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中的再婚

青海老兵(布衣学伟)

<p class="ql-block">作 者 学 伟</p><p class="ql-block">图 片 网 络</p> <p class="ql-block">  人生四阶段,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到了夕阳,人生就不是无限好了。很多老年夫妻离了,或另一方病亡,或天灾人祸,单身的男女又开始多了起来,受不了孤独之苦的老年人又开始了再婚之路,但一路走来,能过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只占百分之一吧,还怕说多了。这其中,带着各种目的,各种思维,各种利益,各种自私性的男男女女都有。坑,蒙,拐,骗的人也有,再婚的新鲜感一过,人间烟火气的日子又会重新到来。再婚夫妻还要面对两个原生家庭的重新磨合,这带来的许多新矛盾,新困难,新问题。这种日子也不一定幸福,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在受苦,而且,往往还要再加一个“更”字。</p> <p class="ql-block">  我们稍稍说远一点的吧。民国时期,首任教育部长兼北大校长蒋梦麟,是个大学者,著作等身,知识渊博属绝顶的聪明人。他的第二任妻子陶曾谷去世后,蒋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但冲着他的名利,来说媒的人也不少,但蒋梦麟都不为所动,1960年在台湾,蒋梦麟遇见了大交花徐贤乐,竟然着了魔,要与徐贤乐结婚,那么徐贤乐何许人也?</p> <p class="ql-block">  徐贤乐是一个大交际花,虽然也过了50岁,但风韵犹存,楚楚动人。</p><p class="ql-block"> 徐贤乐人虽漂亮,但完全是一个拜金主义的女人。他第一嫁的丈夫是北伐军参谋长,第二嫁的是苏联大使,全是奔着金元宝去的。第三嫁就是蒋梦麟。</p><p class="ql-block"> 当时好友胡适坚决不同意,说蒋若要娶徐乐贤就要断交。陈诚,宋美龄都写信给蒋梦麟,要他坚决不娶徐乐贤,认为他要被徐乐贤骗。甚至,胡适要蒋梦麟到他病床前答应他不娶徐,蒋也同意。不料想,一周后蒋梦麟就同徐乐贤举行了婚礼。不到一年,徐乐贤就卷走了蒋的全部财产,不知去向。蒋梦麟心力憔悴,登报分居,徐就是不离。这场官司打了半年,最后徐要50万元才离。蒋无法,倒赔50万元才离了婚,在台湾的知识界闹了一场大笑话。又过了半年,蒋梦麟因呕气伤肝得肝癌死去,只活了78岁。常言说:“人在做,天在看,恶有恶报。”也不一定,以色骗财的徐乐贤竞然活了86岁。</p><p class="ql-block"> 蒋梦麟官至教育部长,大学者,大教授,大教育家竞敌不过一个交际花,是他被色蒙昏了头,再婚害死了他。悲也!</p> <p class="ql-block">  人到退休,脱离了单位,孤独!如不善于社交则更孤独,如老伴病亡,那是孤独之孤独。苦也,自然法则是也!现在,来说说我周围的老人再婚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 老佟,离休老干部,原东北野战军的一位营长转业到单位的。我看过他的照片,大皮帽,帅气的一张脸,个子高大,腰扎武装带,右边斜挂一把盒子枪。左边斜挂一个牛皮公文包。腿部裹着人字形的布绑腿。一看这阵势那就是经历过南征北战,炮火纷飞战争考验的军人。这四野真能打,一路南下,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了,地方需要干部,老佟转业到单位当了行政科长,营级对等科长,老佟也没有吃亏。军队进城了,土包子见到大城市开了眼界,花花绿绿的女人也多,不少军队,地方干部就与乡下老婆离婚,再找城市女人。这在50年代初都形成了一股风气。党中央面对这种情况,就发出要抵抗糖衣包弹诱惑的号召,要干部们不忘初心。但食,色,性也,人的本能也挡不住这些诱惑。仍然有干部要这样做,没法子了。周总理就要“铡陈世美”了,不然秦香莲们闹得凶。要铡就铡大的,杀一敬百。开国中将王近山《亮剑》剧中的原型。战场上外号“王疯子”因犯了类似错误,从中将降到荒野之地的一个农场当了一个场长还是一个副的。娶城市老婆的风气这才刹了一下车。</p><p class="ql-block"> 老佟立场坚定,不当陈世美。直接到农村将老婆接到城里,老婆大字不识一个,只好当家庭妇女。