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 时空踏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2934948]</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1日晚,我们从圣彼得堡列宁格勒火车站出发,乘雪国列车行驶1400公里近24个小时,一路向北,驶向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俄罗斯摩尔曼斯克。</p> <p class="ql-block">列车行驶在茫茫林海雪原中,窗外是风雪交加,而软卧车厢内却只穿一件衬衣,真乃冰火两重天。</p> <p class="ql-block">列车中途停靠在一个名叫凯姆市的车站,下车到外面去透透新鲜空气。很有电影感的画面映入眼帘,一个身着蓝色大衣的俄罗斯姑娘正忙着叫卖野沙棘,典型的白蓝红三色正是俄罗斯国旗色。</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想起了一部名为《狭路相逢》的电影,故事恰是发生在开往摩尔曼斯克的火车上。电影中火车被描绘成了一个移动的小世界,每一节车厢都承载着不同的人和故事。这似乎也在诉说着人生的旅程,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向前行驶,经历着各种各样的风景和挑战。</p> <p class="ql-block">翌日晚上九点多,穿越卡累利亚共和国后,列车终于抵达俄罗斯最北的摩尔曼斯克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我是摩尔曼斯克港,你是北大西洋暖流;因为你的到来,我的世界成了不冻港”这是一篇地理情书,写得温情而又美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北纬69度,是大自然偏爱的“例外之地”。深入北极圈300公里的茫茫雪原,孤单的躺在北冰洋巴伦支海湾边,散发着独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从沙皇俄国时期开始,在北方地区建立不冻港的海军基地,就是当时俄国积极推行的一个海军发展战略。1899年沙皇俄国在这一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军港。</p> <p class="ql-block">1915年,沙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对付德国海军对波罗的海的封锁,就将科拉湾辟为重要的军事重镇,囤积辎重兵器。</p> <p class="ql-block">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里已成为俄罗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苏联政府于1937年在科拉湾建立了北方舰队。</p> <p class="ql-block">尽管后来德军向摩尔曼斯克投下20.7万颗炸弹,炸毁了城中四分之三的建筑,并派来了庞大的海军舰队,摩尔曼斯克保卫战一共打了40个月,德国法西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p> <p class="ql-block">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在科拉河湾的山岗上建立了一座高达35.5 米的英雄烈士纪念碑,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摩尔曼斯克的阿廖沙”。</p> <p class="ql-block">雕像全称为“献给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极地地区保卫者”,它是摩尔曼斯克标志性建筑,象征着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勇敢和坚韧。</p> <p class="ql-block">摩尔曼斯克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地方是,这里是一个核设施多、核污染风险很高的地方。据官方公布,摩尔曼斯克州共有220个核反应堆,还有100多艘已经废弃但未进行处理的核潜艇,还存放有许多核废料和核燃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尽管寒冷、荒芜、哀伤甚至绝望,却依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孤独的人来到此地,只为坐在世界最北网红秋千上拥抱北冰洋。</p> <p class="ql-block">你看,大西洋暖流经过这里,却将无数葬身大海的船舶和死去的鲸鱼骨架遗忘在这里,任由它们在海湾中腐朽,这里成了“船舶墓地”,是被世人被遗忘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冬天,就连太阳都将这片土地遗忘了,长达一个半月它会沉落在地平线以下,天空中最亮的只会剩下北极星,垂直地悬挂在你的头顶。</p> <p class="ql-block">或许只有在这足够北的地方,你才会发现:穿过这片荒芜的雪原,来到北极圈的最深处,踏着北极苔原、驾过尘封多年的冻土带,这里欧亚大陆的终点,前方就是北冰洋——世界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任何华丽的辞藻仿佛在这里都变得黯然失色,就如同影片《利维坦》中科里亚在和神父最后的对话:“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与它相抗衡,它毁灭一切骄傲。”