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在潮汕</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你会被一座座黄顶的民居所震撼,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皇宫。这些建筑不仅美观,而且坚固,每次踏入同一条街巷或同一户人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b>潮汕民居的奥秘</b></p><p class="ql-block">“潮州厝,皇宫起”,潮汕民居仿照皇庭式样建造,并使用皇家专用的黄色。城乡居民都有浓厚的氏族观念,建筑以姓氏宗祠为中心,形成围寨格局,彰显出潮汕地区的氏族底蕴。</p><p class="ql-block">潮汕的建筑样式多种多样,有“下山虎”、“三壁连”、“四点金”、“五间过”、“驷马拖车”、“百鸟朝凤”等,既美观又坚固。漫步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岁月沉淀下来的家族故事。</p> <p class="ql-block">潮汕民居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揭阳、汕头)的传统民居建筑,属于闽海派闽南系潮州匠派。这里的人们多聚族而居,在沿江沿海的平原地带,经济较为发达,许多望族也多聚居于此。城乡居民有着浓厚的氏族观念,这在聚落建筑上体现为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彰显着家族的凝聚力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从北宋开始,潮汕房屋建设大量使用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作为材料,版筑技术盛行开来。石材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梁枋之上,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至今仍能在潮汕民居中找到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的房屋形制丰富多样。</p><p class="ql-block">“竹竿厝”规模较小且布局狭长;大型民居则有“下山虎”、“百凤朝阳”、“四点金”、“五间过”、“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多种形式。这些建筑群遵循中轴对称、向心围合的原则,以天井为核心,构成古时世家大族居住的“府第式”民居体系在潮汕地区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四点金民居形式</p> <p class="ql-block">“四点金”是潮汕风俗中的独特建筑,因四角各有一间形如“金”字的房间而得名。这种建筑格局与北京四合院有些许相似之处。外围通常设有围墙,围墙内有阳埕和水井,大门两侧有“壁肚”。进入大门便是前厅,两边为前房;穿过前厅,映入眼帘的是空旷的天井,天井两侧分别设有厨房和柴草房;最后是后厅,也就是大厅,这里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供长辈居住,小辈若住进去会被视为不敬。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统。</p> <p class="ql-block">下山虎民居形式</p> <p class="ql-block">“下山虎”的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一些,少了两个前房,其余部分基本相同。它还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的情况被称为“龙虎门”,也有只开正门而不设边门的情形。这种形制十分古老,其前身可以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以及《游春图》中找到影子,与云南白族的“一颗印”住宅也有几分相似。行走在这样的建筑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威严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驷马拖车民居形式</p> <p class="ql-block">“驷马拖车”又称为“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因其外形像四匹马拉着一辆马车而得名。它的中间部分是由两进或三进式的祠堂建筑组成,两边有相互对称的四座四点金分列两旁,并且有后巷、后包厝和花巷相通。家庙的平面结构与百凤朝阳式大院主体类似,只是门厅两边的房间较小,被称为库房。中厅和后厅都是三开间,没有再隔出房间,显得宏敞光亮。家庙两边各有两座四点金,外侧再建火巷排屋围起,形成独立单元。庙、屋前面有大埕,大埕前一般挖有池塘。更大型的驷马拖车,在家庙后边还建有成片的下山虎或四点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聚落。站在这片土地上,能感受到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气息,仿佛听到了历史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百鸟朝凤民居格式</p> <p class="ql-block">“百鸟朝凤”也叫“百鸟朝凰”,以“驷马拖车”为主体,外包“四点金”或“下山虎”,房间数量可达百间之多。</p><p class="ql-block">宅院采用中轴线布局,主体建筑共三进:进正门是门厅,两侧各有一间下房;门厅后是天井,天井左右有厢房或花厅;天井直进是中厅,中厅两侧各有一间大房。这是第二进。中厅一侧有门通向第三进,第三进结构同第二进,但厅、房面积稍小些。主体建筑左右两侧各有一列或两列排屋,以巷隔开,称为“火巷”。火巷一般是一厅四房“五间过”或者由两个一厅两房组成。主体建筑后面还有一列排屋,联接两边火巷,与后厅以巷隔开,称为“后包”。