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笑着 向死而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忆建大李林馆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 : 生琴</b></p><p class="ql-block"> 我于80年代36岁时从5702空军工程部机场档案科调入建大图书馆。那时李林馆长56岁,矫健的身影穿越在图书馆的角角落落。 </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名坚强的战士,战斗在教学辅助的重要领导岗位上,认认真真,一丝不苟。</p><p class="ql-block"> 每当学校有了新的教学布局和安排,李馆长就会及时地传达学校的主旨,让图书馆的工作尽量跟上学校的节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李馆长为人和蔼大度,平易近人,馆里7、8个科室的工作运转井然有序,多次受到学校老师与学生读者的表扬和肯定。在李馆长任职其间,无论是管理水准,还是服务于教学的职能体现,都有长足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几年之后,李馆长退休了。但他退而不休,依然关心着图书馆的工作,阅览室里,借书台旁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不仅常常关心着图书馆的工作,还常常借阅图书,关心着国家和学校学科建设的大事。多次与工作人员交谈他对图书馆工作的种种建议,询问图书馆姚馆长和其他一些工作人员的情况。有一次,馆里流通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李林馆长几次打电话询问,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一晃,我也到了退休年龄。退休生活成了我和李馆长之间共同的话题。李馆长建议我参加了学校老年书画群和其他一些兴趣群,才知李老师不仅在学习书法,还一直喜欢打乒乓球,健步行等活动锻炼身体。八、九十岁的人了,背不驼,腰不弯,神采奕奕。</p><p class="ql-block"> 疫情前,我到李馆长家里看望他。那次交谈中,李老师拿出了他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的全部手续证明。他把相关手续一张张地铺在桌上,给我耐心的讲解。李老师说: “人,总有去世的一天,如若在这个时候能把自己的眼角膜或者肝脏等有用的部位捐献给需要的病人,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他讲的时候,眼睛发亮,很是振奋,我听的也是热血沸腾。那天,我们聊了很多,我感佩地对李馆长说: “李老师,您是我的榜样!我要向您学习。到一定的时候,我也会向红十字会申请遗体和器官捐献。在人生的终结时,做出自己最后的奉献!” 李馆长看着我,微笑着点点头。</p><p class="ql-block"> 于今年年初,向李林馆长学习,我是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赠平台”第5003388位志愿登记者。</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刚刚出院的我,听到画友于齐娟老师谈及李林馆长去世的消息,我的心颤抖起来,赶紧给学校现任馆长王燕平老师打电话,王馆长和办公室主任朱娜把大概情况告诉了我。王燕平馆长说: “李老风范令人钦佩,终生勤勉尚读,人生豁达通透,为吾辈楷模。老先生千古!”</p><p class="ql-block"> 李林馆长捐献的眼角膜帮助两位病人恢复了视力。我怀着一腔敬佩之情,沉默良久,在心中默默地向李林馆长致敬、告别……李老师,再见了!您,永远活在建大史册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2月15日于西建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林馆长生前的书法参展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b></p> <p class="ql-block">去年学校档案馆邀请李林馆长和其他几位老师辨认馆藏的一些老照片,在完善学校史料保存中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学校档案馆邀请李林馆长和其他几位老师辨认馆藏的一些老照片,在完善学校史料保存中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李林馆长,一路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