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古村游之香坑岭安仁岭古道与鸦桥胡宅古村

键之缘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代的发展,古村落不断的融入时代的印记,不断创新建筑形式,村落里遗存的古屋、古桥、古树寂静斑驳却又交相辉映,它们共同见证了村落的兴衰变迁,也为世人生动地展现着曾经尘封的魅力。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古道也慢慢隐入历史尘烟,被渐渐废弃,但古韵犹存。</p><p class="ql-block">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古村古道游被逐渐的得到重视,而且其中不乏徒步登山者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2日,乐享驴途户外群12驴友来到浮梁西部经公桥镇与蛟潭镇交界处,寻访散落山间的古村古道。</p> <p class="ql-block">  漫天的朝霞红满天际,预示着今天的徒步登山活动定会顺利圆满</p> <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半,大家到达古村经公桥镇鸦桥村。</p><p class="ql-block"> 鸦桥村</p><p class="ql-block"> 鸦桥村原名书院里。据族谱记载,公元855年,施氏矗公从山东吴兴太平村迁居于楠木田,发展至第九代德桂公(任工部侍郎归故)于1116年迁入书院里落户,生有五子,后移居到现住地。因这里是连接鄱阳饶州府与安徽徽州古道的一条商道,其后人便在必经路上修建一座桥,古时有建筑落成祭活物得吉祥之说,恰巧在桥竣工时一只乌鸦(当地又叫老鸦)落于桥上仰天长鸣,因此而得名“老鸦桥”,至今有800多年了。后来人口增多,人流量加大,为了便于村民的生产劳动,一百多年后又在“老鸦桥”与书院里之间加架了一座更宽更高的跨河桥----鸦桥。鸦桥村也就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两桥均为单拱青石桥,老鸦桥桥长7米、宽4米、高3米、拱径3.5米、拱高2.55米,保存较好;鸦桥桥长16米、宽6米、高6.2米、拱径10米、拱高5.5米。</p> <p class="ql-block">  修葺一新的进村门楼</p> <p class="ql-block">  门楼基座上精美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  外朝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内朝门</p><p class="ql-block"> 外朝门和内朝门之间是周边民居形成的小瓮城,是村民休闲时的交流场所。</p> <p class="ql-block">  施氏宗祠</p><p class="ql-block"> 宗祠的基本格局比较完好,后半部分屋柱保留了下来,也有少许无雕刻的木梁,整个屋顶已被近代的三角梁替代,青石板地面可以看出宗祠原来规制还是蛮高的</p> <p class="ql-block">  进村门楼外面是村里的公共毬场,石碑上记录了毬场使用的村规民约。</p><p class="ql-block"> 古村落主要是在门楼以内,老村落格局基本保留</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古村后,大家开始向山中进发</p> <p class="ql-block">  田野草木覆盖着厚厚白霜给你冬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机耕路拐上水库坝顶就与古道无缝衔接了</p> <p class="ql-block">  香坑岭古道是鸦桥通往其南面金家阙、新田、新家源等村落的近道,也是连接源港北通池州、安庆的瓷茶贸易通道,古道较陡坡度处用就近取材的不规则青石砌筑台阶,平缓路段少有石板路面。</p> <p class="ql-block">  不到一个小时就上到岭头,岭顶亭只剩下断壁残垣,在凄凉地注视着世事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古道顺着山洼中间铺设,已被山洪冲得七零八落,而且路上倒伏着不少被冰雪压倒的树木拦阻着道路</p> <p class="ql-block">  路边有一处保存较好的木炭窑</p> <p class="ql-block">  荒废的坞田边建筑精细的古道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  粗大的常春油麻藤在一米多高处挽了一个圈</p> <p class="ql-block">  顽皮蛋爬上藤弯装逼</p> <p class="ql-block">  塌方处一段圆环状的树根裸露在空气中,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山路可以翻过垭口的,轨迹却把大家绕进了树林,野穿了一小段,晕菜</p> <p class="ql-block">  翻过垭口下到水库边,再沿库边鱼塘坝绕到对面机耕路上(丰水季节需多绕点路)</p> <p class="ql-block">  水库库尾到大坝有一公里许,蛮大的库容</p> <p class="ql-block">  库坝底不远处就是山村金家阙,是储田村的一个村小组,有十来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  金家阙到琅溪附近的小山村~新村,没有轨迹,在金家阙也未遇到村民可以问路,年初冻雨压倒了不少的小树和竹子,为了避开过于密集的倒伏竹木,领队选了一个树木比较粗大竹子较少的山坡野穿上山脊线,然后沿山脊线辗转到新村</p> <p class="ql-block">  一株小树上结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好在是冬季,马蜂早已到别处去避寒,否则会有被叮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  树上结出不知名的菇子,黄澄澄的,煞是诱人</p> <p class="ql-block">  山脊上粗大的树木都被冻雨冰雪压倒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这么大的刀片状的树根裸露在地上,很是少见</p> <p class="ql-block">  螺旋状的藤,许是她原来缠绕的树枯死腐烂了,才不甘心地匍匐在地面上</p> <p class="ql-block">  上上下下地走过一段较长的山脊线,下了这个小塝,就找到了出山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  