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补缺的西行漫记(续)

牧之

<p class="ql-block">金风玉露韵无穷,</p><p class="ql-block">五彩斑斓入画中。</p><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我继去年春季之后,又开始了一次西部旅行。这次的“西部”,只是陕西和山西这两个“西”,重点是韩城的两庙(司马庙、大禹庙)、延安的两山(嘉岭山、清凉山)和甘泉大峡谷、西安新建的两个博物馆(陕西历史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祁县和灵石县曾被我忽略的两个“大院”(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太原的蒙山大佛等新开发及未去过的景区。</p><p class="ql-block">去年曾作过《拾遗补缺的西行漫记》的《美篇》,记录了春季西部旅行的美好回忆。今天整理这次旅行的素材,又作了《美篇》,故题名为《拾遗补缺的西行漫记(续)》。</p> <p class="ql-block">一、陕西韩城</p><p class="ql-block">司马庙(司马迁祠)</p><p class="ql-block">大禹庙</p><p class="ql-block">韩城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年前,观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司马迁》(冯远征饰演司马迁)时,翻阅过司马迁故乡韩城的许多资料,就萌生了前往旅行的意愿。如今带着对司马迁的崇敬之心和记忆中《史记》里那些精彩难忘的片断来到韩城,就是一次《拜谒司马迁之旅》。</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忍辱负重、饱经苦难,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担当书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光辉不朽的史书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被誉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以其精湛的史学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被当地人称为司马庙的司马迁祠,位于韩城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后世于西晋永嘉三年(310年),在此为纪念司马迁修建了衣冠冢及祠堂。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现存建筑为宋至清代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史圣颂</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第一台牌坊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字,第二台牌坊上书“龙门才子故里”六个字,第三台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个字。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墓冢上有一株古柏。祠庙的第三台上有献殿和寝宫,内祀司马迁的塑像。殿宇和山门都是宋代的建筑结构。祠内还保存有许多历代名人墨客凭吊题咏。</p>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p> <p class="ql-block">河山之阳</p> <p class="ql-block">汉太史司马迁祠墓</p> <p class="ql-block">祠堂内题匾“穆然清风”颂扬司马迁高尚清心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墓,墓冢上有一株古柏树,枝分为五,称为“五子登科柏”。</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p> <p class="ql-block">史记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十二本纪园勾勒出了中华民族前三千年的历史脉络,通过石雕艺术和景观小品等形式,展示了五帝文化、夏文化、殷文化、周文化、秦文化等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史记.五帝本记第一</p> <p class="ql-block">史记.夏本记第二(大禹治水)</p> <p class="ql-block">史记.殷本记第三</p> <p class="ql-block">史记.周本记第四</p> <p class="ql-block">史记.项羽本记第七</p> <p class="ql-block">史记.秦始皇本记第五</p> <p class="ql-block">妇人之仁</p><p class="ql-block">《史记·淮阴侯传》:</p><p class="ql-block">“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利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p> <p class="ql-block">所向披靡</p><p class="ql-block">《史记.项羽本记》:</p><p class="ql-block">“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披靡。”</p> <p class="ql-block">秋毫无犯</p><p class="ql-block">《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p> <p class="ql-block">韩城大禹庙,原名大夏禹王庙,因位于韩城市新城街道周原村北,又名周原大禹庙。</p><p class="ql-block">大禹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明万历年间、清嘉庆年间曾重修,建筑状况良好,有献殿、寝殿、及西厢房,是国内大禹庙之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有“禹庙之最”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韩城古城,南临澽水,西依梁山,山水环抱,易守难攻。</p><p class="ql-block">韩城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就连出租车司机、饭馆小老板这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都会自豪地告诉你“朝半陕、陕半韩”、“上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的民谚是说韩城自古就是人才辈出的,史上状元、举人、进士不计其数。那句“朝半陕、陕半韩”就是说朝廷里一半官员出自陕西,而陕西又有一半的官员出自韩城。</p><p class="ql-block">在韩城四天里,遇到的许多普通老百姓也会主动跟你提起史圣司马迁、状元王杰等历史名人那些轶事。让我吃惊的是,卖油条豆浆的小店主得知我来自北京,竟告诉我演员冯远征是他们一个村的老乡,都来自韩城芝阳镇上官庄,这使我顿悟了当今的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能在九年前主演话剧《司马迁》,也许是缘于对史圣崇敬、对故乡热爱的情感所至。</p><p class="ql-block">宋元明清四朝时,韩城被人们称作小京城,古城内有文庙、北营庙、东营庙、城隍庙、县衙、状元府、闯王行宫、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众多历史古迹及人文景观,很值得来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韩城状元府博物馆是清乾隆年间状元王杰的宅院,馆内收藏有明清至民国的名人字画、石雕、木刻千余件,形成了一座“园林式”博物馆。王杰是清嘉庆帝的老师,他不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更以其清廉正直著称。他与当时权臣和珅对抗,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和珅因忌惮其正直,多次欲除之而后快,但王杰始终坚守原则,最终在嘉庆帝时期与嘉庆帝一起扳倒了和珅‌。