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与东江相通,水域面积1.51平方千米,自形成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北宋时期,惠州知州陈偁开始治理湖泊,时称“丰湖”。苏东坡被贬至惠州后,在《赠昙秀》一诗中首次将“丰湖”称为“西湖”,从此惠州西湖名声大噪。</p> 惠州西湖逐渐形成了丰湖、平湖、南湖、鳄湖、菱湖五湖格局,有“五湖六桥八景”之说。历代以来,400多位文人墨客曾在惠州西湖游赏、寓居,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文章。邓仲元、孙中山、周恩来等革命志士也曾在西湖飞鹅岭指挥作战。。20世纪90年代,西湖景区与红花湖景区合并,组成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六湖九桥十八景”。 惠州西湖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以及古建筑和革命胜迹都与西湖的青山秀水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西新亭坐落于西湖畔,以山水景观为特色,是游客欣赏西湖美景的理想地点。游客可以在此亭上眺望湖光山色,体验自然的宁静与和谐。<div>西风吹醒凉亭月,新雨催浓古郡春(黄海蛟撰,曾裕林书)</div> 惠州西湖苏堤是北宋时期苏东坡在惠州任官期间修建的堤坝,旨在解决当地交通问题。苏堤位于惠州西湖景区内,始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由东坡资助修建。堤上筑有西新桥,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特别是在月半之夜,赏月景色尤为迷人,成为西湖的一大胜景。苏堤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观赏西湖风光的重要通道。每至月半之夜,月明星稀,湖光月色交相辉映,景色如诗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历史上,苏堤几经修建,但月色依旧,历史的变革和世事的沧桑尽在其中。<div>西新桥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一桥,始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年),由苏东坡捐出玉带带头资助筑成,因此也被称为“苏公桥”。西新桥位于苏堤中段,横跨平湖与丰湖,原为木质结构,桥上架有飞阁九间,坚固如铁石,十分宏伟壮观。历史上,西新桥多次重修,特别是在南宋和明代,经过多次改造和修缮,形成了现在的模样。1983年,西湖建设委员会在水下重筑桥基,按原样重建了西新桥,使其成为惠州西湖重要的景观桥梁。作为惠州西湖的重要景点之一,西新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纪念苏东坡的物化景点,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div> 泗洲塔位于惠州西湖的西山上,是惠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惠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中宗年间,最初是为了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建,因此得名泗洲塔。<br>泗洲塔在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后在明万历初年改建为超然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又重建为塔。重建后的泗洲塔融合了唐代和明代的建筑风格,造型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37.7米,平面呈八边形,每层塔檐都用青砖砌成,檐角微微上翘,挂有风铃,风吹铃动,声音清脆悦耳。 泗洲塔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还为惠州西湖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并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千古绝句,描绘了明月下泗洲塔倒映在西湖湖水中的美丽景象。此外,泗洲塔还被纳入惠州太守陈偁的西湖八景之一,称为“雁塔斜晖”,每当夕阳西下,倒影入湖,湖光袅袅动斜阳,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博学笃志牌坊是丰湖书院的一部分,位于丰湖书院主广场,高8.5米,仿古牌坊上有苏轼的字“博学笃志”。 丰湖书院曾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历来是承载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的标志及平台。丰湖书院典藏惠州精神,其"邹鲁人文"和"蓬瀛山水"为世人所景仰,其环境幽雅清静、湖光山色,成为惠州西湖之名胜。历史上,丰湖书院驰名岭南,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早在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原市政府背后的银冈岭就创建有讲学的"聚贤堂",10年后被改为"丰湖书院"。明代,书院逐渐荒废。清代康熙年间,惠州知府王瑛在这里恢复"丰湖书院";嘉庆年间,大规模修建丰湖书院,聘名士宋湘为山长。这一时期,"从者云集,人竞向学",书院进入一个新的鼎盛时期。19世纪的丰湖书院,已是闻名岭南的著名书院。近代,书院改办惠州中学堂、惠州中学校和惠州师范学校。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后改办惠阳师范专科学校、惠州学院。由于年事久远,朝代更替,丰湖书院原来的房舍已荡然无存,但她对惠州文化所起的作用永载史册。<div>蓬庐。白云作伴宜长在,佳客能来不再招(清邓承修撰,谭松年书)</div> 丰湖书院是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位于惠州西湖景区内,始建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初址在惠州银岗岭。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5年),丰湖书院迁至现址,并经过多次重建和修缮。