</p> <p class="ql-block">你听,这是一场来自世界尽头的故事,捷里别尔卡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这部奥斯卡提名影片,塑造了一个以卵击石的个体悲剧。</p> <p class="ql-block">就如同巴伦支海海边的那一栋栋特色却不堪一击的小屋,如同那巨大却搁浅岸边的巨大鲸鱼骨架,如同那扬帆远航却在冰雪中渐渐锈迹斑斑的船只,曾经多么美好,如今就有多么寂寥。</p> <p class="ql-block">无情的海水碾碎了一切曾经的美梦,曾经这里无限繁华,鲸鱼在这里遨游,船只在这里来往,产出过俄罗斯最贵的鱼子酱,而今满目荒芜。</p> <p class="ql-block">原来世界真的有尽头。世界的尽头如此壮丽而忧伤、孤寂而荒芜。今天我终究来到了这里,眼神越发空洞,幸无所爱,无畏山海……</p> <p class="ql-block">北极光也许是对这场梦最大的补偿吧!传说中,极光是一头巨鲸掀起的波涛,飞到了天上。</p> <p class="ql-block">(AI图)</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耳边仿佛响起周深的《化身孤岛的蓝鲸》,眼前又浮现那天早晨在渔船上与暴风雪搏斗的情景,冰冻北极给了我们相当 “正宗的” 寒冷一击。蓝鲸没看着,却险些落入葬身北冰洋的残梦。</p> <p class="ql-block">(AI图)</p> <p class="ql-block">茫茫雪原,我们夜半哆嗦着四处漂流,我更愿意相信芬兰人所说:“极光是狐狸的尾巴,是狐狸在白雪覆盖的山坡奔跑时,尾巴扫起晶莹闪烁的雪花,雪花一路伸展到天空中,化为我对你最深的爱慕!”</p> <p class="ql-block">(AI图)</p> <p class="ql-block">终于,上帝赐予我们最美的“烟火”若隐若现,它在头顶跳跃、闪烁,似雾非雾,似烟非烟,我那场世界尽头做的梦,突然被惊醒。</p> <p class="ql-block">(AI图)</p> <p class="ql-block">子夜,站立在北风萧萧的原野雪地,裹紧厚袄。追光猎人说天气越寒冷,能见度越高,是夜,零下-22°。</p> <p class="ql-block">从昨夜的梦境醒来,我们来到了摩尔曼斯克地区原住民萨米人的聚居地,镌刻着古老部落印记。在村里,你可以放飞自我,漫步雪原木屋,尽情享受悠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套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大花袄,听老村长讲萨米部落的文化和历史,零距离给哈士奇和驯鹿喂食,参加雪地特色拔河和足球赛,品尝道地的鳕鱼饭,仿佛找回那久远的童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是坐鹿拉雪橇和摩托艇香蕉船,村长亲驾雪橇,动作敏捷,速度飞快,风和雪呼啦啦地往脸上刮,痛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久负盛名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它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永久停泊在摩尔曼斯克港。它见证了俄罗斯在极地探险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列宁号”自1957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服役近30年,行驶65万英里,能在2.5米厚的冰层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走进摩尔曼斯克极地博物馆,这里展示着极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的丰富资料。可以了解北极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方面的知识,还可以看到各种极地动物的标本和文物。</p> <p class="ql-block">三天来,尽管在天昏地暗、临近极夜的北极港城,寒冷与压抑接踵而来,但是,我却在网红猎人餐厅,度过了一生最难忘的生日,况且还邂逅了极光,这是异国他乡送给我的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p> <p class="ql-block">追光之旅的重头戏总算落幕,有惊喜、有惊恐、有惊艳;有感悟、有感想、有感谢!告别迷离的摩尔曼斯克,启程下一站“战争与和平”交织的莫斯科……</p> <p class="ql-block">风雪捷里别尔卡视频</p> <p class="ql-block">作者: 万贻平,江西南昌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新时代摄影》杂志签约摄影师,《人民摄影报》特约摄影师。从事业余摄影7年多来,致力于人文与风光摄影原创,截止目前,有300余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发表、入展、获奖。</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5日匆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