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案情简介</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一名客户神情焦急来到我行网点,称自己疑似遭遇电信诈骗。工作人员安抚其情绪后,客户表示称曾收到自称为京东金条客服的来电,以用户曾注册京东金条借款,现因国家政策改变,须注销账号,否则将会影响征信,涉及违法为由,要求客户下载APP并按要求进行操作,而后再次收到对方电话,称系统后台操作需要客户提供验证码,李某由于疏于防范,就将收到的验证码告知对方,随后便收到不同金额的钱款转出提醒。</p><p class="ql-block">处理情况</p><p class="ql-block">我行工作人员随即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觉客户遭遇到一种通过冒充“京东金条”等多家信贷平台客服人员,诱使受骗者操作其设置好的APP,从而套取受骗者的个人信息,最终实施诈骗的新型网络电信诈骗。当确认客户遭到诈骗后,我行工作人员立即引导客户办理销户业务,并指引客户到派出所报案,同时提示客户保护好个人信息并切勿再次操作该APP,避免资金损失再次发生。</p><p class="ql-block">案例启示</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涉及社保、治安、交通、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相关领域的社会服务已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然而,当提供社会服务的官方机构开始通过App等方式向大众提供“便捷”“免费”的服务时,有些“机构和个人”趁机开发出一些“山寨APP”:</p><p class="ql-block">1.有的通过欺骗大众使用,直接盗取个人信息或诱骗转账、充值;</p><p class="ql-block">2.有的通过扮演“中间人”“代理人”角色,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掌握了大量个人信息;</p><p class="ql-block">3.有的还打起了使用小伙伴们个人信息推送商业广告、借贷等进行变现的“小算盘”。</p><p class="ql-block">在此提示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避免下载到“山寨APP:”</p><p class="ql-block">从正规渠道下载</p><p class="ql-block">下载App时应选用正规渠道,在官网或者主流应用商店下载,不要轻易点击、扫描来历不明的链接或二维码下载。官方App下载量通常较大,排序靠前,在下载前仔细查看开发者的信息资料,同时可以参考一些网友的评分、留言、评论等。</p><p class="ql-block">查看并认准发布方身份</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对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等发布的App,最主要的是要认准发布单位,如果不是职能部门或下属机构发布的App,则需要再三查看评论,或者充分试用确保无误。</p><p class="ql-block">使用过程中是否导致过度收集信息</p><p class="ql-block">在安装App时,注意是否有索要过多无关权限(“读取通讯录”、“通话记录”等),或者强制索要某些非必要权限的情况,在使用App时,注意是否要求填写与业务功能无关的个人信息情况。</p><p class="ql-block">最后,再次提醒广大客户,当遇到疑似电信时,切勿盲目轻信,利用官网、官微、官方客服电话等渠道进行多方面调查印证,避免因一时大意造成个人经济财产损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