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的五个识人锦囊:

果果小天地🌻

<p class="ql-block">①平常日子,观察他亲近些什么人。</p><p class="ql-block">②有钱之后,观察他把钱用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③做了高官,观察他推荐些什么贤能。</p><p class="ql-block">④窘迫的时候,观察他是不是有所不为。</p><p class="ql-block">⑤贫穷的时候,观察他是否接受不义之财。</p> <p class="ql-block">这么厉害的李悝,他的识人用人之道完全有理由值得我们重视,那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呢,我的理解如下:</p><p class="ql-block">①平常日子,观察他亲近些什么人。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个什么样的人,看看他的“朋友圈”可一叶知秋。也可以从“8小时以外”看出一个领导干部的社交圈子是否健康纯正。</p><p class="ql-block">②有钱之后,观察他把钱用到哪里去。有道是“富贵不能淫”,看一个人富贵后是否仍然洁身自好,是否过度奢靡和迷失方向。从有钱人用钱情况,还可以看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品格。知名作家、投资人冯唐说:“很多了不起和钱一点关系也没有。比如:李白写出了《静夜思》,有一个人在雨天下车帮行人捡起不小心洒落在马路上的桃子;但钱使用好了也可以变得了不起。比如:召集顶尖的100个学者花20年重修《资治通鉴》,向前延伸到夏商,向后拓展到公元2000年。再过几百年,能和司马光一样不朽。”李悝在谈推荐魏成的理由时也说:“魏成千钟棒禄,却用九百钟广交圣贤豪杰,只留一百钟给家人,所以才发掘出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介绍给主上,主上尊为师傅。”</p><p class="ql-block">③做了高官,观察他推荐些什么贤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柏杨在翻译《资治通鉴》时说:“盖权力固可使人发疯,权力同时也可使人愚不可及。”所以,一个人做了高官,手握“大权”后,从他的选人用人情况,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公道,可以看出他的胸襟和格局。比如,魏国国相公叔痤就是一个身居高位而又嫉贤妒能的典型,他直到临死时,才向魏国国君举荐旷世奇才商鞅,还用极端的言辞,导致商鞅最终选择投奔秦国,一个国相不为国家举贤任能,而是压制人才,雪藏人才。他还因嫉贤妒能,设陷阱逼走常胜将军吴起。</p><p class="ql-block">④窘迫的时候,观察他是不是有所不为。处于困境时,看其操守如何。有道是“贫贱不能移”。一个人在没有社会地位,人微言轻,所处环境十分为难的时候,看他是否还有理想,是不是矢志不移坚定意志,是否还保持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的精神。有没有出现“破罐子破摔”“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情况。</p><p class="ql-block">⑤贫穷的时候,观察他是否接受不义之财。一个人贫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看待钱财的态度更能看出一个人风骨,看他是否“人穷志短”“为五斗米折腰”,是否在钱财面前丧失底线,不问来路全盘接受,是否还有些东西是不受的。</p><p class="ql-block">从李悝“五点识人之道”的来看,他很看重日常表现和细节,因为细节往往是不容易伪装的本色呈现,从细节上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他还注重考察一个人的品德,也符合我们今天“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