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是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42757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36987件/套。馆内有十大“震馆之宝”,其中就有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每次来博物馆都会被一件件展品所深深吸引和震感。</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北地区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高等级“曾”字铭文青铜器。然而,这些青铜器大都不是经科学考古发现的,缺少墓葬环境、器物位置关系等系统考古信息,无法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曾国。直至1978年曾侯乙墓发现之后,科学发掘的曾国遗迹不断增加,曾国之谜才逐渐随之解开。</p><p class="ql-block"> 自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的发现以来,曾国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解努力之下,历时四十余年,发掘枣阳郭家庙墓地、文峰塔墓地、叶家山墓地、京山苏家垄墓地及冶炼遗址、随州汉东东路墓地和枣树林墓地。丰富而精美的出土文物, 已经证明曾国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始祖为“南公”,可与齐、晋、鲁等大国并列于《史记》中的“世家”,与文献中的“随国”为一国两名。 </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是周代诸侯国曾国的国君。他的墓葬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城区)被发现,发掘出土的一万五千余件艺精湛、 无与伦比的文物,呈现了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体现了古人敬畏天地、神明和祖先的丰富精神世界,揭示了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天文法、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极高成就。 </p><p class="ql-block"> 曾侯乙所处的时代,群雄井立,百家争鸣,世界主要古文明都达到了巅峰, 被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时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是当时人类智慧的实证。 </p> <p class="ql-block">玉梳</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曾侯乙尊盘</p> <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纹饰华美,锋利无比,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达的科技艺术水平。 那么,越王勾践剑是如何被发现的,它为什么能够千年不锈,又是如何流入楚国的呢?</p> <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历经千年,保存仍然比较完好,主要有以下原因: 1.选材用料好,剑身铜质好,杂质少,制作工艺精良; 2 .墓葬环境好,墓坑填青灰泥与白膏泥密封性好,棺椁坚固而严密,墓内环境稳定; 3.出土时带剑鞘。 </p><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并未出于越国故土,却随葬在楚国贵族的墓中,应是越国赠给楚国的礼物。馈赠的原因,可能是楚昭王娶越王勾践之女,越王以此剑作为陪嫁品而流人楚国;也可能是勾践为了连楚抗吴,而将宝剑作为礼品送给楚王的。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梁庄王朱瞻垍(1411-1441年)是明仁宗朱高炽(1424一1425年在位)第九子,封地位于今湖北钟祥。作为重要的皇室成员,梁庄王和王妃的礼仪服饰、生活用具皆遵从皇家礼法制度,精神信仰深受宫廷影响。他们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扩大对外交往,郑和船队远航西洋之际。本展览通过展示梁庄王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再现了梁庄王及王妃的贵族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太一生水》是战国时期的竹筒。</p><p class="ql-block">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出土了有字竹简730枚,内容为先秦典籍,共18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具有道家思想的著作,包括《老子》甲、乙、丙三篇和《太一生水》;二、反映儒家思想的著作,包括《缁衣》《五行》《唐虞之道》《尊德义》《语丛》(一)至(三);三、具有浓厚纵横家色彩的《语丛》(四),专门论述君臣间的权谋。其中《太一生水》主要论述“太一”与天、地、四时、阴阳的关系,是有关宇宙生成模式的数术类作品,夹杂了先秦道家、阴阳家的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