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七月,我有幸受到平鲁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范和平老师的邀请,与陈宝君老师一同前往平鲁长城博物馆参观。踏入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仿佛能听到岁月的低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大地之上,在平鲁境内自东北从右玉入境,绵延起伏,经过两乡二十多个自然村。这让我想起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怀着敬畏之心。若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那么东北的山海关、西北的嘉峪关就好像是“龙头龙尾”,而平鲁区境内的长城就是“龙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朔平府志》等史书记载,平鲁区的长城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它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时代的变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些斑驳的痕迹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也是无数先辈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我想起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战争与和平,那些守卫边疆的勇士们,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长城。如今,这里已经不再有战火纷飞,但长城依旧静静地卧在那里,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默默地看着世间的沧桑变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迎恩堡,心中满是感慨。曾经这里有着署衙、戏楼、粮仓以及龙王庙、魁星庙、城隍庙、马王庙、五道庙、土地庙等建筑,虽然现在只剩下遗址,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往昔的繁荣。这些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热闹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浮现。迎恩堡是在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修建的,到了隆庆六年(1572)又进行了砖包加固,这一加固让它历经风雨,留存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平鲁长城陈列馆就修建在迎恩堡村,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布展面积110平方米。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长城历史文化推动和保护发展。2022年3月的时候,在阻虎乡党委、乡政府的安排部署下,由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科学统筹并撰写长城历史文本资料,由梦丽达图文广告中心承办制作平鲁长城陈列馆布展。从2022年开始,工作人员们就开始了资料收集、整理、详细核实和校勘的工作,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心血,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2023年7月上旬圆满完成了布展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和陈宝君老师漫步在平鲁长城陈列馆,仿佛踏入了一处承载华夏文明记忆的圣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件展品都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陈列馆内珍藏着诸多与长城相关的文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不仅见证了长城历经风雨的变迁,更让我们深刻领悟到长城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馆内的照片墙宛如一幅由多帧画面编织而成的长卷,生动地记录了当地的沧桑巨变。那些珍贵的画面恰似一部无声的史书,将昔日的辉煌与今朝的风貌一一呈现于世人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板上详尽地介绍了长城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使参观者得以全面了解长城的前世今生。长墙走向与分布展板直观地展示了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情况,令观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铸剑为犁”壁画描绘了一位古代帝王下令停止战争并铸造农具的情景,这幅画作传递出和平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美好向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幅名为“朝见礼节”的画作悬于壁间,它宛如一扇通往古代的窗扉,向观者展现着往昔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庄重与典雅,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长河,去感受那遥远岁月中的肃穆氛围。“隆庆和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了自明初以来蒙汉之间长达两百余年的战争局面,自此长城内外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和平景象。这不仅促进了蒙汉人民之间的经济交流与文化交融,更对我国民族团结的巩固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可媲美汉唐时期的“和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长城碑文的照片墙展示了长城上的碑文,这些碑文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长城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长城风情展板通过照片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长城沿线地区的民风民俗,使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长城起源展览墙分为四个部分进行介绍,包括“王之孝”、“炮兵之变”等主题的文字解说以及相关图画或照片,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对长城的起源有更深入的认识。长城卫所历史文化的展板则详细介绍了长城卫所的相关情况,并附有相关历史资料的照片拼贴,使我们对长城的防御体系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迎恩堡堡门石匾展示区摆放着迎恩堡堡门的石匾,这块石匾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了迎恩堡的兴衰荣辱。古堡拾贝的文字介绍墙则讲述了有关古堡的一些趣闻轶事和知识,让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收获乐趣。边陲风云墙展示了元末明朝时期的平型关战役的相关介绍及插画,这段充满英雄气概与悲壮色彩的历史至今仍令人动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林烈士的事迹介绍板下方是一组浮雕图案,生动地刻画了他的英勇形象和他的战斗历程,这位英雄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于心。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平鲁长城陈列馆就像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长城上,给它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此时此刻,站在长城脚下,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们不仅是在参观一座建筑,更是在感受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前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这次参观平鲁长城博物馆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