</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帝给王杰极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直道一身立庙堂,</p><p class="ql-block">清风两袖返韩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城花馍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面食,它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体现,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韩城花馍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丰富,寓意深刻,通常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是韩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陕西延安</p><p class="ql-block">甘泉大峡谷</p><p class="ql-block">嘉岭山(宝塔山)</p><p class="ql-block">清凉山</p> <p class="ql-block">甘泉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被誉为“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p><p class="ql-block">当黄土高原的厚土层,被数亿万年雨水冲刷后,地底的岩石就裸露了出来,于是就形成了一道由山梁、黄土断层、悬崖沟壑组合而成的地理风貌。甘泉县正处于黄土高原腹地。在雨岔村周边40平方公里的山峦下,竟然隐藏着如此神秘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甘泉大峡谷中最好的峡谷是桦树沟峡谷‌。</p><p class="ql-block">桦树沟峡谷是所有峡谷中风景最为独特的峡谷之一,享有“摄影家的天堂”之美誉。峡谷全长约300米,高20-25米,宽1-2米,谷底最窄处仅有20厘米。峡谷内常年溪水潺潺,崖壁上绿苔茵茵,谷内光影绮丽交织,纹理波浪起伏,诸如“人祖图腾”、“仙女思凡”、“石光隧道”等景观美轮美奂‌,而让你流连忘返、乐而不归。正如旅友的点评:“游览甘泉大峡谷时,恍如隔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嘉岭山(又称宝塔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宋代和明代都进行了重修和维修。嘉岭山上的岭山寺塔(又名延安宝塔)高44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p> <p class="ql-block">摘星楼位于宝塔山的峰巅,高1135.5米‌‌,是范仲淹在镇守延州时所建。</p><p class="ql-block">我徒步登上嘉岭山的宝塔和摘星楼之后,俯瞰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延安老城、新城的壮美风光,虽说劳累,颇有几分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镇守延州时兴建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嘉岭山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是“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每字高3.68米,宽3.37米,气势磅礴,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所题。此外,还有“出将入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云生幽处”、“嘉岭胜境称第一”、“一韩一范,泰山北半”、“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九组石刻‌。</p><p class="ql-block">范仲淹在北宋时期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负责鄜延路防务,他通过积极的防御战略和有效的军事改革,成功抵御了西夏的入侵,使边境转危为安。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西夏人称其“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并尊称他为“小范老子”‌。</p><p class="ql-block">嘉岭山摩崖石刻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这些石刻记录了范仲淹的军事成就和文人雅士对他的敬仰与赞誉,反映了北宋晚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的万佛洞开凿于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皆有造像或维修。</p><p class="ql-block">万佛洞主要有四个石窟,规模宏大,借山势而凿。窟内石柱上和四壁雕有形态各异的石佛万尊,其石刻艺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历代名人骚客、有识之士的赞赏和爱护。</p><p class="ql-block">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写《清凉漫兴》四首,赞其为“凿山成石宇,馋佛一万尊。人世亦稀有,神功岂无存”。</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范仲淹镇守延州修建的范公祠。</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上延寿寺</p> <p class="ql-block">清凉碑林</p> <p class="ql-block">左边有启功先生书写的“长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陕西西安</p><p class="ql-block">新开放的两个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p><p class="ql-block">陕西考古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香积寺</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将以“秦汉文明”为主题,展览叙述结构采用“大历史+小专题”形式。内部共分五大展厅,包括主展厅“秦汉文明”、遗址展厅“城与陵”、艺术展厅“技与美”、临展厅和公众考古中心。</p> <p class="ql-block">秦汉馆的序言大厅</p> <p class="ql-block">核心主展厅从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对外交流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该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成就和作用——这不仅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创建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奠基的时代,更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城与陵”旨在以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通过对雍城、栎阳、咸阳、长安四处大遗址的剖析,探讨都城与陵墓作为文明社会所形成的真实载体,在中华文明不间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技与美”则主要借助雕塑、壁画、画像石、陶制模型等物质遗存,展现秦汉时期人们丰富且多元的形象世界,也揭示当时人们对于宇宙、生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陕西省筹建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开放。</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4月,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建设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收藏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各个历史时期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标本等20万余件。</p><p class="ql-block">陕西考古博物馆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p><p class="ql-block">陕西考古博物馆对于提高陕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水平、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香积寺村。‌该寺始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由净土宗创始人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而修建。香积寺不仅是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还被日本净土宗尊为祖庭。