</p><p class="ql-block">正门前面有一个大埕,大埕两边有大门,称为“龙虎门”。这种宅院与客家围龙屋(五凤楼)平面结构十分相似。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的家族之中,感受到家族的繁荣昌盛与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b>潮汕地区民居古建筑欣赏</b></p> <p class="ql-block">图片:揭阳普宁·德安里</p><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百鸟朝凰”的建筑主要🈶普宁市德安里古寨。德安里位于揭阳普宁市洪阳镇南村,是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家族的聚居村寨,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德安里占地面积达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德安里的建筑格局俗称“百鸟朝凰”,以方氏家庙“燕诒堂”为中心,象征“凰”,两边民居建筑必须为100间,象征朝拜“凤凰”的“百鸟”。整个建筑组群由老寨、中寨和新寨三部分组成,体现了潮汕地区的宗法观念和祭祀传统。</p> <p class="ql-block">图片:汕头潮阳·福安里 </p><p class="ql-block">在汕头朝阳区金灶前洋村有一片当地人称为“百鸟朝凤”的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由一百多间房间组成,这是经营抽纱行业的陈氏家族于1930年至1937年在家乡兴建的“福安里”。由于家族经营的商行名为“顺裕商行”,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顺裕楼”。</p> <p class="ql-block">19世纪60年代汕头开埠通商以后,西方图案纹样和刺绣、编织技艺随着外国传教士、船员及其家眷的到来传入汕头埠,逐渐传入潮汕民间,与当地的刺绣、揭纱、编织及补布工艺融合,形成独具风格的潮汕抽纱艺术,并迅速传播发展。潮汕抽纱具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丰厚积淀,也见证了潮汕地区历史发展的沧桑。据有关史料记载,潮汕抽纱自清光绪时期就在汕头埠逐渐形成产业,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出口,从艺人数之众,对潮汕社会影响深远。而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抽纱企业家族,也成为这段历史中重要的印记。</p><p class="ql-block">潮阳金灶前洋村“福安里”的主人,就曾经是一个从事抽纱贸易的家族,他们从家庭小作坊开始,沿着榕江搭乘火轮发展到汕头埠,进而将抽抄生意做到了国内外。如今,抽纱的辉煌时代已渐行远去,但这座与抽纱产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侨宅却依然伫立于榕江江畔,如抽纱艺术般静美内敛,等待着后来者去探寻尘封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这一庞大建筑群的主座由六座宅第组成。前排三座宅第,中间是“五间过”格局的“敬之公厅”,左右各一座“四点金”,左侧一座的匾额上写着“顺亲遗训”,右侧一座的匾额上写着“裕后光前”;后排是三座“下山虎”宅第,分别名为“安庐”“敬庐”“之庐”。福安里后人陈立强告诉采访的记者,两座“四点金”匾额的首字合起来就是家族经营的商号名称“顺裕”;三座“下山虎”的名称,则是以先祖敬之公的名与字来命名的。</p><p class="ql-block">主座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一排从厝,从厝两头各有一座炮楼。主座南面前埕两侧各有一座书斋,书斋北边和从厝南端的炮楼相连,就像大宅伸出的两条手臂,是陈氏家族培育后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主座北面的后包,是一座三层七开间的洋楼,名为“南薰楼”,这也是福安里最为耀眼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氏兄弟回乡建新宅由海外建筑师设计</p><p class="ql-block">据了解,当年汕头埠的抽纱商行与抽纱富商的别墅园林都聚集于崎碌一带(东至陵海,西至民权路,南至海边,北至民生路、爱华街、共和路),顺裕商行就在这个区域内。早期开设在明惠巷一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陈家在联和里西巷与东巷之间建起了三座洋楼,分别名为“安庐”“敬庐”“之庐”。其中一座洋楼用于办公,在前埕包装出货,另外两座是并联的住家。如今这里已改建成住宅小区,难以寻觅到当年的痕迹,但陈家老祖母在外马路与新兴路的十字路口施粥、设凉茶摊、做公益的往事,如今仍传为美谈。</p><p class="ql-block">1930年,陈家四兄弟回到家乡前洋村建造的“福安里”,其中三座“下山虎”就是“复制”了汕头埠洋楼的名字。四兄弟中的陈江福在海外创业过程中,接触了很多西洋建筑。建造福安里时他专门邀请了海外的建筑师前来设计,建筑材料更是精心挑选,从榕江水路运至福安里前面江边。整个建筑群于1937年竣工建成,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后代人才辈出有数十位博士硕士</p><p class="ql-block">陈立强告诉记者,据陈家长辈说,当年共购买了十七亩地建福安里,除现存的建筑外原来还有花园等景观配套。福安里建成后,顺裕家族弘扬先祖敬之公崇文重教的家风,宅第中专门建造了书斋(私塾)供后代读书,并重金聘请多位学富五车的教书先生任教,其中较有名的有揭阳的孙子立先生。时至今日,顺裕家族的后代大多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出了数十位博士硕士。</p> <p class="ql-block">图片:汕头澄海·陈慈黉故居</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民居中典型的驷马拖车建筑。