏嘘!</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以书为业几十年的人,对台湾女作家琼瑶阿姨自然并不陌生。琼瑶阿姨是没上过大学的作家,我是个没上过中学的文化人。我年少时丧父失学进迁明企业三标厂谋生,工作之余在成品库的木制屋顶下钻研的就是眼前的生活和所能找到的当代文学。</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24年前的2000年6月曾在卖书笔记中写过一篇长文名为《台风登陆》,就去找出来看,其中写到:</p><p class="ql-block"> 台风,形成于海峡东岸一股最强有力的旋流,直奔西海岸,通贯广袤的山区和平原,以海洋的潮湿、雨露和新鲜,冲击闷热和停滞的空气,对中华大地的气候起着有力的调节作用。从八十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台湾文学作品抢滩大陆,恰似这台风登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大陆,1979年中国人正忙得很呢,还根本就轮不到台湾文学来冲击。大陆正忙着给刘少奇、彭德怀、陈毅、贺龙等文革中冤死的“老一辈革命家”平反;正忙着给张志新、遇罗克、四•五运动平反;正忙着纠正数以千万计的冤假错案;正忙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七年的文艺黑线”刚刚撤消,一大批刚摘下“文艺黑帮”帽子的作家,刚刚重返文艺舞台,被压抑了整整三十年的现实主义文学正以三十年一遇的井喷涌出。一大批的右派作家、知青作家正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在大陆读者面前,让人目不睱接。这时的大陆读者,关心自己大陆的文学都来不及,哪还有空去管海峡对岸的台湾文学。已形成台风之势的台湾文学,只好乖乖的“龟缩”在一个小小的台湾岛,等待以后的时机了。都等了三十年了,再等几年又有什么关系?何况还用不了多久。大陆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井喷在两三年间就喷得差不多了,紧接着便后继乏力,一个让台湾文学台风登陆的时机就这样来到了。</p><p class="ql-block"> 最先登陆的第一号台风是琼瑶的言情小说。</p><p class="ql-block"> 琼瑶,原名陈喆,湖南衡阳人,1938年出生于大陆四川成都。她的祖父陈墨西能以一封文采斐然的代子求婚的信就赢得她父母的婚姻;她的父亲陈致平能以人才品貌征服北京的大家闰秀的女学生。家学遗传给她从事文学创作的天分,她的母亲又遗传给她浪漫的天性。</p> 抗日战争期间,颠沛流离的逃亡经历,很早就把生死爱恨写进她童年的人生经验之中。1949年夏天,琼瑶一家从广州乘船到台湾。当时她们也许不知道,这是琼瑶最重要的转折点了。正是这一去,可以使陈喆变成琼瑶。如果没有这一去,陈喆永远都成不了琼瑶,后面的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到了台湾之后,琼瑶一家的经历仍有许多磨难,琼瑶的感情经历是有很大的波折,但毕竟在1963年25岁的琼瑶写出了《窗外》后,恰好有一个享受出版自由的出版商平鑫涛慧眼识珠,把她推了出去,而六十年代经济初稳之后有闲情逸致欣赏爱情小说的台湾青年女子热情地接受了她。而这些,正是琼瑶成功的必备条件。 从1963年的《窗外》起,到1983年的《失火的天堂》,二十年间琼瑶写出了整整四十部言情小说!且全部出版,并受到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这在大陆是不敢想象也根本就做不到的事。琼瑶的言情小说在台湾也并不是没有批评和非议的。有人说她“爱情至上”,“精神麻醉”,有人说她“自我重复”,许多“局限”,李敖甚至说她“没有‘窗’哪来的‘窗外’”?这都没关系。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这都是正常的。关键是必须让她有生存空间,不能把她除掉。能够包容,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的标志。既然这个世界能容纳得下那么多的虚伪、丑恶甚至暴力,为什么就不能容纳琼瑶在历经磨难后对爱的一点点真诚的呼唤呢?台湾容下了琼瑶,这就是台湾值得称道的地方。