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滕王阁,雄踞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之处,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豫章大地,是南昌市的地标性建筑,亦为豫章古文明之象征。</p> <p class="ql-block">追溯至唐永徽四年(653年),滕王阁初现于世,乃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建。岁月流转,历经沧桑变迁,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之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挥毫写下《滕王阁序》,令其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边钓者多!</p> <p class="ql-block">2004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为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2018年10月29日,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跻身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列,享有“西江第一楼”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巍峨耸立,高达57.5米,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下部以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为基础,分为两级;台座之上,主阁采用“明三暗七”的独特格式,呈现三层带回廊的外观,内部实则共有七层,包括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仿宋特制,高达3.5米,尽显古韵之美。</p> <p class="ql-block">主阁的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p> <p class="ql-block">一级高台之上为二级高台(城墙台座),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p> <p class="ql-block">正东处,“瑰伟绝特”九龙匾熠熠生辉,其内容取自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正西悬挂“下临无地”巨匾,彰显磅礴气势;南北高低廊檐下,则分别悬有“襟江”、“带湖”二匾。</p> <p class="ql-block">一楼重现了当年滕王阁盛宴的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步入一层,映入眼帘的是根据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中《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创作而成的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而西梁枋正中悬挂着白栋材同志书写的“西江第一楼”金匾,更添庄重典雅之感。</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正厅墙壁上,一幅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徐徐展开,画高2.55米,长20余米,描绘出众多杰出人物的形象,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p> <p class="ql-block">王勃,字子安,生于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他才华横溢,六岁便能作文,下笔流畅,被誉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并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中错误。十六岁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府文学。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作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p> <p class="ql-block">唐上元二年(675年)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玙在滕王阁设宴款待宾客。原欲让女婿撰写阁序以炫耀文采,却意外迎来了远道而来的王勃。王勃途经洪州,受邀参加宴会。阎伯玙假意请王勃执笔作序,未曾想这位才子欣然应允,顷刻间挥笔成文。起初,阎伯玙离席叹息,心中不悦;然而,随着佳句频出,尤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绝句的诞生,满座皆惊,阎伯玙亦大喜过望。于是,《滕王阁序》成为传世名篇,声情并茂,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唐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伯玙重修滕王阁之时,王勃写下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p> <p class="ql-block">宋大观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阁,使其重现昔日辉煌。</p> <p class="ql-block">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滕王阁再次重修,阁高五丈六尺,依旧屹立于赣江之畔。</p> <p class="ql-block">清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起义军进攻南昌,滕王阁毁于兵火。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停止转动,清宣统元年(1909年),滕王阁得以重建,虽规模有所减小,但仍保留着往昔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座八十年代重建的滕王阁,就是梁思成先生四十多年前的构思,新阁的建筑设计依然是以1942年的草图为依据进行的。</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在空间组织、布置与扩展方面独具匠心,巧妙解决了声、影、光、色等一系列难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意境。它将虚景与实景融为一体,交织出一幅绚丽多姿而又变幻莫测的风景画卷,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审美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从平面布局来看,滕王阁建筑群形成了阁、廊、亭依次排列的独特顺序,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随组群性质与规模大小而变化多样。滕王阁主体建筑与辅亭压江亭、挹翠亭以及连接它们的回廊相互配合,构成了一种富有节奏感的空间序列,宛如一首优美的乐章,给游人带来音乐般的美感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