山中常见藤缠树,哪见那个树缠藤</p> <p class="ql-block">  新村就在眼前了,这是个只有四栋房子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  沿着田塍走往村子</p> <p class="ql-block">  民房前的一株木芙蓉结满了果球,与盛花🌸的芙蓉相比另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匆匆补充能量后,继续沿山坞里的山路继续向胡宅前进</p> <p class="ql-block">  路过一个大口径的土洞,里面盘旋着的黑白相间的物体应该是条肥大的五步龙蛇</p> <p class="ql-block">  山路到最后一丘山田边就断了,大家又开始野穿上山脊线</p> <p class="ql-block">  到山脊线上又有了山路,使大家速度提高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翻过山脊,大家沿山路一路快速下行,胡宅村很快就映入了眼帘。</p><p class="ql-block"> 胡宅村四面环山,位于两山相夹的呈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山谷地带,村落座北朝南,北山面水,自然环境优美,临水依山,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这种规划选址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村落选址,规划布局,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优点,符合古代风水理念。</p> <p class="ql-block">  胡宅村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胡姓、章姓为主的乡土聚落村落。</p> <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p><p class="ql-block"> 位于村落中间位置,依来龙降而建,建于清中期,占地面积 850 平方米,高 12米,胡氏宗祠由当时湖南绘馆制图,历时 5 年方建造完工,门头气势恢宏,“明经”两字苍劲有力,是当时进士胡芬执笔挥下,门头主要由砖雕、石雕装饰而成。1979年上映的电影《祭红》在此取景,2001 年由村民捐资进行了初步修缮,祠内有一方“碑记”记载了捐资人名。</p> <p class="ql-block"> 章氏祖祠</p><p class="ql-block"> 位于村落“架上金盆”,依狮子拜龙台而建,是清中期的建筑,因一场火灾前部分已重修,后部分保存完整,该祖祠高 8 米,面宽 16 米,进深 28 米。谱载明代中期,胡宅有一商人胡文荣经商至云南丽江,被匪抢劫,钱币尽无,幸有福港一章姓在丽江为官,得知后奉胡文荣为上宾,住数日而资费回家。次年章氏回家探视,胡文荣即上门拜访,席间得知章氏后地有水患,心有搬迁之意,胡氏感恩章氏丽江之援,诚邀章氏迁入胡宅,以塝上 20 余亩地作为章氏居住之址,并将胡氏一貌美之女许之章氏之子,并族里立下规矩,胡章不分,永不相欺。因此,当地称该祠堂为祖祠,胡姓后人可以进入祭拜。</p> <p class="ql-block">  回望胡宅村</p> <p class="ql-block">  八字脑山岗上已建成风力发电厂,扇叶在北风的吹动下懒洋洋地转动着,把风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电力</p> <p class="ql-block">  走了五里的公路,到达胡宅行政村最山里的村庄~坑头。</p><p class="ql-block"> 坑头为王氏聚居的村落,据村民介绍,他们的祖先出自陕西,村子大概有八九百年以上的历史了,现在村里有六七十户人家,三百来人口。</p><p class="ql-block"> 村落还保留着原来的格局,建筑多为民国以后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建造高速公路,古道已被公路切断,高速公路下面的路上长满一人多高的芭茅,人只能在芭茅林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  要走上古道必须沿高速走几百米到前面隧道口处,再横穿过去,这是个比较危险的路段,况且和往日相比今天路上的车子还比较密集</p> <p class="ql-block">  大家瞅准机会全部安全穿过高速公路,进入路边的芭茅林,就见草丛中有一块"2022第四届瓷茶古道行暨走进美丽乡村(送体育下乡)"安仁岭古道指路牌,举办方胆儿也是够肥的了</p> <p class="ql-block">  走出芭茅林,茶园里有一座坟墓,墓前左右各有一组栓马石,看来墓主人生前身份蛮高贵的,仔细看栓马石,上面篆刻有"恩科明经进士王龍"字样,这人应该是坑头村历史上的荣耀吧,因为队友们都走远了,没来得及寻找墓志铭,遗憾没能了解到更多信息。</p> <p class="ql-block">  茶园边缘这株茶树应该有百来年历史,是棵古茶树哦!</p> <p class="ql-block">  绕过古茶树就正式走上了安仁岭古道。该古道除了南连县内坑头胡宅、梅湖、礼芳及更远乡村,北连刘家、鸦桥、源港等村,通往鄱阳莲花山乡和秋浦县、是浮梁通往池州、安庆的便捷瓷茶贸易通道。古道建筑方式与香坑岭同样,坡道上的石台阶保存依然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  越往上走,路上倒伏的树木越来越密集,大家只能往拦路虎较少的古道两边树林里走,但仍然要跨越或踩踏满地的枯树枝,行进速度受到严重影响</p> <p class="ql-block">  终于登上了垭口</p> <p class="ql-block">  山这边开始还有少许倒伏的树木竹子拦路,稍稍向前就没有了,在越来越好走的路上,大家加快速度赶路</p> <p class="ql-block">  借助朦胧的暮光,大家硬是不打头灯快速下撤</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天黑定之前安全走进了刘家村里</p> <p class="ql-block">  刘家古村里还有一些200多年的房屋保留着,村落格局为背山沿溪条状分布,该村曾是中共秋浦县委的驻地,由于天色已暗、灯光暗淡,无法留下更多清晰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之时,我们就此打道回府了。一次快乐的古道古村游愉快的画上了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