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国发展出版社邮来了我的专著《黑龙江居民消费研究》。看着精美的封皮,闻着清新的书香,我感到十分欣慰。 </p><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我两年多的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它是在我的省规划办重点课题的基础上写成的。</p> <p class="ql-block">翻着这本书,我不仅想了很多。记得6年前刚转向研究的我,对怎样搞好新学科的研究,内心十分焦虑和不安。老所长非常关注我的成长。根据我的专业为我选择了两个研究方向,他们带我深入实际调查了解问题,并为我推荐了很多需要阅读的书目,为我的研究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为了这个专著的出版,很长时间,我废寝忘食,除了早晨到公园打一会羽毛球以外,一回家里就扑到书桌前。当时正赶上儿子到三中住校,我一个人在家,除了上班日,几乎每天用十几个小时都在写专著,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而每次写完了一部分都用打印机打出来,晚上经常是伴着墨香再沉沉的睡去 。</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专著的上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理论上进行探讨,需要废寝忘食的阅读与写作的话,而专著的下一部分即实践部分,则更多的需要进行艰苦的调查,包括对农民,少数民族和经理等阶层的调查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p><p class="ql-block">就拿对农村的调查来说吧!近些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几乎每年都走村串户,深入农村进行调查。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我们调查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省农村各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农村问题不同于其它问题的研究,我们必须面对比较艰苦的环境,面对生活比较拮据的群体。因此,为了做问卷,我们走村串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脚泥是家常便饭。而对我们女性来说没有厕所,没有水洗脸,也不足为怪。除此之外,路途的艰辛,则更是屡见不鲜。 </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我们乘车到一个偏僻的村庄,一路上车都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剧烈的颠簸着,我们的头多次撞在车棚上,我的眼镜也几次险些掉下来。这些镜头至今依然让我们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到肇东前往一个伊利乳业集团养牛的村子做调查,村路是清一色的土路,上面布满了牛粪,加上连天的下雨,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一不小心鞋里就灌满了带牛粪的泥水。 </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在调查中也会出现一些惊险镜头。有一次,我们乘县里的吉普车去一个偏僻的村子,车子在一段泥路上打起了横,险些翻在旁边的深沟里,现在想起来都不勉有些后怕。</p> <p class="ql-block">而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我带队去一个村调查,一天晚上,一个年轻同事不小心崴了脚。为请镇医生,村干部用摩托车带着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村路上飞驰,上坡下坡,我死死地抓住车子被惊吓的出了一身冷汗……</p> <p class="ql-block">除了艰苦,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有时候调查的课题比较敏感,一些农村干部不愿意合作,也不想帮助我们调查。还有个别人甚至故意为难我们。而有些村民也不理解我们的做法,连家门也不让我们进。</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冷静处理,积极协调,终于比较好的完成了调查任务。到后来,一些村干部和农民从阻拦我们调查到在村路上拦住我们反映农村的情况,从不让我们进家门到主动挽留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家里吃饭。在调查实践中,我们和农民的心慢慢的贴近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几年来,尽管我们调查常常遇到困难,但是我们都没有怨言的坚持了下来。正因为这种坚持,我们才得到了第一手资料。这些丰富的调查资料不仅为同事们撰写相关调查报告提供了有利的数据,也有一部分为我专著的写作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我深知,由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目前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加上我本人学术水平和分析方法有限,使理想和现实世界形成了一定的差距,造成这本专著错误与疏漏难以避免。</p><p class="ql-block">但是我愿意以此拙作作为抛砖引玉,为有关方面的专家提供出更多的精品奠定基础,也为我们全省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由衷的心愿。 </p> <p class="ql-block"> 2003年4月27日</p><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