<br> 如果说,《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是英文世界里的顶尖级的“写情圣手”,那么,台湾的琼瑶应该算是华文世界中顶尖级的“写情圣手”。琼瑶,写遍了爱情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如果爱情在这个俗世里并没有占领整个世界,可在青年女子心中,爱情就是她的整个世界。琼瑶的一枝笔,正好就构筑了一个这样青年女子的感情世界。所以涉世未深的青年女子,一旦钻进了琼瑶虚构的世界就再也不想出来了。对于呆在那里面的青年女子来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理解她们的人不是父母亲,也不是兄弟姐妹,还不是朋友,甚至不是情人或丈夫,而是“琼瑶阿姨”!只有“琼瑶阿姨”是她的知音。这就是琼瑶的言情小说之所以畅销的原因所在。有的明知这是“精神麻醉品”,但能用她来减轻一点、忘掉一些俗世的痛苦和烦恼,获得暂时的自我解脱。<br> 琼瑶小说还有独具的艺术特色。琼瑶基于渊源家学,那种藏于血缘之中的传统文才,她的文笔优美、生动、传神,所到之处尽是华章丽句。她的歌词和影视剧创作,更显示深受古典诗词和古典戏剧的影响。这个童年就有模有样地写剧本的琼瑶,年长之后的小说里戏剧因素非常多。完整的故事、激烈的戏剧冲突、出人意外的突变、精彩的对白、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等等,在小说里一应俱全。她的小说,几乎不加多少改动就可搬上电影、电视。琼瑶的小说走红后,据此改编的电影、电视也同样走红影视两界,其原因就在她小说中的戏剧性因素。琼瑶还擅长刻画心理,小女孩和青年女性的心理被她写得唯妙唯肖。这三种特点,构成琼瑶小说的艺术特色,给她构筑的女性感情世界赋予美丽的外形。<br> 八十年代初的大陆读者,在禁欲主义文学里干渴了三十年。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寻找爱情,简直比在沙漠里寻找甘泉更艰难。《青春之歌》、《苦菜花》里的一星半点的爱情,犹如困难时期一大锅汤中稀有的几点油花。到“文化大革命”时,又成了“小资产阶级的情调”。《沙家浜》里只有阿庆嫂,不见“阿庆”;《龙江颂》里的江水英,年纪不小却没老公,不知是姑娘还是寡妇?所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个资产阶级的小姐冬妮亚,几乎成了这一代人的“梦中情人”……1979年后的现实主义文学大潮中,有了一些爱情,但那还只是作品的“味精”。在《天云山传奇》里,爱情是去承受苦难的支柱;在《牧马人》中,爱情是号召知识分子不出国的放风筝的那根手上的线;在《情未了》里,爱情只是往上爬的台阶;在《甜蜜的事业》里,爱情是宣传计划生育的工具……女作家张洁说了声“爱,是不能忘记的”!居然还引起争论和批评……在这个刚过没多久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时期,靠大陆作家创作出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来满足读者的需求,是赶来不及,也等来不及了。<br> 八十年代初大陆读者的心田,是一片爱情的旱地。那龟裂的土层张开着口子,在朝天呼唤和期待爱情小说春雨般的浇灌!而台湾琼瑶的言情小说正是这样的文学作品。大陆读者这时最渴望的就是琼瑶这样的言情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最能征服的正是处于爱情饥渴状态下的大陆读者。于是,历史的最佳时机到了。台风开始登陆!<br> 琼瑶的言情小说最早是以小报小刊的方式走向大陆读者的。琼瑶的几十部言情小说被缩写成几十个或凄婉哀叹,或美妙动人,或皆大欢喜,或悲痛欲绝的爱情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陆的读者。想不到还有这么美妙的爱情故事?小报小刊被查禁之后,跟着再出的是盗印本。琼瑶的这第一号台风,就这样刮遍中国的角落,征服了中国怀春的妙龄女子……从情窦初开的少女到带着儿女的少妇,从小学高年级的小女生到大学里的女大学生,从正坠爱河的热恋女子到儿女都快结婚的中年女性,几乎都是琼瑶小说的读者。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北大的某博士开课时念出他的同学以琼瑶小说的书名排成的四句诗来证明八十年代琼瑶小说在大学里的风行,都还能获得如潮掌声。