老佟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的。不想到了八十年代初,老佟的老婆疯疯癫癫的痴呆了,老佟也没嫌过,又过了几年,老婆病死了。</p><p class="ql-block"> 老佟开始过孤单生活,老佟感到无奈,一个人的饭菜不好做,煮一顿,吃不完,吃了上顿端下顿,永远都在吃剩菜剩饭。儿女工作在远方。屋里静得没声音。工农干部没文化,也无什么业余爱好。夜晚睡觉,竟听到老鼠声。这日子没法过,好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再婚也普遍了。老佟就找了一个当小学老师的老婆。这一下,老佟也精神了不少,开始修边幅了,常刮脸,头也梳成了“大背头”,单位组织离休老干部免费旅遊,老佟也带上新老婆春风了一回。但好日子没过几年。老佟脑梗成了半边瘫。新老婆服待了两年不耐烦了。吵吵闹闹要离婚。没办法,老佟只好签了字。有一天,大儿子带老佟去看病,回到家一看,家里像被扫荡了。新老婆带着一辆货车来,对家里实行“三光”政策。电视,电冰箱,空调全搬光,家里值钱,不值钱的也搬光。老佟“唉”了一声,南征北战什么敌人打不垮,到头来,一个再婚女人就将他打垮了。又过了一年,老佟病死了,都是再婚害的。夕阳的再婚不好过。</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是真的吗?绝对真,老佟与我家做过邻居。</p> <p class="ql-block">  老寇可不是一般人物,虽相貌平平,个子矮胖,不喜打扮,衣冠常常不整。尿门没扣好,裤脚一只卷起,另一只又放下,是看起很“土”的一个人,不认识他的人常常觉得他就是一个农民。但人不可貌相,他是经济学的大教授,滿脑子学问,平常不善言谈,可论文写得“扛扛”的,在经济学界有一定名声。</p><p class="ql-block"> 他的夫人,看起更“土”,门牙光荣退休后,也不再安,穿着同样“土”的掉渣的深色衣服,齐耳短发,人人看她,都觉得是一个家庭妇女,不!是一个北方农村的乡下老婆婆。但她特别慈详,仁爱,单位的人都很尊重她。只有非常熟悉她的人,给我说过,不要小看她,她是苏州大书香门弟的小姐,读书时是“学霸”。曾考起赴苏留学预备班的,因中苏关系恶化,留苏之事搁浅,大学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和老冦结婚后,就全办扶持老冦当教授,自已甘为平庸,做一名图书管理员,操持整个家务,所以显老。她五十多岁时因脑溢血去世,老冦就成了单身。</p><p class="ql-block"> 这一来,老冦日常生活就很糟糕,从来不做家务的他,一日三餐胡乱的吃点,好在名教授,会议多,请的人多,出差多,在外那是顿顿山珍海味的不缺吃喝,又不自掏腰包,肥胖依然不减,还得了糖尿病。</p><p class="ql-block"> 单身的老冦想找老伴再婚,说媒的人也不少。落单的女方,老冦也处了不少,但中年妇女看的早已不是相貌和爱情,主要看的也是他日渐鼓起的大钱包。但这些中年女人看错了人,老冦是学劳动经济学的。那“包包”是按得紧紧地,相处可以,拿钱不易,买菜是要算帐的。做家务就不按劳动经济学算了,是尽义务的。时间也要算清楚。比如,一小时要做多少事,折合多少钱,女人上街不能浪费时间,要拿笔记住,多少时间就该回了。这样一来,不少女人与他相处捞不到好处也就纷纷走人。时间一晃过了十年,老寇还是单着,但又有不少女人冲着他的钱包来,又纷纷走人。再婚难,难于上青天,对老冦来说是这样。对于现在的社会,这样的再婚也不新鲜。</p><p class="ql-block"> 到了八十多岁,老冦仍然还是一个单身汉,老衰病多,走路困难,再也无人问津。只好搬到儿子家住。前年看到他一次,买点菜提着,走不动了就坐在街沿上歇气。全然不顾大教授的脸面。不久,就因病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钱再多,又“扣门”,不知道怎么用,又不知怎样享受,那!拿钱来又有什么用?也就是在银行里“1”字后面添了很多个零。人一倒,钱是子女的,什么都成了一个“空”字。这就是有和无的数字经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鲁是一个机修钳工,很有点技术。过去没有数控机床,大修车床,磨合平面时,全靠钳工拿把铲刀顶在肚皮上一点点用力磨,还要铲花刀,那平面磨得似镜子一样光滑,要点技术哟!后来,老鲁也评成了技师。</p><p class="ql-block"> 老鲁的婚姻平平,旧社会底层人民那有什么爱情,就是媒说之言。