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径歸堂 天下径山

炳奇

<p class="ql-block">  “双径归堂”通常指的是寺庙的入口,特别是指那些有两条路径可以到达的寺庙大门。这个表达可能源自于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比如两条小径最终汇聚成一条通往寺庙主入口的道路。在描述中提到的“双径归堂”位于一个寺庙,该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 “归堂”在禅宗中意味着修行者回归禅堂参禅,是发愿体证本来面目的修行方式。这一用语体现了禅宗对于直接体验和内在省察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天下径山”这个名称的由来,主要源于径山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径山寺之所以被称为“天下径山”,主要是因为它是中国佛教中国化后的最后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江南五大禅院之首。</p><p class="ql-block"> 径山寺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宝物,如三尊铁佛和钟楼等,这些都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径山寺还是日本禅宗的发祥地之一,许多日本学者都曾到径山寺学习禅法,因此它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p><p class="ql-block"> 径山寺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独特,寺庙山门正对山谷,开阔雄伟,给人一种“天下径山”的感觉。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也非常宜人,有蜿蜒的山边栈道和径山古道,适合徒步旅行,沿途还有苏东坡的洗砚池等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天下径山”这个名称不仅体现了径山寺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还反映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驱车在山腰停车场换乘免费接驳中巴,沿盘山公路直达径山寺山门右边的停车场。只是不象18年初二来时想象中的模样,山门建得也颇有特色,必须经过长长的石栈道才能进入山门,似乎感觉把天王殿前移了,分出了二位天王在入口处的步道两边把守,这入口处二大天王和山门内的二大天王正好组成四大天王来护佑寺庙。</p> <p class="ql-block">  从入口处到径山寺之间沿山边修了一条长长的蜿蜒悬空石栈道,石栈道下是陡峭的山崖,径山寺依山面对峡谷而建,看上去地势十分险峻。径山径通天目而闻名,在天目山的东北峰。二条山路东侧通余杭,西侧通临安天目山,真可谓“双径归堂”啊!站在这石栈道之上可远观径山寺新建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  沿台阶拾级而上见到的并不是寺院大门,而是一座照壁,照壁是寺庙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用于装饰和标识寺庙的入口。这径山寺的照壁正面果然上书着:“双径归堂”四个大字,直接把这径山寺的位置和地貌给点明了。</p> <p class="ql-block">  杭州径山万寿禅寺,一座历史悠久且风格特异的千年古刹,曾有“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美誉,宋代佛教兴起,香火日盛。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它还是当时日本佛教临济宗祖庭,在南宋嘉定年间,它的名气远远盖过了如今声名显赫的杭州灵隐寺</p> <p class="ql-block">  “释迦宝殿”,那么在其他寺庙里我们看到的都是大雄宝殿,为何在径山寺的主殿匾额且是释迦宝殿呢?我们从匾额右侧一行“淳祐丁未重阳”六个字中可以看出端倪,淳祐是南宋理宗的年号,淳祐丁未即是公元1247年。所以说径山寺这块“释迦宝殿”的匾额,是公元1247年的重阳所题。</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汉地的佛教寺院,主殿供奉的主尊,一般情况下都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被佛教徒(特别是出家僧侣)尊称为“本师”,是于此世流布佛法的创始之人。在明朝以前主殿一般都称“释迦宝殿”,明清以后则改叫“大雄宝殿”,不管主殿是叫“大雄宝殿”还是“释迦宝殿”,供奉的主尊是一样的。“大雄”是释迦牟尼佛的德号,代表着佛的智慧和法力雄厚无边。大雄宝殿的“宝”则指佛法僧三宝,体现了佛教信仰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  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中的“观”字就是万法任运自在的菩萨行者。“行深”即功行深入。“般若”指无上的大智慧,“波罗蜜多”是“度”,就是说通过般若大智慧度到彼岸去。佛教里讲的这个“度”,并不是说要我们去改变别人,而是要我们懂得把握自己,这个“度”是把握、驾驭的意思,即“自度度人”、“自觉觉他”,你只要先度化了自己,才能广度他人;只有你自己先觉悟了,才能做到以己度人。佛家就是在不断地参悟和实践般若大智慧到至深的境界时,顿然觉悟成佛,就能“照见五蕴皆空”,从而度脱一切苦厄。</p> <p class="ql-block">  石雕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龙壁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传统的建筑当中的一部分,石雕龙壁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而九龙壁更是龙壁当中尊贵程度高的一种,在古代是皇帝专用的……</p> <p class="ql-block">  表法不一定全是严肃像,杭州径山寺全国唯一的一尊卡哇伊自在观音,告诉我们学佛一定要自在、欢愉、放下……</p> <p class="ql-block">  径山寺在佛教史、政治史、中日交流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径山禅茶更是一绝。不过如果只是寻常游历,重建后的径山寺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那座别致的、漫画风格的大型露天观音铜像。台湾地区有一位著名的、广受欢迎的漫画家蔡志忠颇有佛缘,2020年11月他是少林寺剃度出家,而早在2015年蔡志忠在径山寺禅堂有过一次交流座谈。不知是不是径山寺的这次因缘让蔡志忠的信仰由天主教转向佛教,但一眼便知径山寺观音像的设计出自蔡志忠的手笔,网上的旅游攻略就说“他很好地将观音的自在与慈悲从神情之中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据悉,苏轼(1037-1101年)在杭州期间,曾四次到访径山,现存“东坡洗砚池”遗址。他还在径山寺推行了一项中国佛教界的重大改革 — 将住持由“自传制”改为“十方选贤制”,即:寺院住持,不一定本寺僧人担任,只要有德性的高僧,无论来自何方,均可担任;一旦住持不称职,众僧人可罢免之,预防将寺院变成“子孙庙”。这在当时可谓极其民主而科学,对径山寺随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