‌</p><p class="ql-block">香积寺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地位。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写《过香积寺》诗予以赞扬,诗中描绘了香积寺的清幽环境:“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香积寺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崇灵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山西祁县</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175平方米。它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经过多次扩建和增修,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的整体布局呈双“喜”字形,融合了明清传统民居特色和欧式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乔家大院不仅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代表,还展示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祁县火车站前祁奚雕像</p><p class="ql-block">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今山西祁县)人。他为官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以公而无私、唯贤是举著称。他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为人所称颂。</p><p class="ql-block">祁奚因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贡献,深受人们爱戴。在盂县、祁县等地均设有祁大夫庙,现在的祁县火车站前也有祁奚大夫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山西灵石县</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占地面积达到了45000平方米,是乔家大院的十倍之多。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312年),历经明清两朝,祖孙多代历经300多年最终完工。其建筑风格典型的明清风格,整体依山而建,四周都是天然沟壑,防御性强。</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则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中国民间故宫”,登上城墙,从高空俯瞰王家大院呈“王”字,大院整体是灰砖灰瓦,大红灯笼显得非常的醒目,庭院的建设也是尊卑贵贱有序、上下长幼有序,起居功能已与一应俱全,他们有自己的私塾、书院、花院、厨院、长工院,每一处都有精心设计的木雕、石雕,而且都有深刻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版画家力群在晚年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决定把自己各个时期的代表作200多幅捐赠给灵石县政府。为了妥善保管这些作品,在王家大院里,建立了力群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1995年,耿彦波就任灵石县县长后,决定举全县之力修复王家大院,到2000年修复工程全部完工。由于当时旅游业未成气候,王家大院还没有给灵石县带来明显收益,人们计较着被他花掉的“千万巨款”,以至于他临行前,有人以三个花圈为他送行。</p><p class="ql-block">如今王家大院成为了灵石乃至山西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一位古建专家回忆道:“在我们看来,修建王家大院是耿彦波非常成功的项目,原汁原味风格,基本上没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山西太原</p><p class="ql-block">蒙山大佛</p><p class="ql-block">双塔公园</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晋商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国煤炭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东湖醋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原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东魏的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了这尊大佛。</p><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蒙山大佛曾多次修缮和装饰,唐代记载其高度为“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p><p class="ql-block">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直到1980年在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被重新发现‌。</p><p class="ql-block">目前,蒙山大佛的佛头为后人新凿,景区内还有开化寺等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塔公园</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太原市府东街的晋商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和展览于一体的地方人文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里收藏了与晋商历史相关的珍贵文物,包括账册、器物、汇票、地契和钱币等,共计12万余件。此外,御书楼还藏有从明清到民国出版的古籍善本1.2万余册,近4万卷,展示了中国雕版印刷的卓越成就。</p><p class="ql-block">晋商博物院原为阎锡山时代的监军府,后为山西省政府所在地。它的建筑布局别具一格,包括牌楼、山门、一进院、二进院等,其中二进院内的戏台、碑亭、石牌楼等建筑,都充分展现了晋商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仅是国内首个展示晋商文化的博物馆,更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介绍晋商的博物馆。自2008年建成以来,它已成为了解晋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停放着一架美制P36鹰战机,抗日时期从美国购买50架投入战斗,年轻勇敢的飞行员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往事。</p><p class="ql-block">后来陈纳德援华飞虎队的主力战机P-40战斗机是P-36鹰战机的改进版。</p> <p class="ql-block">‌中国煤炭博物馆‌,是国家级煤炭行业的博物馆。这是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机构。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总体规划为“七馆一井”,包括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开发技术馆、当代中国煤炭工业馆、煤炭艺术馆、煤炭文献馆、中外交流馆和模拟矿井‌。</p> <p class="ql-block">煤制作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湖”牌老陈醋,是山西老陈醋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和典型代表。1998年,该公司为了山西老陈醋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东湖醋园”。</p><p class="ql-block">“东湖醋园”凝结了山西老陈醋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展示了山西老陈醋的全套工艺及“东湖”品牌的荣誉,是了解山西老陈醋的绝对平台。</p> <p class="ql-block">我在太原很想你!</p><p class="ql-block">顺利完成了16天的旅行计划,自太原平安返京。</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话不假,趁着能走能动就要多走多动,饱览壮丽的山川美景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将一如既往勇闯天涯游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