媒婆夸女方夸得如天仙一般,一张巧嘴把麻雀都哄得下树。媒婆才能多得几块大洋的介绍费。老鲁人才一般,可个子高挑,有点技术,能养活家,在社会上也就有了成家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老鲁结婚时,不知对方长什么样。新婚洞房夜,才能挑红盖头,挑开盖头一看。“呀!怎么是个麻子!”麻子也没有办法,劳动人民结得起婚也就不错了。凑和着过吧。麻子婆娘能干,会说,把一个家也理得好好的,还生了一儿一女。爱情在底层人心中永远都是奢侈品,能生存就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老鲁60岁退休了,可以享享清福了,不想老婆一个心梗便走了人。老鲁成了单身汉。不过老鲁也没有多伤心,不久就找了一个女人来再婚了。再婚后,老鲁赢来了“第二春”,精神焕发,斗志昂扬。衣冠整齐也不怎么显老,与再婚老婆也是恩爱有加。这样的幸福日子,爭取要再活三十年。于是,老鲁练起了太极拳,太极剑,耍起了大刀。置办了音响,一起练的老人也多了起来,老鲁成了领头人。再婚老婆也殷情有加。早早地熬好老荫茶,用大罐提来,练拳的人都可免费喝。人们说,老鲁再婚有福了,娶了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女人,恩爱哟!老鲁看看老婆也会心一笑,哈哈!</p><p class="ql-block"> 时光追随着人的影子,你走得快,它也走得快,转眼间老鲁已经八十多岁了。打拳舞剑也没能挽留住他的健康。老鲁腰痛,腿痛,脖子痛,行走困难要柱拐杖了。又遭心梗袭击一次,哮得厉害,多在床上度过,再婚老婆服待两年,没有了耐心。吵吵闹闹要离婚,全然不顾再婚十几年的恩爱。爱!终于在利益面前打了败仗。</p><p class="ql-block"> 老鲁看到儿女各忙各的事,无遐顾及他,就进了养老院。养老院的生活不好过。四人一间房,都是老弱病残的。晚上这个叫,那个吼的也睡不好觉,时时有救护车的尖叫声,拉走一个老人,又拉走一个老人。养老院好像成了一个死亡留守处,等着上天来点名。恐怖心理下,再婚又离异的老婆来看他,提了一罐鸡汤来,就述说现在物价涨得多么,多么地快,一只好的土鸡要一百多元……。老鲁就将身上的300元钱拿给她。老婆婆拿着钱就说声:“拜拜”欢天喜地走了。老鲁长叹一口气说:“世上那有什么爱,只有利益。”</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女儿来看他,老鲁要女儿给点零用钱。女儿说:“上周给你300元,用到那里去了。”老鲁面带难色。</p><p class="ql-block"> 冠状疫情流行的第二年,老鲁死了,终年八十二岁。</p> <p class="ql-block">  再婚都不好吗?说绝对了吧!是的,有坏就有好,这是辩证法嘛!那我就来说一个再婚好的故事吧!但这种再婚好的机率只有百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郝教授,对人好,某名牌大学毕业。在学校做到了正教授。可惜婚姻就不怎么好。四十几岁时,他老婆得了癌症,虽全力抢救,用完了家里的积蓄,老婆还是撒手人寰。 </p><p class="ql-block"> 郝教授又要上班又要带未成年的孩子,苦呀!恰巧他去世的老婆的闺蜜也因故成为了单身。两颗患难之心连到了一起。再婚后,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庭生活也过得红红火火的。</p><p class="ql-block"> 郝教授退休了,该享清福了。于是他带再婚老婆遊山玩水,那真是过着“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老骥伏枥山水间,桃花源中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到了七十多岁时,恶远来了,郝教授得了严重脑梗。走路是偏偏倒倒的,头又晕,非常痛苦。老婆精心服伺,从无怨言,晚上散步,老婆就在歪偏的那一边顶着,扶着走。郝教授心里那真是一个感激不尽呀。过了两年,郝教授又到大医院作了脑部大手术,病情有了好转,生活也好了一些。但旅遊之事就无缘了。脑梗这病就是血管中结垢,垢掉下来就成血栓。梗了一次有可能还要再梗一次。又过了两年,郝教授再次脑梗,从此卧床不起,瘫在床上,大小便失禁,又要常翻身,怕长褥疮。老婆服伺他的工作量增加了好几倍。但老婆无怨无悔,不离不弃,还是更加精心地照顾郝教授,直到郝教授最后病逝。这样的再婚老婆真是百里挑一,不好找。