可见琼瑶小说的影响之大。那书名联成的诗是:“匆匆太匆匆,几度夕阳红,心有千千结,窗外剪剪风。”<br> 我当时钻研浏览的当代文学,自然少不了香港的金庸和台湾的琼瑶。正是因为对当代文学的熟识,特别是华文圈中有金庸武侠小说和琼瑶言情小说的存在,维系着阅读金字塔的最大读者量的基数,我才敢在1988年时从三标厂跑出来开书店。在那个纸质阅读黄金时代的末期,已经开始初涌“男看金庸,女看琼瑶”的潮头了。一本书均价已经从1979年的约1元涨到1988年的约3元,租书一天3角。<br><br> 我心目中的琼瑶阿姨<br><br> 1988年,琼瑶回大陆探亲,与北京的作家出版社签约正式出版她的小说……我书店里的琼瑶书,早期是大陆盗版的,后面就有作家出版社正版的了。我知晓琼瑶的《窗外》是从小报开始,再看的是盗版书。而九十年代初看的琼瑶自传《我的故事》,就是作家版的。<br> 九十年代初,琼瑶的电视连续剧走红海峡两岸。到1999年的《还珠格格》创出中国电视收视率的高峰,小燕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扮演者一夜之间身价千倍。<br> 1996年,作家出版社合约满期后,琼瑶又和花城出版社签约出版《琼瑶全集》,洋洋洒洒50册!这个版本在世纪之交那几年里一直在我书店里留有一席之地。我现在自家书房里还收藏着的一套就是花城版。<br> 这篇《台风登陆》当时想写一组,琼瑶之后还写了古龙、柏杨、李敖、龙应台,三毛,原还想一路写下去,结果半中间写到席慕蓉就停下了。如今让我感慨的是自己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个性,40多年前的1980年代是这样,20多年前的2000年代又是这样,让我买书号出书不爱干,结果文稿一放就放了这么久。<br> 随后几天,手机视频上琼瑶离世的反响空前绝后的热烈,结果让我做手上题目要参考的那些官样文章都提不起精神来看,时间大都花在更接地气的手机视频上,内容多为悼念琼瑶,而且大多配乐都是姜育恒演唱的《梅花三弄主题歌》:“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不时看出泪花。<br> 我一个大男人能几次看到流泪,是像前一段时间各地的人们在巡演的刀郞演唱会的歌声中听到了自己的命运与悲伤一样,那种“初听不知曲中味,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受异曲同工地作用于50后、60后、70后乃至80后们的心身上。人们其实是在凭吊一个属于琼瑶阿姨也属于一众红尘痴情者们的时代,就这样跟随着琼瑶阿姨的翩然离世无奈地雪花飘落般逝去了。<br> 有天看到邓象占先生在美篇上点赞,点出来看才知道是给第二十八章《三元去台的文化血脉》。估计他是有朋友跟他讲了才知道并点赞的。我自己在悼念琼瑶的这个节点点出来看,跟台海两岸的大文化背景,跟琼瑶的成功与我辈的底层挣扎形成强烈反差的对比,无处言说的悲凉袭上心头。<br> 悼念琼瑶的小视频看多了,感觉自己也要再为她写点什么。二十多年前写卖书笔记时就在《台风登陆》中专门为她写了一个篇章,在《让历史戏说现实》中也写到她电视剧创作上的《还珠格格》前后的神迹。这下在《这块土地的灵魂》第6部快结尾的时候,按理是要写到她的逝世。<br> 就这样,琼瑶阿姨翩然离世勾起的万般思绪一连几天独自汹涌地往下奔流着。12月10日这天,我从书架上拿琼瑶自传《我的故事》来重看总序、后记、开头和《窗外》以后的部分。 往事涌上心头。因为我是50后,琼瑶书台风登陆的八十年代我的三观已经定型了。我的文学观念不是中学和大学课本给我的,而是我自己在坎坷命运和自学长路上去探索来的。我认为生活才是最伟大的作家,作家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生活造就出来的。我年轻时钻研了很多自传体小说,在1980年也写了一部2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在苦难中奋斗》。深更半夜在三标厂成品库那张大办公桌上奋笔疾书时,写到动情处,趴在桌面稿纸上哭!写了初稿后因没条件不爱往外拿,转头去钻研中国当代文学史和中青年作家。所以,我后面会在命运的安排下去转而卖书为业。正因为如此,琼瑶的那么多小说,我最喜欢的是她带自传体的《窗外》,而且认为最好的部分是跟真实生活贴得近的生活即前面大半本(1-13章),后面用小说笔法杜撰的结尾那一小部分(14-17章)并不好;真正好的是琼瑶在自传《我的故事》中写到的老师的真实经历。 