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军人王文杰的快乐人生

雪缘

<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2日,我与向寿鹏再次走进王文杰老师的家里,与他交流他的晚年生活,八十九岁的王文杰,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住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王家湾新庄水库北麓,我们走进他的家里,王文杰笑着迎我们的进屋,给我们泡了浓情的咖啡,家里儿子们外出打工去了,虽然他一人居住,但收拾的井井有条,温馨备至,在与他的交谈中,他每天生活有规律,很充实,早晨起来在附近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回来自己煮早餐,看看书,练练字,抄写古文本,编写家谱等,天气好就去永安,复兴场喝喝茶,下午三四点钟慢慢回来,煮晚饭,吃了饭,打开电视看看新闻,生活过得快乐有趣,会木工活,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还懂得地理,与妻子育有一女二子都已成家立业,尽管他大妻子十岁,他把她当妹看待,男耕女织,相濡以沫,由于妻子积劳成疾1995年走了二十三年了,说到这里,他眼睛显得湿润,很愧疚的神情,回忆他几十年,苦过、累过,更多的是快乐幸福,他带我们参观了她的书房,一个普通的书柜里装满了他买的、写的装贴的书,有他抄写的《三字经》、《大学》、《中庸》、《诗经》、《千家诗》等几十本,他视这些书为宝贝,收藏了他从军后自己和战友的照片,证件,说起以前的那些往事,他记忆清晰,口如悬河:</p> <p class="ql-block"> 我采访王文杰</p> <p class="ql-block">  王文杰,1930年4月4日生,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复兴村王家湾小井头人,自幼在遵义南乡他外公(清朝末年举人)门下读私塾,学《六十年花甲》《十二地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等,后又师从他姑公(清朝末年举人),由于他从小学习刻苦,字也写得不错,没有受过当时先生的罚跪、打扳子等惩罚教育,他生性活泼开朗,喜欢唱歌,跳舞,他母亲在他17岁那年三月因病去世,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出外到遵义城里打工赚钱补贴家用。</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时在城里做工的他所在的织布厂待业整顿,他暂时没有活做,就去饮食店卖“碗儿糕”,有一天,他去到位于(现在梅岭厂)那解放军十六军营门口,一个穿着解放军制服的大个子对他叫着:卖耙的小伙子,过来,当他走到面前,把他手里提篼的碗儿糕提到里面,一个个分给那些与他穿一样制服的正在吃饭的人。他当时显得纳闷,听说解放军是天下最好的部队,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怎么不记个数,不讲价钱就把东西分完了。正当他还没有回过神来,那个高个子,提着提蔸手里拿着钱走到他面前,“你数数钱,按照你先卖给别人的价格,钱对头不?”,他这才看出那高个子解放军在帮他,不是他所想像的那样,是真正的爱护人民的部队,后来他有去过几次,进一步感受到解放军大家庭的温暖,很是感动,他有了当解放军的念头,去门卫室咨询,得到了能够参军的消息,他在1949年12月背着被子去了军营,在登记时,招兵的人了解到他会唱的《义勇军进行曲》、《薅秧歌》等,把他分配到秧歌队,到了年底农历腊月,部队领导让他回裕民村的家,动员能唱歌跳舞的人参军,通过他的组织学唱、学跳宣传。</p><p class="ql-block">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朝鲜台湾运动委员会成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王文杰与遵义同乡陈安帮,赵天祥,沈世云,黄治能等七八人一起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次年四月初六,他们从龙坪飞机坝骑马到遵义柏辉章公馆军营,坐车到高坪换了衣服后休整,又坐车到重庆朝天门宿营,三四天后坐轮船到汉口,住了两天,坐火车直接到辽宁省四平市,进行军营整顿,在那看过当年日本人惨无人道的万人坑,接受爱国教育,又从四平市到安东(丹东)市的鸭绿江江边住了半个月,王文杰在战火中的195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冬月二十五的晚上在位于鸭绿江大桥(已被美军炸毁)上八公里的地方拉枯哨架的浮桥过江,单人列队行走(一个人隔一公尺五),下午六点至天未明行军,白天在树林里休整,一直走了十三天到朝鲜的白上里的苏家屯,路上经打了三次阻击战。