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二,罗浮山 </p><p class="ql-block">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百粤群山之祖”之美誉。罗浮山总面积为214.82平方公里,拥有432座山峰,其中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景区内有奇峰怪石、飞瀑名泉、洞天奇景等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优越,植物资源丰富,古树名木大量分布。</p><p class="ql-block">罗浮山不仅以其自然景观著称,还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历代诗人如陆贾、谢灵运、李白、杜甫等都曾在此留下经典诗篇。此外,罗浮山是道教南宗的发祥地,拥有众多道教和佛教胜地,如黄龙观、冲虚古观等。</p> <p class="ql-block">寺庙前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 风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会仙桥</p><p class="ql-block">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白莲湖畔,桥面由青麻石条砌成,桥长6米,宽2.9米,高3米。桥板正中刻有“会仙桥”三字,由清代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所书。</p><p class="ql-block">相传在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至惠州,游览白莲湖时偶遇何仙姑。苏东坡即兴吟诗,何仙姑则回敬了一首诗,表达对他的不满。随后,湖上风雨大作,苏东坡欲过的木桥被冲垮。这时,铁拐李出现,将拐杖化为桥梁,助苏东坡过湖。为了纪念这一奇遇,后人在此建了一座石桥,并命名为“会仙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浮云秀</p> <p class="ql-block">冲虚古观,这座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南麓的道观,是东晋时期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的杰作。始建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最初是葛洪修炼和炼丹的场所——南庵。随着葛洪的仙逝,这里被扩建为纪念他的祠堂。北宋时期,宋哲宗赐予“冲虚观”的匾额,进一步彰显了其地位。</p> <p class="ql-block">三清宝殿</p> <p class="ql-block">洗药池</p><p class="ql-block">传说中,这是葛洪和其妻子鲍姑洗制中草药的地方。池旁有一块苍劲巨石,上面刻有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题咏:“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p> <p class="ql-block">葛洪在罗浮山修道炼丹,采药治世,广集验方,其著作《抱朴子•仙药》内外篇和《肘后备急方》等在医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对天花病、狂犬病等疾病的研究比同时代的西方科学家早了几百年2。此外,洗药池在明末清初时期被誉为南粤商贸四市之一的“洞天药市”</p> <p class="ql-block">药池四周悬挂着各种药方</p> <p class="ql-block">葛洪(约283年-约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时期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科学家。葛洪出身于江南豪族,13岁丧父,家道中落。16岁起,广览经、史、百家,以儒学知名。后从方士郑隐学道。西晋太安二年(303年),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大都督顾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迁伏波将军。起义平定后,弃戈释甲。永兴元年(304年),赴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时值八王之乱,颠沛流离于徐、豫诸州,饱受战乱之苦,于是消极愤世,遂萌栖息山林、服食养性之思。建兴四年(316年)重返故里。东晋开国后,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咸和(326年-334年)初,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葛洪听闻交趾出产丹砂,自行请求出任勾漏令。赴任途经广州,刺史邓岳表示愿供其原料在罗浮山炼丹,葛洪遂决定中止赴任的行程,从此隐居于罗浮山。葛洪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因从学者日众,又增建东西北三庵。后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年)</p> <p class="ql-block">午餐 农家乐 味道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