如找到,那就是你晚年买彩票中了特等奖,好福气!</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中的再婚之事,千奇百怪,不胜枚举。在老年这个阶段,因各种原因落单的大约占50%,各种同居,搭伴,再婚的事也层出不穷。但百分之九十九的再婚矛盾重重,并不幸福。因为再婚没有爱,只有利益。即便有爱,很多坎也迈不过去。再婚需要两个家庭,甚至于两个家族之间的磨合。磨合需要是长时间的,晚年你有这个时间吗?</p><p class="ql-block"> 再婚对上眼了,那也只是颜值问题,实质上的,如家庭出身,文化水平,思维方式,社会经历,经济差异,房产遗留,儿女认同,三观是否一值?性格是否相同等等矛盾如何解决,即使全都解决了。儿女问你一句,你病了那个服伺,她病了那个服伺。最后一句,你死了和谁葬在一起?这些问题,可能你都回答不了。</p><p class="ql-block"> 再婚期间,双方能自理,合到一起过,还有快乐。如某一方得了大病或瘫到在床,几年或十年的服伺,你干不干?你愿干,你儿女也要将你拉走。自已的老人自已的儿女负责,你病了,我们儿女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再婚期间,经济实行AA制,还好说。但女方不干了,我服伺你一个老头,当一个不要钱的保姆,那不如我就是一个保姆,那工资甚少也要开4000元,那我不是亏大了吗?男方不干,说那有老婆做家务事还要钱的,那是妻子的义务。有些独身老头就是想这些自私的权宜之计。这样一来,不少老年再婚夫妻再次“拜拜”。</p><p class="ql-block"> 再婚期间,如男方愿将工资卡全权交给老婆打理,換得一团和气也行,但矛盾又来了。双方的孙来家玩,老婆给的钱是否公平?如女方的子女要结婚卖房,要二十万作首付,而男方心里是否能公平?男方的儿女是否能答应?她们的眼晴始终盯着父亲钱包的钱的走向,这一来矛盾风暴又起。</p><p class="ql-block"> 再婚前,总要恋爱,双方都展示自已最好的一面,而婚后,老头倔犟,拉塌,自私,不体贴人,家暴又怎样解决,不可能民政局跑三次,四次,五次吧。</p><p class="ql-block"> 再婚后,双方都把“包包”按得紧紧的,又防贼式的盯着对方的“包包”,这样的日子怎样过?老年人再婚基本无爱情,看到的总是利益。有的是初恋,多年后因各种原因重新走到一起,这还好点,那叫“圆梦”。但也不一定。某南方城市有一对老年再婚夫妻,就是初恋,婚后还生有一女。但男方想要女方的一套房子给儿子作婚房,女方不干,男方就残忍的将再婚老伴杀害,碎尸,从下水道冲走,这就是再婚后的最大惨案。说到底,再婚还是为了利益。没有爱的婚还结什么?因此,老年人的再婚是以新鲜开始,以失败告终。再婚虽然好!扯证虽谨慎!</p><p class="ql-block"> 那么老年人就这样孤独终死吗?也不一定。就个人感受而言,我也是73岁的老人,如成单身,不想再婚。因为婚姻的本质还是责任,还是束缚,少了人性中的自由。我就从喜爱的绘画,写作,音乐中找快乐去排除孤独。在学习中只要钻进去了,痴迷了,那有时空,孤独和痛苦呢?这三样爱好就像是老婆和情人,就象是“三妻四妾”那样亲不够,理不乱,还不违法。虽有投入那只是学习的费用可多可少不受限制。能画出好的作品,就象生了好多儿女,又不违反计划生育,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 等到那一天,画不动,写不动了,往养老院一进,就等待人生最后的节日-死亡。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规律吗!人不就是宇宙的一个微粒子,微介子吗?人生看空了,那还折腾什么再婚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作品属文学创作,请莫对号上座)</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谭学伟,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74年在空11军美术创作训练班学习。曾任《重庆理工大学报》美术编辑。作品多次在国内漫画大赛中获奖,云南省钢笔画家联盟会员。发表文学作品400余篇,多次在全国举办的各类文学大赛中荣获大奖。从重庆理工大学退休。曾当过知青,工人,军人。业余爱好:读书,写作,绘画,书法,音乐,古玩及手工工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