</p><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历时近30年建设,于1939年完工。整个故居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506间厅房,结合了传统潮汕民居“驷马拖车”的建筑风格和西式洋楼,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故居内雕梁画栋,各种金木石雕精美绝伦,建筑材料汇集了当时的中外精华,展现了高雅大方、富丽堂皇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不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潮汕百年华侨文化的缩影,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和“潮汕小故宫”。它不仅是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也是汕头对外文化展示的窗口和连接海外华侨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潮州民居重视建筑装饰,特别是在明清以后,建筑装饰手法独具特色。将传统建筑与潮州传统工艺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贝灰塑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地结合,使潮式民居具有金碧辉煌而不庸俗、精致细腻而藏雅韵的特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设计师的匠心独运,无论是隐约透光的窗户,还是屋檐上彩绘的各种精美的动物形象、花朵植物等自然元素,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与生活气息。这种传统潮汕老民居建筑,不仅体现了浓浓的“乡愁”意识,还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正如“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说法所言,潮汕民居建筑对装饰艺术的追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观,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b>屋脊上的艺术</b></p><p class="ql-block">更令人惊叹的是,屋脊上的艺术永远不会褪色!</p> <p class="ql-block">飞禽走兽、戏剧人物、神兵天将等栩栩如生的形象,都是非遗技艺嵌瓷的杰作。工匠们将瓷片一片片贴在屋顶上,构建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即使在风雨中也能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b>潮汕厝的符号——厝角头</b></p><p class="ql-block">潮汕民居的山墙即“厝头角”,它的形成深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山墙脊端有金、木、水、土、火五种造型。金者头圆而足阔,木者头圆而身直,水者头平而生浪,平行则如生蛇过水,火者头尖而足阔,土者头平而体秀。即“金木水火土、圆陡长尖平”,随着处理的变化,还衍生出古木星、大北水星、大土星等形式。</p> <p class="ql-block">金星山墙 金形圆而足阔</p> <p class="ql-block">木星山墙 木形圆而身直</p> <p class="ql-block">水星山墙 水形平而生浪</p> <p class="ql-block">大幅水山墙 水形平而生浪</p> <p class="ql-block">火星山墙 火形尖而足阔</p> <p class="ql-block">土星山墙 土形平而体秀</p> <p class="ql-block"><b>潮汕民居山墙采用五行设计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主要包括风水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首先,从风水角度来看,潮汕民居的山墙设计深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五行学说认为,阴阳二气的变化和相生相克衍生了世上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这种观念在潮汕地区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山墙的设计不仅要符合风水要求,还要满足五行学说。具体来说,山墙的形状和位置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方位、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来决定,甚至结合主人的出生时间,按照五行相生法来规定山墙脊头的处理方式。</p><p class="ql-block"> 其次,从文化内涵来看,潮汕民居的山墙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山墙按照不同的形状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审美价值。</p> <p class="ql-block">例如,金式山墙圆而足阔,象征着富贵与稳重;木式山墙高且直,代表着生长与力量;水式山墙平而生浪,寓意着流动与变化;火式山墙尖而足阔,象征着热情与活力;土式山墙平而体秀,代表着稳重与秀美。这些设计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还体现了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