近期,就有网友贴出蒋仁老师的照片和经历:蒋仁是琼瑶在北二女读书时的高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温文儒雅,颇有文人的气质,讲课的时候略带湖南腔的口音将课本巨细靡遗地仔细讲解,板书也写的很工整。琼瑶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但理科方面不尽人意,常在家被母亲数落,便在周记上发泄。蒋仁会在周记上批示予以同情及安慰。久而久之二人产生情愫。琼瑶母亲得知此事后坚决反对,甚至拿着两人合写的日记告发蒋仁。致使蒋仁被学校辞退,无奈离开台北,前往乡下任教。蒋仁被调离后与琼瑶被迫分离,虽曾与琼瑶相约,但为了琼瑶的未来他最终拒绝赴约。与琼瑶分手后蒋仁独自生活,一直保存着为琼瑶准备的嫁衣。他后来境况清贫,长期酗酒。在琼瑶与平鑫涛结婚的当年,蒋仁去世,享年66岁。他走时,穿的是用琼瑶的钱买的寿衣。得知蒋仁老师去世的消息,琼瑶哭了好几天。 <p class="ql-block"> 在90年代初看到《我的故事》后,我就认定这本琼瑶自传《我的故事》比她所有的言情小说都要更好。琼瑶的言情小说可能过度美化了爱情,但琼瑶在经过了那么多的生活磨难后还能“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般把她希望的爱情的美展示给读者,不也是一种举世罕见的美吗?!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假恶丑,独缺真善美。滚滚红尘,芸芸众生,熙熙攘攘,不是利来,就是利往,一切都是利益,哪有什么爱情?!就是因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人心的沙漠上才需要爱情的幻相来望梅止渴。偌大的华文世界总得有一个琼瑶这样还相信爱情的爱情造梦家得以存在的立锥之地吧!这正是天佑琼瑶的因由所在。20世纪上半叶报纸盛行,催生了张恨水“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到了下半叶在有条件的地方自然也会有杂志出版社推举出新派言情小说来满足读者需求。</p><p class="ql-block"> 琼瑶妈妈袁行恕生下了琼瑶这个天选之女,但这个来自书香世家的大家闺秀在女儿的教育上却看走了眼。她对琼瑶的偏科和高考落榜反应过度,对女儿师生恋的对象蒋仁老师下手过激,直接导致蒋仁老师后半生的不幸境况,让人叹惜。如今,琼瑶阿姨的一生已经落幕,纵观琼瑶一生,发现琼瑶是千里马的第一伯乐是蒋仁老师,最爱琼瑶的也是蒋仁老师!如果当初琼瑶高考失利后跟的不是庆筠而依然是蒋仁老师,以这一对师生的才华,自能在台湾文化市场开掘出一席之地,师生联手版《窗外》会比琼瑶单飞版《窗外》更加出彩!</p> 琼瑶妈妈看错了蒋仁老师,但她看平鑫涛倒是很精准的:“他不会离婚的!母亲说,“这种男人我了解,又要家庭,又要儿女,又要事业,又要风流,又要名气……他什么都要,最后,毁掉的是你!等到你才气用完了,不是‘女作家’他不能用你来巩固他的事业了,他会再找一个比你年轻的女作家,然后把你一脚踢开。”“那个男人三天两头往我们家跑!你也不怕人言可畏吗?为了你的名誉,和这个人保持距离!不是我要干涉你的生活,你要知道,这个社会是残忍的,如果他追求你,社会不会指责他,会来指责你!出轨的男人都让女人来背黑锅!你现在能够独立,也会赚钱,年纪轻,根本不需要任何男人!你如果够聪明,跟他之间公事公办,不要让他得了便宜还卖乖!”网友在推出时还特地标上评语:“琼瑶妈妈眼光毒辣,只是深情常被轻视”。 <br> 琼瑶影视剧的历史地位<br><br> 在20世纪下半叶的华文世界里,琼瑶的言情小说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样不仅在纸质阅读中创下空前盛况,也在影视剧中两石激起千重浪。<br> 在网上检索显示,琼瑶的影视剧改编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br> 小说创作与早期影视化:琼瑶首先以小说创作成名,她的多部言情小说在台湾轰动一时。从1965年的电影《婉君表妹》开始,琼瑶小说逐渐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到1983年的最后一部电影《昨夜之灯》,20年间琼瑶小说改编的电影多达50部。