</p> <p class="ql-block">  穿着志愿军服装的王文杰</p> <p class="ql-block">  朝鲜战争打得很惨烈,美军的炸弹象下冰雹一样铺天盖地,战争进行了3年多,1953年朝鲜战争基本停战后,他在部队在朝鲜帮助基础设施建设。</p><p class="ql-block"> 1955年6月份他所在的部队转到东北本溪,领导的安排下当文化教官,给战士扫盲,办速成识字班,但是用屈建华的速成识字法,用他从小学过的国音字母,并配上歌谣,大家识字兴趣浓厚,有的一天可以识三四十个字,领导要求一个月内扫盲,识字3至5千,当时的干部识字的人也不多,他当班主任,要求他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小学教学内容,三个月时间完成初中教学内容,再用三年时间完成高中教学内容,由于他工作出色,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被保送到长春读大学,两年后毕业,分配到长春速成中学教书,他说,那时的备课要求很严,写好后通过大家修改再刻印,才能上课,他一周二节,教书两年多,部队整编,学校停办学生解散,他到了沈阳,一天无所事事,上级又不准走,等待命令。</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与战友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他由于在战场上受伤伤及胃部,在东北军区24医院重新动胃部康复手术,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邱娜娜护理他,给端茶送水,倒尿盆,在近两月的相处中,邱娜娜母亲已过世,与父亲一起,所以没有母亲的他两,同病相怜,有相见恨晚之意,心生爱慕,在他即将出院的几天,邱娜娜向他表白:“愿意嫁给他。”他说,“我是贵州的条件没有东北好。”他去见邱娜娜的父亲,席间,邱娜娜的父亲,是一位红军在朝鲜已经是师级干部,回到东北军区在后勤部工作,61岁结婚才有了邱娜娜,根本不愿意孩子远离他到贵州,如果他两结婚,必须答应他提出的两个条件:一,结婚不需要他任何彩礼,但结婚后不能回到贵州;二,孩子不能姓王,要姓邱。要他慎重考虑,他想到,水有源,树有根,远在东北过好日子,父亲怎么想,怎能照顾父亲,由于传统观念,我的下一代怎么不姓王呢?他站起来给邱娜娜的父亲行了一个军礼,说我不能答应你的两个条件,邱娜娜顿时眼睛湿润,泪水止不住顺着脸留下来了,邱娜娜的再次祈求,他始终难以答应她父亲的条件,分手时,他给邱娜娜买了纪念品、还互相赠送了相片,邱娜娜给他买了一件格子衬衫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的初恋女友</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穿上初恋女友送给他衬衫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  1957年他请假一个月回家,看生病的父亲,看到贵州没有什么挫折,加之他十七岁母亲过世,父亲很辛苦,很思念家乡亲人,他把在部队的是给父亲说了,在他假期要满的三天,他父亲说:文杰啊,你这次去是准备不回来了。他回答父亲:我要回来,一定回来照顾你。他父亲说:那么我给你说几件事你答应吗?“我答应,父亲说的我都答应。”“那么你走之前,先把婚定了。”“父亲,我订婚,给谁定呀,人高矮都不知道。”“你认识,对门秦大兴家忠慧。”他知道,秦大兴家在烤酒,父亲好酒,经常三、五几十斤买回来慢慢喝。就这样父亲步步“紧逼”在三天中黄国臣当介绍订婚,结婚完成了。他说:由于回来没思想准备,钱也用得差不多了,给他买了花格子衣服,想给她买双球鞋都没有钱,结婚那天,他岳父那时住在永安场任海舟家那里,送去了三斤酒,当地的任海舟、蒲仲臣、蒲安玉、蒲显堂蹬陪她新娘馆喝酒,说来笑人,他把桌上一桌人吃的酒,陪酒人递给他一个就喝了,婚礼是罗开志、张之财主持的。结婚第二天他就要回部队了,他的妻子送她到南门关,他办了回程手续,第二天送他上了火车。