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梦开始的地方

金色雨林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总有些地方值得再回首,那便是梦开始的地方。对我而言,汉口兵站(武汉军用供应站,俗称兵站)就是这样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汉口兵站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曾经的家离兵站不远,堂姐家就在兵站附近,小时候去堂姐家经过兵站。印象中兵站是一幢仿古式建筑,一主两裙楼组成八字形状,凸显气派,至今记忆犹新。不曾想,我的命运竟然和兵站联系在一起。50年前的12月31日,一身戎装的我从这里出发,登上北上的列车,成为了一名军人。一晃50年,青丝白发一瞬间,一切仿佛昨天,当年告别家乡、离别汉口兵站的情景浮现眼前。</p><p class="ql-block"> 再过几天就是我从军50周年的日子。50年,半个世纪,多么值得回忆和纪念。带着思念、带着憧憬,我再次回到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汉口兵站。站在黄浦大街远远望去,兵站那幢标志性仿古建筑,还是那样鲜红,还是那样热烈,那样富于激情,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然而当我靠近它时,发现兵站被一圈蓝色围挡包围着,围挡大门上方赫然写着“国宾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通过围档大门看见院内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兵站怎么变成了养老服务中心了?正纳闷,一位路过的老者告诉我:兵站早没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兵站迁新址后,原址被改建成大酒店,如今又被湖北文旅集团接手将其打造成智慧康养综合体。老者一席话,让我兴奋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一下跌到谷底。</p><p class="ql-block"> 汉口兵站位于黄浦大街和工农兵路交叉口,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兴建,是当年汉口地标性建筑,具有时代印记。曾几何时,在汉口你要问工农兵路在哪儿可能有人不知道,但问兵站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故老汉口人把工农兵路叫做“兵站”路。时至今日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些年回武汉探亲,每每坐30路公交车回家路过工农兵路,售票员报站时都会把“工农兵路”叫“兵站”,从不叫“工农兵路”……</p><p class="ql-block"> 哎!兵站,一个时代的印记就这样没了。</p><p class="ql-block"> 汉口兵站承载着无数鄂籍新兵的青春和梦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武汉及周边县市入伍的新兵都会在这里集结,然后从这里启程,乘闷罐车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化,闷罐车运输新兵早已成为历史,兵站的功能和用途也发生了变化,原本作为新兵集结和送别的地方,逐渐演变成一个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这是时代的进步。然而当我再次回到这里,重拾那些美好的回忆,重新感受那份温暖时,依然温馨,依然兴奋。</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汉口老兵站,忘不了那一抹红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4日写于武汉</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汉口兵站,如今的养老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院内正在施工</p> <p class="ql-block">老汉口兵站位于工农兵路和黄浦大街交叉口</p> <p class="ql-block">江岸西站,也叫货站、编组站,主要承担京广、汉丹铁路线货物列车的到发编组等事务。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江岸西站还担负每年新兵的输送任务。江岸西站距离汉口兵站1.5公里。该站已于2010年撤销。</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江岸西站站台</p> <p class="ql-block">新兵在江岸西站乘坐闷罐车奔赴军营。</p> <p class="ql-block">当年新兵乘坐的闷罐车</p> <p class="ql-block">新兵训练</p> <p class="ql-block">离开家乡前,身着刚领的军装和两个外甥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新兵连拍的第一张照片(石家庄长虹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3日在新兵站前留影。新兵站与老兵站相距约200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