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推开窗子,花香鸟语一起涌进来。坐在窗边,翻开书,开始晨读……从十几岁离开校园,到了为人妻为人母的年纪,又想起读书来,难免使人惊异。</p><p class="ql-block">三年前,因为生活的压力,使我的精神一度濒临崩溃,而且有了抑郁的倾向。父母很担心,老公和孩子就鼓励我上网,以缓解心情,没想到无意间闯进了九台文学圈子。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喜欢涂鸦(在自己空间乱写),加上幼时喜欢古文,对那些美丽的古色古香的句子总忍不住多读几遍,所以,对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正苦于无从下手学习的时候,在第一次荷花诗会上,九台诗社聂德祥主席送给我一本《虎啸集》,这本书在二零一四年九月获得过“长春君子兰文艺奖”。</p><p class="ql-block">回到家,怀着敬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打开。字里行间那深沉而真挚的语言深深感染着我。从书里了解到,聂老师是一九六六年开始创作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要有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学习下去?那个年代,来自生活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压力,是我无法感受到的。 </p><p class="ql-block">《慰病中友人》: “休云贫病销英气,锋剑时闻磨砺声。 ”《读曲荣恩老师〈梦幻延边〉有寄》:“相知危难临风立,共话凄惶寄语频。” 《友人家遭多难,以诗相慰》:“劝君重忆天山梦,拭去泪痕留墨痕。”《悼念苏黎先生》:“十载吟旌曾共舞,平生知己每相同。”……这里,每一字每一句无不触动心弦。老师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还能想到其他人,还能给友人以如此温馨的安慰和鼓励。我这一点经历又能算什么呢?更感愧疚的是,我竟然陷入个人的苦恼之中不能自拔。这些年,我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忽略家人的感受,更忽略了那些关心、爱护我的朋友们。老公为了迁就我,从来都不和我争执。而我却看不到他的优点,总是挑这挑那的。看着他鬓上的白发,这会我真的有点心疼。以后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乱发脾气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好好生活,珍惜每一个关心我的人。”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两度偕游兴味同,乐山乐水寄萍踪。 驱车齐鲁诗章里,漫步京畿画卷中。”在《赠安林》这首诗里,我感受到老师对文字的爱,对山水的爱,对家国的爱。人要有爱才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而我却忽略了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白白浪费了这十几年的生命……</p><p class="ql-block">《五十五岁初度》:“五十五年浑似梦,奔波谋食老秋虫。青春意气今犹是,激烈文章谁与同?思想自由尘世里,精神独立一生中。随缘适性活真我,何必风前类转蓬。”《甲午重阳九台诗社雅集感赋》:“秋山老去斑斓色,曲水新成绝妙图。豪饮滔滔泻银瀑,清吟朗朗走明珠。”试想,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尚有如此追求,如此心胸,如此豪情壮志,我怎么可以沉沦不前? </p><p class="ql-block">“八十六年多苦辛,真如小草默无闻。清贫相伴终生俭,劳累何辞满面尘。”;“年来衰病倍欺亲,痛苦万般忧欲焚。宁折腰兮乞医药,敢辞累也瘁心身。”读完这两首聂老师写给母亲的诗,我不禁潸然泪下,深深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想我现在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有什么资格,再让父母为我操心呢?想到母亲苍苍的白发,想到父亲驼了的背,我更是自责。我父亲和聂老师同庚,有严重的冠心病,住过三次医院,每次都是姐姐四处奔波,就这样还要照顾我的情绪。我真的应该反省自己,对父母,对亲人,我做的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细品书中的每一首诗,无不蕴含人生道理,从中我体会出做父母的爱,为人子女的情,待人接物的礼……这本书不止给了我学习诗词的动力,还成就了我和聂老师的师生缘。更重要的是它给我指引了生活的方向,让我学会自爱、自重,学会勇于承担,并且开阔了视野。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使我的性格逐渐的开朗起来,生活充实了,久违的笑容又回到脸上。老公也为我开心。有了这本《虎啸集》,有了诗社里几位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加上老公的支持,闲暇之余,我也拿起笔开始创作。而且有几首格律诗发表在《柳风》《文化九台》和《长白山诗词》上,最近还打算投稿《吉林省农民作家作品选》。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读下去写下去,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就会越走越远。 </p><p class="ql-block"> 读书,不止充实了我的生活,更给我的生命增添了新的色彩。</p><p class="ql-block">2017.4.2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