</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的干女儿</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的妻子秦忠慧</p> <p class="ql-block">  1958年3月21日到的家,3月24日到永安学校上课,教六年级毕业班语文,那时的领导余永祥告诉他一定把那班教好,由于师资匮乏,因为有些学生小学毕业后没有地方上学,准备下半年要办初中部(农中),57年秋永安农中办成后,他与余永祥上,学生二三十个,后来区教办要求与深溪农中合并,他当校长,当时只有二三十个学生,后来发展到五十多个。他到过大土、大兴、兴隆、龙坪,瓦厂寺。那时的工资很低十七八块钱,也没有明确教师性质,1963年过年从瓦厂寺回来,当地的向福高要求他就在当地办学,他想也是当地没有学校子女些也没有地方读书,去永安、谢家、兴隆都比较远。1964他就在当地的佛殿孔(现在的逍遥洞正门)寺庙那开办学校,学生24人,后来发展到五十多个,住不下,一个人也不能胜任,自己找老师,自己编教材,没有教国家正式的教学内容(相当于私学),他想自己这样干不行就找到村里,与村支书商议办学事宜,当时村里给了一半的钱,把位于向岩窝的一间没有分的碾坊搬到向家湾(现在向福洪家那位置),那是一片竹林,他带领学生砍竹修校,建了简易的学校,教学了几年。</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与他的同事、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与程代生</p> <p class="ql-block">  1974年,由于大队的余清全支部书记,尹崇伦,向福勇找王文杰和白泥学校的程代森商议,准备把白泥,新庄两校合并,由于合校白泥的学生远且路又山高林密,学生行走困难,程代森提出,要么我的学生到永安,为此大队安排“四类分子”修了一条便路,解决了学生上学路难的问题,当时学校校址先选在向岩窝,后来由王文杰确定把学校校址定在现在学校的位置,一个暑假就把学校修好了,定校名为新庄小学,修学校时王文杰的学生搬到复兴场街口有打米房(何天祥家西面)的那地方。新庄小学筹建工作,根据分工,他管基建,资金是他到县遵义县教育局住了八天,软磨硬套,在贺体生的帮助下,得到补助得到七千元。1974年合并了白泥的私立学校,有了牟其键、何富林、钟全、汪家帮、王章程、何天容、王世泽等二十多个,学生两百多人,当年同时设立初级中学。 </p> <p class="ql-block">王文杰给我们介绍他出的书</p> <p class="ql-block">  王文杰1982年春,由于没有完成领导交给他而不是他能完成的写学校总结,淡然的离开了学校,与回家与他妻子一道种地了,王文杰的大嬢是我的二伯娘,认识他多年。</p> <p class="ql-block">  王文杰在部队任过副班长、班长、文教员、仓库保管员,在学校任过校长,他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勤俭节约,为人忠厚热情、低调,心态自然,乐观,平易近人,。</p> <p class="ql-block">向寿鹏与王文杰</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与王文杰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我们采访即将结束,王文杰说:在他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他要求家人给他穿军装,摆上他这些年抄写和自己写的书放在他的身边,他走后,他的那些书要给他保存好,留给后人作念想,这是我一生中的军人和任教的两个情结。我对王文杰老师说,如果家人愿意,我可以联系图书馆给你收藏。王文杰老师想着送我们到上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王文杰已经九十五岁了,身体硬琅,精神很好,生活自理 。</p><p class="ql-block"> 祝愿王文杰老师身体健康,晚年开心幸福!</p> <p class="ql-block">  作者:张光祥,笔名雪缘,平哥哥,小名祥二,1963年9月出生,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永安村凤梧村人,在职大专学历,深溪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p><p class="ql-block"> 遵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红花岗区作家协会理事,播州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贵州写作学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