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冬至清供茶会

王玉兰(蘭山房)

<p class="ql-block">甲辰冬月,我们会于兰山房,共事冬至清供茶会。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本次茶会,让我们在茶烟中对话先贤,在茶汤中观照古今。</p> <p class="ql-block">沫手净心:一处宁静,洗手静心,空气中弥漫着缕缕清新淡雅的沉香香气,茶的香气与沉香香气互相融合,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享受。同时也用那一壶清茶洗去岁月的铅华,让我们在这忙碌的岁月里,再次找回自己~~</p> <p class="ql-block">古人冬天的八大雅事~</p><p class="ql-block">围炉:闲话俗常</p><p class="ql-block">焚香:静坐冥想</p><p class="ql-block">品茗:渐入禅境</p><p class="ql-block">清供:寒室生香</p><p class="ql-block">候月:细听竹响</p><p class="ql-block">寻梅:孤芳暗香</p><p class="ql-block">负喧:懒卧欲睡</p><p class="ql-block">盼春:好景难忘。</p> <p class="ql-block">冬至大如年,兰山房特地准备了2014年老白茶,茶品口感醇滑细腻,难得的好茶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清供,取一个“清”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古时常以香、花、蔬、果,供养圣贤,后逐渐成为一种有寓意的生活元素。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被确定的节气,也是中国人看作最好的一天。民间一直都有一种“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用各种祭祀表达对天地的敬意,用各种仪式寄托对丰收的愿景,如今我们更多人也相信“冬至阳生春又来”。我们以“清供”雅集的形式,将传统文人精神中的诗意之美落地当下,走进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兰山房主理人 玉兰老师 插花清供。</p><p class="ql-block">玉兰老师,日本小原流花道四级家元教授。每周日下午在兰山房茶空间开设花道课,欢迎对花道同样热爱的同修一起来修习花道。</p> <p class="ql-block">修习花道</p><p class="ql-block">是一种力量与柔美的平衡感,这一刻,是在见花亦在见己!</p><p class="ql-block">插花的过程,像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旅程。我们挑选花材,构思造型,每一次的修剪与摆放,都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花的形态、色彩和香气,都与我们内心的情感、思绪和记忆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专注于插花时,心中的杂念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宁静与平和,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与美好。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渴望。</p><p class="ql-block">见花见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欣赏自然的美,更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与自己和谐相处。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珍惜当下、热爱生活。</p> <p class="ql-block">同时给大家奉上第一道茶——富硒红茶。</p><p class="ql-block">富硒红茶,产地云南滇池边,高山有机茶,口感浓醇甘甜有薯香花香。请大家品鉴</p> <p class="ql-block">宋代起,出现了各种香材研磨混合的方法,称之为合香。合香加蜜后可制成丸状、饼状、也可以粉末的形式使用。为了便于点燃,合香粉可用模具压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样,然后点燃,循序燃尽。这种方式称之为“香篆”。压印香印的模子称之为“香篆模”。在宋人笔记中有印香的记载,“印香”可能就是压印香篆。《梦粱录》卷十三,“诸色杂货”条云:“且如供香印盘者,各管定铺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请香钱而已。”</p> <p class="ql-block">中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了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以及当代饮茶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点茶在中国茶道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点茶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p> <p class="ql-block">同时也请茶人们奉上第二道茶——马头岩肉桂。</p><p class="ql-block">马头岩肉桂产地武夷山核心产区</p><p class="ql-block">正岩中的正岩,因为受到阳光光照较多</p><p class="ql-block">香气馥郁较显,自始自终呼出的气息都有浓浓的岩韵,条索均整 色泽绿褐 ,微带白霜 油润有光</p><p class="ql-block">岩骨生花香 悟悦有禅味</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 八尺,曲目《虚铃》</p><p class="ql-block">周老师用幽默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下尺八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尺八,中国传统乐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竹制,内涂朱砂拌大漆填充(地)外切口,今为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出空灵、恬静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蕙兰老师 抚琴清供</p><p class="ql-block">蕙兰老师,启蒙于高佳老师,后跟随扬州广陵派第十三代传人杨羽舒 汪明谦学习。清供曲目是张子谦版本的《平沙落雁》。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p> <p class="ql-block">同时奉上第三道茶老六堡产地:广西</p><p class="ql-block">降血糖、降低血尿酸、调理肠胃</p><p class="ql-block">六堡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降血糖、降低血尿酸、调理肠胃、延缓衰老~</p> <p class="ql-block">礼仪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本,礼仪更是为人处世之根基,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践行、传播。特别邀请王冰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礼仪,各种场合丝巾配饰的搭配,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映着花景,伴着茶香,我们体验了清供的闲适与庄重。清供,供天地自然,更有我们的内心,希望我们能在此次冬至清供雅集中照见天地、照见众生、照见自己。</p><p class="ql-block">最后,祝愿各位吉祥如意,多喜乐;万事顺遂,长安宁!</p> <p class="ql-block">《岁时记》有载:“冬至之日,寒气盛极,人宜守静,烹茶可暖。</p><p class="ql-block">蘭山房甲辰清供茶会-以茶會,念冬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