<br> <p class="ql-block"> 进军电视圈:1986年,琼瑶与第二任丈夫平鑫涛成立了怡人传播公司,并推出了30集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这是首部由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台湾华视首播后大获成功。</p><p class="ql-block"> 两岸合作与大陆发展:1989年,台湾当局开放影视业赴大陆取景拍摄,琼瑶立即响应,成为第一个前来大陆实景拍摄的台湾制作人。1990年,琼瑶剧在大陆盛行,如《婉君》《哑妻》《三朵花》和《雪珂》等剧都是在大陆实景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琼瑶剧的特色与影响:琼瑶剧以其“爱情至上”的主题、离奇曲折的情节和强烈的家国意识著称。这些剧作不仅满足了当时大陆观众对情感自由与解放的需求,也提供了至情至性的爱情想象。</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琼瑶的影视剧改编历程是从小说创作起步,逐步扩展到电影和电视领域,特别是在两岸文化交流加强后,在大陆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形成了独特的“琼瑶热”现象。</p><p class="ql-block"> 琼瑶阿姨离世后,有网友做视频深度解读琼瑶是如何影响中国影视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019年,琼瑶在给亡夫平鑫涛的悼词中写道:“我们的相遇是我的命,还是我的缘,亦或是我人生的劫?”人生不就是这三样东西组成的吗?没错,“命”、“缘”、“劫”这三个字不仅是琼瑶写作的全部主题,也是她自己一生都绕不开的关键词。1963年,《窗外》首版1000本一售即空,同时也拯救了经营不善的皇冠杂志。十年后,《窗外》改编的电影更是一举捧红了19岁的林青霞和27岁的秦汉。在《窗外》小说出版后,商业嗅觉敏锐的平鑫涛就不断督促琼瑶继续写作,尽快写作。琼瑶一口气出版了《烟雨蒙蒙》《幸运草》,《六个梦》《几度夕阳红》,从此开启了自己长达30多年的创作高峰期。纵观琼瑶的全部写作生涯,她一共创作了66本作品,那其中65本书的版权都曾归属平鑫涛的皇冠出版集团。最后改编成50部电影和34部电视剧。接连捧红了林青霞、林凤娇、秦汉、刘雪华、马景涛、肖蔷、归亚蕾、陈德容、小燕子、林心如、范冰冰、蒋勤勤、马伊莉、陈红、秦岚,她捧红的这一众帅哥美女,对此后中国两岸三地娱乐圈的影响之深远,唯有金庸能比肩,但是无人能超越。当年《还珠》3的网络播放版权是三千万,而《甄嬛传》的网络版权是两千万,足以证明琼瑶IP的含金量之高。都说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琼瑶就是最早制定言情剧标准的那个人。</p> 由于不满制片方对自己作品的胡乱改编她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亲自把关影视作品的质量。选角一定要好看,一定要经得住大特写镜头,因为在四十年前彩色电视都是个稀罕物,电视屏幕的清晰程度也只能把特写镜头和夸张的肢体动作看清楚。场景不必太多元,以对话辩论推动剧情发展,剧情围绕女人的命缘劫悉数展开。封建家庭或家境贫寒是女主的命,自尊自强自力更生是女主改变命运的机会,而身份地位悬殊的男人和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情感是女主绕不开的桃花劫。当然如果是以我们今天的评判标准去看琼瑶剧,或许会用低级的恋爱脑、庸俗的苦情戏、主人公总是周旋在儿女情长这些事情来简单概括故事内容;但是爱情它毕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情感共鸣。琼瑶剧的精神内核并不是言情这么简单,琼瑶剧在八九十年代能够热播,一方面得益于商品经济的浪潮,电视的普及和通俗文学的兴起,更重要的是,迎合了当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p class="ql-block"> 琼瑶的叙事风格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美,更兼具了那个年代朦胧诗意的象征。