嘉庆六年,知府伊秉绶斥资五千两白银重建书院,使其焕发新生。<div>正门是一座古建筑物,门首上书"丰湖书院"的石刻,两旁清代名士宋湘的名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一直三进,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厅与厅之间有大天井相隔,每个大天井,约有二百平方米,东西两厢,是一排平房,那就是古代的科考试场。</div> 丰湖书院在历史上曾是惠州乃至广东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宋代广东书院制度最完善、影响最广的书院之一,还曾是广东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之一。梁鼎芬在丰湖书院任职期间,推动了藏书的发展,使得书院藏书数量最多时达到十万册,成为当时广东各大书院的领军者。 尚志轩位于惠州西湖景区内的丰湖书院右侧,背倚象岭,三面环水。尚志轩以“尚志”为名,寓意着崇尚高尚的志向和情操。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融入了大量的传统元素,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雕梁画栋,都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br> 乐群堂是丰湖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重建和改建。在清代,知府伊秉绶重建书院时,乐群堂得以保留并继续使用。乐群堂不仅是学生听课和学习的场所,还常常用于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和文化交流。它见证了丰湖书院在惠州乃至广东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br> 丰湖书藏,是中国最早拥有近代图书馆的书院之一。光绪十二年(1886)梁鼎芬任丰湖书院山长时,创建了丰湖书院书藏。不仅自捐大量书籍,还动员士绅名宦捐书,共募集图书5.6万册(现有一部分尚存惠州图书馆),开惠州书院、学校藏书先河。现丰湖书院保存了多位知府、山长、名学子所题的书法、诗联、刻石,还新刻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启功先生、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等著名艺术家名人字联。 光绪十二年(公元一八八六年),梁鼎芬主讲丰湖书院,把书院推进新的阶段。梁鼎芬号节庵,番禺人,是岭南名儒,博学多才,擅书法,著作有文集、诗词集等。 梁鼎芬的政治教育思想,是“以文章道德气节倡后进”。他在院西侧建“苏公(东坡)祠”。重修风浴阁,改名“洗肝亭”。取东坡诗“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之义。在院东侧建“范孟博祠”、“寓澄清天下之志”。并撰书范孟博祠的对联:“气节重东汉,英灵托西湖”。他在“书藏”楼上题书很多屏语:“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自励如玉雪,不使秋毫沾污”。他撰写书藏的对联:“得地已高,当做第一流人物;有书可读,坐想数千载人才。” 梁鼎芬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了不少人才。如江逢辰、李绮青、杨寿昌、叶熔煌、张慰增等都是他的得意门徒,丰湖书院的高材生。当时,国内很多名儒学者南来丰湖书院讲学,惠州的名山秀水充满了浓郁的学术风气。梁鼎芬当时曾撰书一副充满自豪的木刻对联悬挂在书院外门:“水媚山晖,平湖聚秀;春华秋实,阆苑储英。” 伊秉绶任惠州知府期间的丰湖书院是丰湖书院鼎盛的时期。因此,说到丰湖书院就不能不说伊秉绶。伊秉绶(1753-1815),字组似,号墨卿。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伊秉绶应乡试中举人,五十四年(1789年)应会试,进士及第,初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继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惠州知府、扬州知府等职。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爱护百姓,除暴安良。嘉庆四年(1799年)任惠州知府,一到任就问民疾苦,革除恶习陋规,特别注意抑制豪强为非作歹,整顿社会秩序,维护地方治安。同时,他还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除了重修丰湖书院以外,伊秉绶还重修了白鹤峰苏文忠公故居和苏轼侍妾朝云墓,被当时士林传为风雅盛事。 丰湖书院就是伊秉绶一手扶植起来的。惠州大学校内残存的丰湖书院遗迹都是伊秉绶时代的。现存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其实是宋湘为丰湖书院的二门所题。丰湖书院头门上的楹联是伊秉绶题写的"学焉得其性之所近,览者将有感于斯文"。丰湖书院修好后,伊秉绶请来当时的著名诗人宋湘主持丰湖书院。他还与宋湘一起制订了丰湖书院的规章制度。宋湘的诗集里有《丰湖草》和《丰湖后草》各一卷,都是在书院担任山长的两年时间里写的。 湖山楼。四野云天山影秀,一庭风月故人来(秦咢生书) 明圣桥,又称黄塘桥,位于惠州西湖的陈公堤中,是西湖著名六桥中的第五桥。明圣桥始建于北宋时期,当时为石门木桥,后在明朝由惠州太守李几嗣改为石桥,民国时期又将桥孔改高以通游艇。建国后,政府对明圣桥进行了两次修建,现为一座上可通车、下可通船的水泥平桥。明圣桥的历史背景丰富,它在北宋时期由陈太守筑堤时同时建造。明朝万历年间,惠州知府李几嗣将其改为石桥,并在2002年底进行了拆除重建,最终建成了一座三孔仿宋式石拱桥,桥长25米,宽5米,于2003年3月竣工。<br><div>陈公堤,又名黄塘堤,位于惠州西湖景区,是北宋惠州太守陈偁主持修建的一座堤坝。陈偁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在惠州城西筑堤200余丈,形成了广袤十里的丰湖(即西湖),湖面灌溉农田数百顷,带来了显著的渔业和农业收益。陈公堤东起环城西二路,西至黄塘半岛,全长392米。堤坝两侧绿树成荫,湖水波光粼粼,与南边的苏堤遥相呼应,形成了优美的景观。堤上还有一块石刻,刻有“陈公堤”三个字,旁边有简介介绍了陈公堤的历史和建设者陈偁的生平。<br></div> 惠州西湖南门公园是西湖景区的最南端,是西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虽然不大,但景色非常秀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