就连他给作品取名字都是引经据典,比如《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月朦胧,鸟朦胧》,《一帘幽梦》,《梅花三弄》。琼瑶剧里的台词也是多用排比和比喻,价值观输出通过双方辩论的形式呈现,再加演员非常夸张的表演,使得故事情节非常深入人心。而且最重要的是,琼瑶的故事内核总是在反封建,女主不是马里苏式的傻白甜,等待男性的爱情的拯救,而是勇敢的追求爱情,寻找自己。所以人们会反复的爱上琼瑶剧里的那些女性角色,而不像现在的很多影视剧,看似爱你,实则都是男性角色在获利。至于现在大众对琼瑶剧价值观的批判,是现在批判琼瑶剧的观众和当年看琼瑶剧的观众之间,实际上是隔了至少20年的鸿沟。新世纪以来,娱乐文化产业更加丰富,价值评价更多元,日韩欧美等多重文化和消费主义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新时代的价值观和80年代父母的爱情观相悖是很正常的事。</p><p class="ql-block"> 放下手机,我心想,琼瑶死了,我们老了。现在的人不再相信爱情,只相信“爱钱”。现在言情剧的套路已经是各种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霸道总裁爱上我”了!真是:金庸之后再无侠骨,琼瑶之后再无爱情。50后们,洗洗睡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琼瑶花葬前后出版界的豪门恩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1日是琼瑶阿姨在台北阳明山花葬的日子,在手机视频上看到被直播的那个场面。我跟所有的网友一样,看到琼瑶阿姨的继子女也就是平鑫涛的三个孩子没有出现。</p> <p class="ql-block"> 琼瑶阿姨写了一生的情爱故事,她一支笔封神言情小说,仅70本小说,55部电影,500集电视剧,身价超25亿,让离世时她自己的婚恋历程就成了最大流量的言情故事了;遗憾的是,因为牵出了平鑫涛的一纸遗嘱让琼瑶阿姨“三年养伤血淋淋”,也让琼瑶粉丝们梦碎一地,更是让平鑫涛自己从华文圈第一护花使者变成了“史上最大杀猪盘”!如今,琼瑶花葬继子女缺席,活生生地在世人眼前上演了一出华文出版界的豪门恩怨,比琼瑶剧还琼瑶剧!</p><p class="ql-block"> 这天,我大部分时间是在看手机视频,上面的内容也多是琼瑶。我有很多感触,却是很多说不出的话。后面便看1996年花城版《我的故事》“二十岁”等。心中充满了一种“人间再无琼瑶,世上哪有爱情”的悲凉,还有平家两代给我这样的琼瑶超级粉丝带来的精神世界的坍塌!</p><p class="ql-block"> 12月12日上午还是看手机视频,仍是琼瑶为主。这几天浸泡在琼瑶逝世引发浪潮中,有想像去年郭宝昌去世一样得写一篇,在这最阴冷的2024年的寒冬,写一篇笔记送别琼瑶和那个纸质阅读的时代。我开始新建文档,将琼瑶离世以后时段的生活贴上去,再开始先剪点前面的。后面还将《台风登陆》前两节也贴上去。</p><p class="ql-block"> 12月14日一朋友连线,聊天时讲前两年在某地买的房子降了约三分之一。没办法,大环境如此。我们三明和厦门乃至北京都大抵如此。30多年前开书店租琼瑶的言情书是一角一角钱的掙,现在房子跌价是十万十万的跌!</p><p class="ql-block"> 12月16日,网上有小视频披露:琼瑶的继子平云说,他们平家应该拥有琼瑶作品一半的版权。理由是平鑫涛是琼瑶的老公,对琼瑶的作品贡献很大。可琼瑶的儿媳妇何秀琼在婆婆走的第二天,就火速收回了71部作品的版权,一点面子都不给平家留。</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网上有一视频很精辟,照录于此:纵观琼瑶和平家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有网友的评论还算精辟,平以爱的名义,以婚姻的方式经营事业。不过呢,琼瑶也得到了一场盛大的恋爱秀,真情还是假意,估计她自己也有点数,她要的爱情,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有人愿意帮别人圆梦,平给他的恋爱秀,对她也算上上之选了。值得庆幸的是,她一直有创作的激情,有讲故事的能力,如果半途才思枯竭,那她的人生也就完了,她就不值得平继续感情投资了。这话很清醒,人性大概如此吧。什么是爱情?在血脉亲情面前都不堪一击似的。所以做了父母内心深处更爱自己的子女,留财产是最好的印证。</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则,好像是一80后女博主的视频,看到有两个版本,这里是后一个:琼瑶热度高居不下,先是骚到林婉珍,又骚到了平鑫涛,现在已经骚到了平鑫涛的子女。据说平鑫涛的儿子平云已经把皇冠出版社改为了春光出版社。网友讽刺挖苦他说这个名字改的好,还没有到春天就亏光了。按理说在重组家庭中孩子是受伤最大的人,孩子也是最值得同情的对象,为什么反而被网友讽刺挖苦呢,是网友是非不分吗,这可能和他们的表现有关。当年平鑫涛和林婉珍离婚和琼瑶再婚时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很快就接受了琼瑶,亲切的称琼瑶为阿姨,并全部在皇冠集团任职。这不得不让很多人认为,这是琼瑶身上巨大的商业价值决定的。当然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没什么好指责的。有的子女会表现的激烈一点,坚决不肯接受父亲的现任妻子;有的觉得感情的事情很难说,很平静的就接受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子女都要苦大仇深的为母亲鸣不平。80年代后期,琼瑶出版了自传《我的故事》,里面大量描写了他和平鑫涛的感情经过,但不管是平鑫涛的子女还是林婉珍都没有出来发表任何看法。到了2004年,平鑫涛出版自传《逆流而上》,对前妻林婉珍只字未提,仿佛生命中从来没有这个女人出现过。但他的子女和林婉珍也没有任何人出来说话,直到2018年平鑫涛失智,他的子女和琼瑶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写公开信指责琼瑶当年破坏了他们的家庭。林婉珍出版自传《往事浮光》剑指琼瑶,一度成为当年的新闻。这让很多人觉得,这么多年不声不响,心里有利可图,现在没利可图了,突然翻脸,吃相未免太难看了。站在平鑫涛子女的角度,他们讨厌琼瑶,甚至恨琼瑶都是可以理解的,不管他们什么时候出来指责琼瑶都没问题,那为什么会被这么多人指责呢?第一,他们这么多年靠着琼瑶实现了阶层飞跃,原本以他们自己的能力可能最多就是中产阶层,但因为琼瑶直接进入富豪阶层。很多关系一旦有了深度利益捆绑,有些话就没有资格说了,因为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一点而言,邵逸夫的子女不接受遗产被所有人都赞一句有骨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始作俑者是他们的父亲平鑫涛,但是他们只字不提父亲的错,把所有的一切都怪到琼瑶身上,显得有失偏颇。就好比一个女人遭遇了背叛,一句话都不指责自己的老公,却把所有的错都怪到另一个女人身上,是一个道理的,最起码也要各打50大板才对。第三,琼瑶错付了五十几年,除了法律规定的最低份额,其实平鑫涛一分钱都没有留给琼瑶,很多人都为她不值。而平鑫涛的子女作为实际的既得利益者,本来已经两两相抵,多说一句话都已经是错了。当你享受了别人带来的好处,获得了实际的财富,即便这个人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你也已经失去了指责对方的立场,除非你不要这个人带来的利益。这个社会很公平,你得到了什么,就要付出什么。当一个人既要又要还要的时候,招来的就是骂名了。</p> <p class="ql-block"> 12月19日在网上看到一视频《平鑫涛的三个孩子给琼瑶阿姨的信》:“亲爱的琼瑶阿姨:/我们是平鑫涛的孩子,今天鼓起勇气给您写信。”信中施放的是一种后辈的歉意和求和的善意。信的最后是:“如今,我们只能在这封信里倾诉。阿姨希望您在天堂能听到我们的心声,原谅我们曾经的幼稚。愿您在天堂安息,那里一定充满了美好与宁静,没有尘世的纷扰与纠葛。/平鑫涛的三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这封信不知是真是假,很有可能是假的,但我希望是真的,即便不是真的也希望以此为镜,顺坡下驴。否则,举世无双的红尘有爱、互相成就的文坛佳话已经翻盘成豪门恩怨杀猪盘了,还再愈演愈烈,就比琼瑶剧还更狗血,让亿万琼瑶粉丝们看了心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十二月四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